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体罚学生”:旧习难改还是教育无方?

作者:奇妙探秘者

起因:又是体罚,又是伤害

就在最近,广西梧州的一个小学生因为被老师打,竟然脑震荡了!这不是电视剧里的桥段,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教育局早就下令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但为什么这种事情还是屡禁不止,而且每次听起来都比上一次更加严重呢?

“体罚学生”:旧习难改还是教育无方?

体罚的根源:是不是老师的“传统艺能”?

我们都知道,体罚学生绝对是大忌,这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里明确指出,任何形式的体罚都是不被允许的。但为什么还有老师屡教不改呢?难道是传统的“戒尺”文化根深蒂固?还是有些老师觉得“这一打就灵”?这种思维实在是太可怕了!

管理学生:惩戒与教育的边界在哪里?

我们不可否认,管理一群活泼跳脱的孩子确实需要一定的纪律和规矩,但纪律和规矩应该是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来实现,而不是通过体罚。毕竟,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让他们害怕。体罚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身心造成长远的伤害。

“体罚学生”:旧习难改还是教育无方?

“熊孩子”越来越多:借口还是事实?

还有人会说,现在的“熊孩子”越来越多,不给点“颜色”看看,他们就不知道什么叫规矩。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实际上是对教育方法的一种逃避。我们不否认孩子的行为问题有时确实让人头疼,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用更专业、更有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体罚。

“体罚学生”:旧习难改还是教育无方?

教育局的回应:够不够?

看到教育局对老师的处理是“严厉批评”和“停职再研究”,我就想问,这够吗?一个孩子的健康和心理可能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仅仅是“严厉批评”能够挽回吗?我们需要的是更加严格的制度和监督,以及对于这种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总结:旧习难改,还是时代呼唤新教育?

体罚学生这件事,不仅仅是老师个人行为问题,它反映的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问题。旧的教育习惯、方法和想法确实需要改变。教师的职业培训、家长和社会的教育观念、学校的管理制度,这些都需要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根除体罚这一陋习。我们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更加健康、正面、充满爱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尊重和理解中成长。#文章首发挑战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