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是蠢就是坏!专家建议把存款利率降到-2%刺激消费,网友几招反制

作者:球球看财经

近日,吴小平等专家学者主张将存款利率大幅降至-2%,意在刺激居民消费,结果却遭遇广泛质疑。网友纷纷斥其“非蠢即坏”,并提出多种应对策略。这一事件充分体现出负利率政策在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复杂局面,需要我们从更为全面的、长远的视角进行判断。

不是蠢就是坏!专家建议把存款利率降到-2%刺激消费,网友几招反制

事起于吴小平在一次学术论坛上的发言。他预判人类经济已进入一个“零利率”时代,认为应率先使存款利率下调至零,甚至负值。他认为,即便零利率环境,仍有群众存款,所以有必要实施负利率进一步激励消费。具体而言,他建议将现行存款利率从0.3%调至-2%。

不是蠢就是坏!专家建议把存款利率降到-2%刺激消费,网友几招反制

这一观点立刻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众多网友将其贴上“坏”或“蠢”的标签。他们质疑负利率的现实意义,担忧其会引发资金外流。还有人揶揄吴小平“一辈子没有工作过”。

不是蠢就是坏!专家建议把存款利率降到-2%刺激消费,网友几招反制

那么,负利率在国外实践情况又如何呢?日本、欧洲多个国家都已实行负利率政策数年。数据显示,其确实能促进贷款,刺激企事业单位投资消费,但对居民储蓄影响有限。毕竟,现金、黄金等物理资产储存成本较高,大额取出现金也面临安全问题。实践表明,负利率政策并非一蹴而就,其效果需要在长期运行中体现。

如果实施负利率,其对商业模式影响也值得关注。例如银行将面临更大运营压力,不得不收取各类服务费用来源源不断筹措成本。各商户也可能借机提高商品和服务价格。这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负利率甚至会推动一定程度的社会“现金化”,出现银行挤兑等现象。可见,其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链式反应。

不是蠢就是坏!专家建议把存款利率降到-2%刺激消费,网友几招反制

存款利率只是经济政策的一个调控手段,我们不能孤立或者绝对化使用它。这场论战也让我们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宏观指导,更需要来自基层民众的积极参与,包容不同观点,共同把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