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生情缘,学生写400封明信片成功挽留老书店

作者:闽南网

窗外寒风料峭,今天的新闻却有点暖。这次的主角,是长沙市第一中学对面一家不太起眼的老书店。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这家在校门口坐镇近20年的中国国家地理书店,和大量实体书店一样走向了关门打烊的结局。出人意料的是,学生们用400多张真情流露的明信片,将这家小书店“拉了回来”。

12月24日,“重生”后的书店挂上了新的门头:解忧书屋“中国国家地理”长沙读者服务中心。为何加上“解忧书屋”四字?店长李波告诉记者,因为学生们都说,一进书店就觉得开心,忘却了烦恼。

书·生情缘,学生写400封明信片成功挽留老书店

12月24日,书店挂上了新的门头,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小书店,留下来了

得知门店租金上涨的消息是在今年10月份,李波跃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一天终于来了。

李波开了三家书店,对这家扎根在长沙市一中校门口老街上的小店感情最深。这个20多平方米、装修简朴的店铺,从外面看,小得像是其他店豁开的一道口子,往里头走,各色各样的书籍摆得满满当当——最开始,书店主业为“中国国家地理”长沙读者服务站,后来考虑到学生需求,图书的品类越来越多,顾客,或者说朋友,也越来越多。

书·生情缘,学生写400封明信片成功挽留老书店

店长李波。

今年是这家小店的第19个年头。作为一家民营实体书店,经历电商冲击和疫情后还能生存,已实属不易。李波透露,在这些个体书店中,自家店的经营状况还算不错,一年纯利润能到10万元上下。

然而,书店所在的综合楼经营方面临与学校经营合约到期,所有门店将重新定价租赁,商家需要参加竞拍,价高者得。他不确定自己有足够的资金拍下,而就算拍下,按目前的营收状况,也难以为继。

“现在做实体书店是件需要情怀的事。”在坚持和离开中,李波无奈选择了后者。

书店的忠实朋友——长沙市一中的学生们成了故事的转折点。书店要搬离的消息传开后,某天,李波收到了一张写着感谢话语的明信片,随后,数百张卡片、信件纷至沓来。

它们有的很简短,有的写了密密麻麻一整张,内容充满了感激、挽留和不舍。“感谢每天笑脸盈盈的店主”“真舍不得这样一家连灯光都泛着暖的小店”“感谢书店出现在我的青春里”……

书·生情缘,学生写400封明信片成功挽留老书店

学生们写给书店的明信片。

往届的毕业生听说书店要关门,特地从外地赶来打卡留念。还有已经工作的毕业生给他出主意,“你去竞标吧,钱不够我们来集资”“店继续开,我们来入股”。

差点儿要投奔“现实”的李波,结结实实地被感动哭了。

他决定:留下来。

11月底,李波参加了经营权竞拍,一口气签下了五年的门面租赁合同。竞拍之前,李波没有设置“顶价”,想着不管多少钱都要把这个门面拍下来,实在不行,就“清库存”来付租金,“答应了学生们,就一定会做到。”

“我们现在也会考虑多样化经营。”李波告诉记者,书店将进行装修,新上一些学生用的文具和生活必需品,从而维持书店的正常运转。

书·生情缘,学生写400封明信片成功挽留老书店

李波的朋友圈。

不想赚,你就赚了

“最开始是做生意,往后就成了过生活。”李波这样形容自己和书店的故事。

在开书店之前,李波做过保险销售。他喜欢交际,为人热情,能说会道。跨入书店行业后也稳定发挥着长处:能与顾客很快拉近距离,成为朋友。

开在校门口的书店,所面向的客流人群更年轻,也更特别。李波说:“和学生们相处,能感受到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纯真,能用真心换到真心。”

书·生情缘,学生写400封明信片成功挽留老书店

放学时间,小小的书店总是挤满了学生。

在400多张明信片里,记者也窥见了一些细微的片段。

“当时刚进高中的我对着一架子教辅书一脸茫然,波哥很热情地过来,耐心介绍每种教辅的特点,在那时,我就已经喜欢上这家书店。”

“有一次买书的时候,老板送了我两个超级漂亮的中国国家地理书签,然后我一整天都非常开心。”

“高一常来这里买书,后来就不常逛书店了,没想到(店主)还记得我,在我高三买地理必刷题的时候和我说‘好久没来了呀’,真的很感动!”

书·生情缘,学生写400封明信片成功挽留老书店

学生们将明信片写得密密麻麻。

“晚上我坐公交车回家,如果没有车了,就会给父母打电话。我不是‘社牛’,一般还真不想找人借电话,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国家地理’借。有时候心情不好也想去‘国家地理’。这里面留下我的太多回忆了,就像家一样温暖。”

“这些故事的幕后花絮都很好玩。”李波笑称,向学生借电话,最高纪录是一天打出了300多个。电话打多了,他和家长也熟络起来。有家长和孩子闹矛盾的,孩子忘记带零花钱的,都直接找他帮忙,简直像个“编外班主任”。

学生们把李波当成“知心大哥”,李波也无条件地信任他们。如果没带够钱,李波也会让他们拿上书,说哪天再补上就好。“学生们很真诚,每一分钱都会记在心里。”书店还会做些“感恩回馈”,比如每年高考期间不关门,教辅资料供学生免费翻看。

书·生情缘,学生写400封明信片成功挽留老书店

每年高考期间,李波的书店不打烊,教辅资料供学生免费翻看。

人情味,让书店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书本之外的连接。

不仅是在书店里收获快乐、忘却烦恼的学生,李波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种情感连接——

疫情期间,他意外收到了好几个学生寄来的抗疫物资;行业难做,但书店在学生的支持下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收入。

如今,本已打算关门打烊,又是学生们的心意让他坚持下来,酿成了一篇校门口的“现实童话”。

“不想赚,你就赚了。”李波说,这就是他做这一行最深的感触。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依诺 李赛凤)

来源:红网时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