天天看点

因工业而兴起,却选择去工业化?美国军工实力下降是因为太傲慢!

作者:科普启示录

工业革命是西方国家快速发展的基石,美国自然也不例外。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等事件后,美国确立了霸主地位,却选择了去工业化。

如今,面对着美国媒体的发出的“美国军工业实力因此受到影响”的质疑,看起来美国颇有几分自食恶果的意味。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去工业化?工业化又到底对美国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因工业而兴起,却选择去工业化?美国军工实力下降是因为太傲慢!

美国的去工业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让美国一跃走在了世界前列,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发展。

然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却开始选择去工业化,开始对自己国家发展的基石嗤之以鼻。

去工业化,指的是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通俗点儿说就是把一些基础的制造业、工业去除掉。当然,所谓的去除并不是说美国完全不需要这些产业,而是以将制造业迁移到本国偏远地区和国外等方式来满足这部分需求。

为什么要去工业化?原因其实很简单,归其根本就两个字,利益。

因工业而兴起,却选择去工业化?美国军工实力下降是因为太傲慢!

首先,在美国十分发达的前提下,土地、劳动等成本自然价格高昂。传统制造业、工业本身利润就不高,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利润更是进一步缩减。

与此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则没有这种烦恼,土地也好,人力也好,价格低廉,还对传统制造业、工业有着各种优惠政策。

而这种需要大量劳动的基础产业也不需要多高的技术水准。

各种优势叠加起来,自然是把制造业工厂建在国外或者直接从国外购买更划算。

因工业而兴起,却选择去工业化?美国军工实力下降是因为太傲慢!

其次,当国家发达了、人民富裕了,对于生活的需求自然也不一样了。制造业工厂的存在会伴随着大量的污染产生,尤其是那些曾经在居民生活区附近的工厂,让周围的民众苦不堪言。

即使将工厂迁移到郊区,也是治标不治本,污染仍然存在于本国。

如果把工厂建在国外,把问题抛出去,环境污染自然就成了其他国家需要烦恼的问题。

尽管从整个世界角度来看仍然是治标不治本,但至少对于那些发达国家来说可以掩耳盗铃。

因工业而兴起,却选择去工业化?美国军工实力下降是因为太傲慢!

当制造业、基础工业等产业的比例下降,产业结构调整是必然的,那美国要发展什么呢?答案是高利润的高精尖产业。

就像是一个人靠着种地发了家。自己有钱了,当然不会选择继续顶着大太阳苦哈哈的下地耕种,而是会把目光转向一些高利润的金融投资等,然后雇人来种自家的地。

我们普通人尚且都会如此选择,更不用说以资本为主的美国了,资本本就是逐利的。

去工业化,大力发展金融、高精尖技术等高利润的产业,自然可以让美国的钱包变得更加鼓。

可按理来说,国家更有钱了,发展的应该更快更好,国防、军工业这些方面应该更上一层楼。为什么美国媒体却说美国的军工业因此受到了影响,在与大陆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呢?

因工业而兴起,却选择去工业化?美国军工实力下降是因为太傲慢!

去工业化带来的影响

淘汰或是转移掉低利润、低效率的传统制造业和基础工业,转而大力发展高利润的金融、高精尖产业,以期让国家获得更多的金钱。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美好的设想,可现实却往往没有那么美好。

本国的去工业化,导致自身的工业生产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全球化供应,也就是说需要其他国家配合来完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波音公司,为了省钱,生产一架飞机,零件需要世界诸多国家分别生产。

美国在国内的军工业订单减少自然就会影响本国的武器供应商,失去了业务只能倒闭。

这些供应商的倒闭又反过来影响到了美国军工业,装备老化难以更换。如今美国的军工业发展依赖的早已不再是工业经济,而是每年8000亿的军费。

因工业而兴起,却选择去工业化?美国军工实力下降是因为太傲慢!

在俄乌冲突中,《华尔街日报》也有报道,美国向乌克兰支援武器,很有可能导致美国的武器库存被消耗殆尽。受限于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想要恢复过来,没有个一两年是不可能的。

这也就是美国去工业化带来的生产速度低下对美国军工业最直观的影响。

另外,美国大力发展的高精尖技术的确十分强势,可对于美国军工业的提升也并没有他们原本想象中的那么客观。

虽说现代战争的确是信息化战争,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基础工业配合的。软件进步的再快,硬件跟不上,就像是一个空有内力,却体弱多病的高手,根本发挥不出来。

几十年前的装备,装上再先进的系统,对战力的提升也是微乎其微。

因工业而兴起,却选择去工业化?美国军工实力下降是因为太傲慢!

既然去工业化存在一定弊端,那么美国为什么不想办法再恢复工业化呢?

其实,美国并不是不想再工业化,有多任总统都曾进行过尝试,但最后的结果却不尽人意。

传统制造业的产业比例下降,金融业、服务业以及高精尖产业等带来的丰厚利润让美国的资本难以放手。

不仅如此,当初的去工业化造成了一大批工人的失业,流向了较为轻松的服务业。坐上办公室就能有不菲的工资,谁还愿意回到工厂里做“脏活累活”呢?

这么多年下来,美国的中低端工业人才流失严重,想要再培养同样需要花费大价钱。再加上如今美国的用人成本极高,想要重新打造一套完善的产业链,更是难上加难,从利益的角度来讲根本没有人愿意费力不讨好。

因工业而兴起,却选择去工业化?美国军工实力下降是因为太傲慢!

与大陆的影响

与如今的美国不同,大陆现在可以说是实打实的“世界工厂”。而众所周知,大陆又一直是美国的“眼中钉”,两国之间一直存在竞争。

可在去工业化后的今天,就连美国媒体都指出美国的国防军工业竞争落后于大陆,那要是一旦开战,美国会是我们的对手吗?

就连俄乌冲突中,美国“援助”乌克兰武器都会因生产速度导致武器库捉襟见肘,更别说是和我们开战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看似是这样的,实则不然。

最基本的俄乌冲突毕竟是别人家的事情,美国自然不可能尽心尽力。同时,不管最终结果如何,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都是赚的盆满钵满。

打从一开始就按照赚钱的角度来进行生产,自然不可能完全体现出美国的生产速度。

然而当战火烧到他们的头上,具体情况如何还未可知。

因工业而兴起,却选择去工业化?美国军工实力下降是因为太傲慢!

另一方面,大陆作为“世界工厂”,美国又依赖于全球化供应,肯定是有一部分的工业生产依靠于大陆。真要开战,大陆也不会傻乎乎地继续供给美国,那这样一来不就形成了“卡脖子”的局面?大陆又是处在优势地位。

美国也并非傻子,一直以来都把大陆作为假想敌,即使依赖于全球化供应链,真正刚需的工业生产也一定是放在他们的盟友国土。

大陆断供虽然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可也非常有限。

因工业而兴起,却选择去工业化?美国军工实力下降是因为太傲慢!

毕竟只是美国媒体的一面之词,我们当然是不可尽信的,还是要抱有警惕心态。美国的军工业的确因为去工业化产生了进展缓慢的趋势,这是事实,但具体与大陆对比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不管怎样,大陆只要稳步发展,保证现代工业的稳中有进,就不会惧怕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

参考资料

[1]14年,美国“再工业化”收效如何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