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几万的养老钱打了“水漂”!警惕!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套路多

作者:消费文摘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频繁爆出严重的非法集资案件,不仅危害社会的稳定,也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尤其在养老领域,一些不法分子采用“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在社会的安静角落悄然绽放出毒花。

那么,如何识别这些看似无害实则险恶的非法集资呢?又应如何防范和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一、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常见套路

1、典型案例——借养老之名行骗之实

李阿姨是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近年来,因为国家大力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她对养老院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几万的养老钱打了“水漂”!警惕!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套路多

然而,当她把十几万元的床位费预付给一家养老院后,却发现事情并非如自己所望。养老院承诺,投资的越多,享受的福利就越大,而且在两年内会返还全部床位费。这只不过是养老院为了骗取更多资金的手段,最后李阿姨连床位都没有得到,而钱也打了水漂。

2、非法集资的模式

非法集资者通常会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老年产品”及享受“旅居养老”等名义,对老人进行诈骗。

他们瞄准的是长辈们的金钱和房产,设置复杂合同架构如借款合同、抵押合同、委托合同等,让老年人难以识别其中的陷阱,然后将财产强行转移。

十几万的养老钱打了“水漂”!警惕!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套路多

二、骗局的背后

根据北京市犯罪学研究会金融犯罪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姚东的研究,一个被骗的老年人背后,平均有4.7个骗子在设圈套。他们精心设计陷阱,利用老年人的寂寞和社交圈子减少等情况,通常采取“打感情牌”的策略,骗取老年人的养老金。

高风险投资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很多被骗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期望通过投资获取高额收益,却忽视了投资本身所带来的风险。在这样的心态驱使下,他们往往会掉入精心设计的陷阱。

十几万的养老钱打了“水漂”!警惕!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套路多

三、防范非法集资:我们能做什么?

1、提高金融知识素养

姚东表示,老年人需要提升自己的金融知识理解能力,以增强对投资项目的判断力,避免落入骗局。当然,这并不意味一定要学习深奥的专业知识,而是要具备基本的市场观察能力和风险认知。

2、拒绝心存侥幸

抱有侥幸心理的投资者,最终往往血本无归。老年人不仅不能跟风投资,也不能轻易与陌生人签订合同。投资理财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可以多向专业机构咨询。

十几万的养老钱打了“水漂”!警惕!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套路多

3、滤除骗局

在遇到投资项目时,大家可以尝试提出一些问题:如果这样的投资机会真的有那么好,为什么他们不自己投资,而是要把机会让给我?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投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4、防范和远离非法集资,保卫自身权益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以更大的决心,更严密的计划,对全国各地的非法集资活动进行排查。监管部门应强化预警和核查力度,并及时堵住漏洞,防止新的诈骗产生。

同时,我们也期待老年群体能够提高警惕,对待投资理财时三思而后行,把握好自己的手中之财。

十几万的养老钱打了“水漂”!警惕!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套路多

结语:

对于已经苏醒过来的受害者来说,他们的梦想已经破灭,但我们仍然拥有机会。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已经启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严格的监管下,非法行为将被打压,合法的机构将得到支持。

让我们携手共筑安全宁静的养老环境,确保每一个老人都能在平安幸福中享受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