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打仗时,为何不直接绕过城池?专家:想绕但不敢绕

作者:云顶尖尖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老将行》

古时候,两军交战最难的地方,就在于攻城。通常,一方打败另一方后,都不算是直接的胜利,因为他们还有最后一步,就是攻下对方的池城,攻不陷池城,就不算胜利。然而攻城看似只是最后一步,但这最后一步却是难上加难。古代人为了完成这最后的攻城,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神器”,云梯、投石机、冲车应有尽有。不过真正攻城成功的,却是少之又少。有人提出质疑,既然攻城这么难,为什么不直接绕过城池呢?非要在城池下把地方站在城池上的人打完吗?古代打仗时,为何不直接绕过城池?专家:想绕但不敢绕。

古代打仗时,为何不直接绕过城池?专家:想绕但不敢绕

绕行不理智

有专家曾言“想绕但不敢绕,绕了会出大问题”。首先,古代人选建都城的原因,在于都城的地理位置,古代建都多选择地势平坦,交通发达的地方,一方面这种地方能便于百姓们务农,达到基本的粮食保障。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军事方面是否牢靠,让消息传递的更方便,且既能够攻打敌人,又能够保护自己。在历史上就有相似的例子,譬如“襄阳之战”,襄阳城异常的难以攻打,不过却很好守城,因为其建造在岔路口,且城门头的护城河更是增加了一道强有力的防线。

古代打仗时,为何不直接绕过城池?专家:想绕但不敢绕

因此古人在建造都城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避免绕行这件事,基本上切断了一切能够绕行的通道,所以古代的城墙都建造的很长很长。所以当两军交战,一军初胜的时候,不是他们必须要去攻城,而是不攻城他们别无选择。如果绕行,一定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浪费车马的力气,还有打仗最必须具备的粮食也可能在绕城的几日消耗殆尽。若是在遇上一些难以前行的绕行路线,陡峭的山崖,湍急的河流,在古代那个闭塞的环境下,士兵们就更不可能成功的突袭了。

古代打仗时,为何不直接绕过城池?专家:想绕但不敢绕

其次,绕城是一项声势浩大的行动,凡是绕行,必会惊动城主,这时候,熟悉自己国家环境的士兵们只要埋伏突击一下,就能将绕城而来的士兵绞杀。再加上在城墙上,高处俯视,整个国家的景色都能尽收眼底,被绕城的那一家的士兵们,看到远处晃晃悠悠而来的绕城者,只需要一起发箭,便能使对方全军覆灭,就像被当成靶子打一般。

古代打仗时,为何不直接绕过城池?专家:想绕但不敢绕

最后,古人英勇豪迈,做事永远都是正面刚,在战争中,双方都是有血有肉的热血男儿,试问谁会想出偷鸡摸狗的办法从傍边绕行?再者说,攻城胜利,对于指挥战争的领头羊来讲,意味着拿下了对方的据点,也得到了补给粮草的机会,赌一赌单车变摩托,何乐而不为?

古代打仗时,为何不直接绕过城池?专家:想绕但不敢绕

最关键的因素

然而绕城不可行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在于,会自己跳入圈套。因为古代的城池一般都是层层建立的,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家中也有两扇门是一样的。古人更注重层层把控,那么,即使是通过侥幸绕过了一座城,那么第二座城墙也是万万无法逾越的。而这时候,已经深入城池内部的士兵们,就会面临前面有人要打,后面有人要追的情况出现。前后夹击,反而更难取胜了。所以士兵们一般都会选择直接攻城,这样利益更大,而且也更方便,不用面临两面夹击的情况。

古代打仗时,为何不直接绕过城池?专家:想绕但不敢绕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人打仗覆灭一座城总是被当作最难的事情。因为毕竟打到了人家的城墙地下,即使这个国家之前派出的士兵已经被杀得差不多了,但城中却还有更多的士兵们预备着。只要他们英勇善战,勇敢保卫国家,攻陷一座城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古代打仗时,为何不直接绕过城池?专家:想绕但不敢绕

结语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领头羊不选择绕行攻城的原因。那些引导一支军队的优秀领头羊们,在多年的战争生涯中,早已积累了经验。他们认为不可行的事情,一定是有其道理存在的。攻城,意味着必定会有人牺牲,意味着智取不成、就要强攻,意味着古代人建立都城的智慧和一场战争完全胜利的震撼。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被攻城已经早早的就不是我们该担心的问题了,但关于绕城还是直攻的思考,还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参考资料:《老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