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零食包装空间被公摊,消费者受欺骗?

作者:娱心乐目头条号

最近,零食包装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特别是有关“公摊面积”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种现象指的是零食包装中不必要的多余空间,比如饼干盒中的凹陷部分、海苔包装中的干燥剂、还有牛奶盒中的空纸板等等。这些做法让零食看起来更“有料”,但实际上却误导了消费者,让他们感觉受到了欺骗。

零食包装空间被公摊,消费者受欺骗?

消费者在购买零食时发现,包装看起来很丰满,但实际上内部空间被大量填充物占据,导致实际可食用部分远少于预期。这种现象不仅误导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还引发了对资源浪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担忧。

零食包装空间被公摊,消费者受欺骗?

今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实施的新国标对食品包装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减少过度包装现象。规定食品包装不应超过三层,成本不得超过产品销售的20%,净含量大于50ML/g的食品空隙率不得超过30%。

零食包装空间被公摊,消费者受欺骗?

然而,休闲零食行业在面临成本压力和市场竞争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响应环保意识的提高,优化包装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提高对包装信息的关注度,理性消费,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这些举措对于减少资源浪费、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零食包装空间被公摊,消费者受欺骗?

这种“公摊面积”的现象,实际上是过度包装的一种表现,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欺骗和误导。而针对这种现象的批评和担忧也反映了消费者对于资源浪费和商品诚信的关注。同时,对于零食行业来说,需要更加注重环保意识,优化包装设计,遵守新国标的规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符合市场需求,也是对环境和消费者权益负责的举措。因此,零食行业需要积极响应这一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减少资源浪费。

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零食包装行业需积极响应外,还需要政府部门出台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罚款和处罚,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

总而言之,零食包装中的“公摊面积”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其实是消费者对于资源浪费和商品诚信的担忧。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行业自律,消费者理性消费,还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