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招商信诺:差异化发展战略 破解大健康产业“供需付”不平衡难题

作者:王琦 785

在“健康中国”这一国家发展战略下,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成为两大核心,医疗卫生服务也正逐步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是居民最为本质的健康需求。“治未病”这一理念早在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里便已出现。

近年来,受老龄化进程加快、政策推动、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大陆大健康市场迎来较快发展。安永调研数据显示,2030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20万亿元,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

但大健康产业供给端、需求端与支付端不平衡的痛点也较为突出,而寻找产业链各方共同利益点成为破局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天然具备支付能力和资源整合优势的保险公司成为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建设的核心推动者。

处于深度转型发展期的保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落在了供给侧的升级优化上。“保险+服务”这一创新供给模式,通过整合产业链上各方资源,为需求侧提供更匹配的服务,推动支付端与服务端深度融合,成为险企追寻第二增长曲线的新模式。

近日,深耕高端医疗保险领域的招商信诺推出了大健康全球战略,打造“健康险+健康管理”的高度融合服务,并以此为核心升级产品体系,力求在大健康时代为客户带来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优质体验。

“消费者的需求永远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当前,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认知度、投入度都在持续加深,消费者不再是购买商品,而是选择产品,就医环节的种种难题进一步使得优质的健康医疗资源体验更为稀缺。只有靠谱、前瞻的品质医疗健康服务产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选择。”招商信诺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常颖表示。

“健康险+健康管理”夯实差异化发展优势

“光有高端医疗保险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健康服务生态化、健康产品进入消费者心里,树立自身的特色标签,是从事大健康产业的成败关键。”常颖直言。

近年来,投资端的资产回报率下降使得寿险业传统的规模驱动商业模式难以为继,过去寿险业尤其是中小险企通过高费率进行市场化竞争,成本的高企与投资回报的下降加剧了行业经营风险。

今年,在预定利率下调、“报行合一”等监管要求下,寿险业的利差、费差得以调整。这一趋势下,寿险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求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成为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寻求价值增量交集落在了优化服务供给。对于现代服务业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优化服务供给;无论是生产制造业还是现代服务业,创新几乎都是价值创造的主要方式。

对于保险业而言,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核心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价值创造促使行业回归保障本源、关注需求侧。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感成为行业的自驱行为。

因此,在常颖看来,差异化经营与将客户的心智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将是健康险行业的核心竞争法宝。

成立二十年来,招商信诺始终致力于探索一条独特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不断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成立之初在主流代理人模式之外开辟电销模式;成立不久后首次将“高端医疗险”引入国内;2017年,成立健康管理子公司,进一步专注“保险+健康”的独特定位等。

在成立初期,以“通过非代理人的直接营销模式销售保障型产品”经营特色迅速拓展市场后,招商信诺在保险业内树立了自己的三大亮眼业务名片,即高端医疗险业务、电销业务和银保业务,并不断融入两方股东(招商银行、信诺集团),近年来持续夯实大健康特色,构建百城千家万店的健康产业服务生态。

站在成立二十年这一特殊时间节点,招商信诺于今年推出新的三年战略规划,并于近日推出大健康全球战略。

在大健康全球战略下,招商信诺将通过“健康险+健康管理”服务,为客户提供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验,以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夯实差异化发展优势。

解码招商信诺大健康全球战略

“我们真正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全周期管理者,这也是招商信诺一直以来所践行的,不只是帮客户解决医疗费用的报销问题,还要为客户优化健康管理全流程,提供更合理的地治疗方案,找到最更合适的治疗资源。”招商信诺健康管理子公司负责人李鹏表示。

具体来看,招商信诺的大健康战略可拆分为“12345”,招商信诺通过扮演全周期管理者和优质医疗资源整合者两个角色,以三个管家(健康、重疾、医养管家)和四个网络(国内医院网络、国际医疗网络、健康服务网络、全球体检网络)相结合,提供五个方案(“诺医生”全周期管理解决方案、“诺无忧”疾病管理解决方案、“诺企康”企业健康解决方案、“诺寰宇”全球就医解决方案、“诺相守”养老解决方案),以“保险+服务”模式打造一个客户的健康生活服务生态。

为客户的健康生活打造服务生态,做全周期管理者需要对大健康产业链多方资源进行整合。而保险机构天然地具备整合优势。作为大健康产业生态的连接者和资源整合者,险企具备金融产品设计、长期资金投资、自建或合作大健康服务等优势。

“医疗资源才是我们保险公司给客户提供的关键内容。”李鹏表示。作为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者,招商信诺通过“自建+合作”方式形成了上述四大网络,构建了全面大健康服务生态。

其中,在“国内医院网络”方面,直付网络含有超1100家高端医疗机构,覆盖79城市,拥有1200多位合作专家医生;“国际医疗网络”方面,依托于信诺集团股东优势,招商信诺能链接到全球超220万家医疗机构、、2700多家合作医院、10000多6.7万家药房,并能与顶尖医院直通合作;“健康服务网络”已全面覆盖客户健康需求优选头部服务商;“全球体检网络”能满足多场景健康体检需求……

基于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全周期管理的丰富经验,通过“三个管家”与“四个网络”相结合,招商信诺“五个方案”能为客户提供更完善优质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保险+服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我们的两大股东之一信诺集团,作为一家保险公司,目前收入的75%来源于医疗服务,而不是来源于保险金融服务。”常颖表示。

当前,“保险+服务”已成保险业发展新趋势,无论是寿险还是财险,通过服务的前置能更好地管理风险,做好风险减量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赔付率。

这一模式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在于,保险公司意识到与客户的共同利益点不是简单地帮助客户转移风险,而是落在更前端的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例如“健康险+健康管理服务”这一模式是帮助客户从源头管理健康。

对于健康险而言,与健康管理服务相融合,不仅局限于服务前置控制风险,还在于大健康产业本身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健康产业的利润空间是客观的。

从招商信诺的大健康全球战略布局可见,它所打造的“健康险+健康管理服务”商业模式所谋划的不仅是前置的风险管理,而是在稳固高端医疗险市场份额基础上,对整个大健康产业的进一步进军,以实现其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安永调研数据显示,2030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20万亿元。

“健康险+健康管理服务”不仅为保险和健康管理需求者带来价值,这一模式还理顺了大健康产业的商业逻辑,进一步推动整个大健康产业生态加速融合,找到了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利益机制,破解供、需、付三端不平衡的痛点。

在大健康产业链条中,当前医院、医疗机构等供给方与需求方存在许多利益冲突,因为目前医疗机构的商业模式依然是赚取病患的钱,而不是以需求方的最终健康成果作为价值驱动,各方利益的不一致使得大健康产业难以快速发展。

当保险公司以一个“串联者”角色加入大健康产业生态中,将医疗机构、其他健康服务机构与需求者的利益统一,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

“一个成功的产业链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利益机制,各参与方能找到共同利益点;第二是串联者。”李鹏表示。

在“健康险+健康管理服务”这一模式下,保险公司与其客户站在了同一利益出发点;同时,为了实现价值的第二增长曲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保险公司以“串联者”角色整合健康服务资源,将供给方拉入新的利益机制。

因此,尽管当前大陆健康产业存在供给端、需求端与支付端不平衡的痛点,但保险公司作为解题方能实现其自身的新的业务价值增量,为商业健康险及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