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四校学子携手重温红军征途,传承长征精神

作者: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罗航 彭梦琦

12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一行来到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联合黄冈师范学院、黄冈市明珠学校和英山县实验小学陶家河校区的学生共同开展《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社会实践课程,开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四校学子携手重温红军征途,传承长征精神

今年11月,湖北省首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园区在黄冈市英山县陶家河乡建成开园。1934年,长征主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简称红二十五军)在这里集结长征。在实践课程第一站——红二十五军革命历史陈列馆,英山县原县志办主任程铁强给同学们讲述了红二十五军长征的故事。

华中师范大学王祝潼同学感慨道:“身为一名大学生,我常常觉得自己学习很辛苦,但与红军当年的艰难困苦相比不值一提,伟大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随后,师生一行前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郁氏宗祠,参观中听讲解员查小蝶讲述红二十五军的英雄事迹和英勇战役。

四校学子携手重温红军征途,传承长征精神
四校学子携手重温红军征途,传承长征精神
四校学子携手重温红军征途,传承长征精神

“《映山红》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地球的红飘带》是作家魏巍的小说作品!”下午,在英山园区游客中心三楼会议室,华中师范大学罗欣恬和黄冈师范学院谢直轩两位同学主持的长征主题“红色经典知识问答”比赛激烈进行,四校学生以组队形式踊跃参与,最终第四组同学拔得头筹获得了文创奖励。

随后,四校师生以情景剧、诗歌朗诵和演唱等形式深入学习长征题材红色经典。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严北南、罗欣恬、徐彤妍、汪莎丁、孙娇敏、唐莞婧等同学表演自创情景剧《以记者之名 赴时代之约》,这是一场当代新闻专业学生与百年前的美国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进行的跨时空对话——“新闻是客观公正的报道,在报道时要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出发,不能有所偏倚”“新闻工作者要践行新闻四力,让新闻作品沾泥土、接地气”“我们应铭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

青年毛泽东扮演者之一李光彩领诵毛泽东同志诗词《七律·长征》,黄冈师范学院李强和姚娟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参与合诵,以诗歌朗诵的形式为大家解读毛泽东同志为长征所写的诗词作品,感受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四校学子携手重温红军征途,传承长征精神
四校学子携手重温红军征途,传承长征精神
四校学子携手重温红军征途,传承长征精神

随后,同学们来到英山园区安家新屋小木雀塑像前,聆听陶家河乡陈世国老人讲述红军养伤期间赠送给她爷爷“小木雀”的故事,听完陶家河乡盛皖乡长情不自禁带领在场学生唱起歌曲《映山红》,用故事加歌曲的形式诠释了浓浓的军民鱼水之情。

四校学子携手重温红军征途,传承长征精神
四校学子携手重温红军征途,传承长征精神

课程最后,黄冈市明珠学校同学们创编了音乐情景剧《长征路上有你有我》,并将《我和我的祖国》《红旗颂》等红色歌曲穿插其中,小学生们认真感人的表演深深吸引着在场学生。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文慧同学表示:“我们以前对长征红色经典的理解局限于书本上的‘二维’知识,而来到实践基地后,同学们对长征有了亲身经历的一种‘三维’认知。新时代青年应该学习长征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主创老师王丽教授说:“此次社会实践课程走进长征国家公园英山园区,华师学生通过大手拉小手联动黄冈市三所学校,通过实地、实景、实事作为载体学习红色经典,并带领大中小学生沉浸式领读长征红色经典作品,由此加深青少年对伟大长征精神的理解,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红色精神的传承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