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者:古轩说史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文 | 古轩说史

编辑 | 古轩说史

1792年,英国派使团前来通商,双方在三跪九叩这个问题上就出现了极大的分歧,之后乾隆对他们带来的东西也兴致缺缺,最终给英国回了一封信,里面全是骄傲自大。[加油]

同时,英国也由此看出了清政府的腐败,紧接着就是将鸦片传入大陆……

01

英国使团来访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1792年9月26日,英国外交家马戛尔尼带领着一支由700多人组成的庞大使团,乘坐着三艘巨大的船只——维多利亚号、尼普夫号和帕尔皮特号,驶离了英国的港口。

他们的目的地是中国,而这次使团的表面意义是为了参加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庆典,实际上却是为了开辟新的贸易机遇,寻求与清朝签订通商条约。

始于遥远的十九个月的航海旅程,马戛尔尼使团终于在1793年抵达了中国的天津大沽口。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大沽口地区早已有所准备,总督梁肯堂和长芦盐政徽瑞亲自出面迎接这支英国使团,在他们的入境过程中,乾隆皇帝正在承德山庄进行夏季的避暑。清朝内阁得知马戛尔尼即将抵达中国的消息后通知了乾隆。

乾隆十分期待,渴望一睹英使团带来的珍宝并与其交谈。尤其是那长长的贺礼名单,对他来说尤为具有吸引力,他下令将其中的一些大件运送到承德山庄,以期能够先睹为快。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与此同时,马戛尔尼和他的团队也随着贺礼一同在重重护卫下抵达山庄,然而要让事情顺利进行却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容易。

就在两队人马即将见到面的时候,突发矛盾点破了原本和谐的氛围,它们由中国和英国之间关于宗教信仰和礼仪的差异上升为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清朝的威严仪式下,中国对外使者都被要求行三跪九叩之礼,他们需要暗含帝王陛下的权威。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马戛尔尼使团则认为,作为英国的独立国家,他们不应该向任何其他国家低头,在与中国进行庆贺的同时,也坚持拒绝执行这一礼节。

互不相让的僵局似乎无法解开,当这一问题传到乾隆皇帝的耳中时,皇帝对使团不屈服的态度感到十分愤怒。

乾隆皇帝以这种态度表达了他内心的不满,清朝的官员们对皇帝感同身受,立即按“旨意”来减了马戛尔尼以及他的亲信们的用餐量,也是为了显示对皇恩的顺从。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刚来的时候我们也尽了地主之谊,将当地的特色食物给他们准备好菜品多而丰富,这件事发生之后,别说是吃的高兴了,能够吃饱就已经很不错了。

马戛尔尼使团为了解决他们挨饿的问题,派出随行翻译向清官员理直气壮地争辩,然而他们并不了解的是,封建社会中的处理事务方式就像腐朽的木头一样僵硬不变。

02

清朝的傲慢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乾隆时期的交流更多地体现了乾隆皇帝的傲慢与偏见,这位皇帝对于英国使团的拜访显得缺乏兴致,更愿意炫耀中国的珍宝和技术成就。

当英国使团带来了自己国王的礼物和通商请求时,乾隆反而对礼物不感兴趣,他指使奴才们打开了一个杂物间,里面摆放着长满蜘蛛网的机器和枪械。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这种举动旨在向英国人展示中国所拥有的技术和装备相比,英国的器械并不起眼。

除了炫耀中国的科技成就,乾隆还坚决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请求,在一封长达976字的信中,乾隆对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表达了对他的恭顺,但同时又拒绝了英国的请求。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他甚至在信中傲慢地表示,中国的儒学思想是如此精髓和高尚,以至于英国人无法领悟,即便教授给他们也会是浪费。

尽管英国使团的第二次访问由曾经来过中国的托马斯·斯当东担任副使,希望能够与乾隆皇帝友好交流,但却遇到了更多的困难。

使团毫不逊色地拒绝了实施三跪九叩的礼仪,结果被乾隆迅速驱逐出境。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并且带回了那封堪称“英国史上最屈辱的信”,全文虽然只有976字,但其中处处体现了大清的傲慢,这封信至今保留在大英博物馆中。

总之表达的意思无外乎我们地大物博,而你们是荒凉之地,这些东西并不稀奇。

乾隆的傲慢与偏见以及对英国通商请求的坚决拒绝,让英国失去了继续耐心谈判的动力,最终,鸦片战争于1840年爆发,英国用军事手段迫使清朝打开了贸易大门。

03

乾隆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国力鼎盛,疆域不断扩大,他认为西方国家应该像朝贡国一样对中国俯首称臣,看不起那些被他认为是“荒蛮之地”的西方列强,不愿与他们通商。

马戛尔尼使团抵达北京后,一开始待遇还不错,但因为产生分歧之后,连吃饱饭都成问题,基本的尊重都没有得到。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一年后乾隆更亲自给英王写信,这封信字字句句散发着乾隆皇帝无知而自大的气息,根本没有意识到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崛起与实力增强。

乾隆不以为意的拒绝通商请求给英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失望和愤怒,激起了英国国王约克王的反弹。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英国开始把地理位置较远、与大清为敌的朝鲜半岛视作自己的东方垫脚石,意图进攻中国,正是此次战争给英国带来了苏丹和明巴宁等误解信仰抵抗英国的首次繁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目睹靠近中国大陆文化大统治的实情,英国商人们终于看清英国没有什么东西供给中国。在当时的贸易进程中中国赢了,西方列强为了改变被动的局面,不得不动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导致中英间的残酷鸦片战争,英国在这场战争中迅速占领了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并以不平等的条约不断削弱清朝的国际地位,进而引发了世界各国列强对中国的殖民和侵略。

清朝在战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国力日益衰落,内外交困。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尽管乾隆在西方列强崛起的时机变动中犯了着大错,他仍保持了对国家领土和文化独立性的坚守。

虽然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鉴于历史经验和国际现实,这种不开放和固守的战略最终使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与现代化进程,加剧了国家的衰落局势。

04

历史启示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1792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抵达中国,试图与清王朝建立外交关系并拓展贸易,然而乾隆皇帝拒绝了他们的通商要求,并傲慢地回信给英国国王,表现出对英国的轻视。

乾隆皇帝的决定并非毫无道理,当时的大清帝国正处于鼎盛时期,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因此他并没有把英国这个“西洋小国”放在眼里,认为没有必要与其建立外交关系,此外乾隆皇帝还担心英国的要求会威胁到大清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这个决定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他的傲慢态度使得中英关系恶化,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其次他允准了马戛尔尼使团通过内陆路线回国,使得使团成员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使得西方国家对中国有了更真实的认识从而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马戛尔尼使团在回国途中,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的情报,他们发现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强大,而且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他们遭遇了千里之路不只是他们对中国背景的精心研究,还发现了中方人民生活的真实模样。

社会贫富不均、农民剥削、官员腐败等问题接连不断地映入他们的眼帘,这使得西方国家对中国产生了轻视的心理,为后来的侵略行动提供了借口。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马戛尔尼等人返回英国后,他们的报告书引起了轰动,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中国并不像他们此前所认为的那样坚不可摧。

清政府统治的真实状况暴露无遗,欧洲国家开始密切关注中国的动态,希望能够利用其内部问题实现自身的利益,这也为后来百年的殖民扩张奠定了基础。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与之大规模通商,中国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乾隆皇帝的天朝梦也随之破灭。

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事件,揭示了乾隆皇帝的傲慢与偏见,也揭示了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05

结语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乾隆对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态度是清朝对外关系中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清朝在对外关系上的傲慢与无知、政治体制的僵化与保守、军事技术的自大与落后等方面的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两个国家间的交往问题,更是东西方文化、政治、社会体制的交汇与碰撞。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乾隆对英国使团的态度,首先展现出的是一种天朝上国、无所不包的傲慢,他不仅认为自己统治的领土是世界上最大的,还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文化与科技也是领先的。

在这种心态下,他对于英国使团带来的种种礼物与提议,包括科学仪器、新型火炮和工业制品等,都持有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自16世纪开始明朝就逐渐实行海禁政策,清朝建立后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政策。

他们认为只要不与外界接触,就能保持自己的文化与体制不受侵蚀,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世界正在快速发展变化,而闭关锁国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与落后。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乾隆对英国使团的拒绝,也反映出清朝在政治体制上的僵化与保守,这种保守的态度,使得清朝错失了与世界接轨、学习先进文化的机会。

虽然英国使团带来的新型火炮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火炮背后的技术意味着什么,清朝军队仍然主要依靠传统的冷兵器作战,而此时的欧洲已经进入了火器时代。这种军事上的巨大差距,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976字却愚昧至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这一事件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身,不能正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那么它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以史为鉴,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社会中立足,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自身,同时也要尊重其他国家,平等对待。

只有这样,一个国家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长久的发展。同时,中国也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提升综合国力,以实现真正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资料

[1]北青网 -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的翻译问题

[2]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 科图特藏 - 海外汉学典籍推荐:《英使谒见乾隆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