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侯宝林为何禁止侯耀文拜常宝霆、常宝华为师,而要他拜赵佩茹为师

作者:乐天派甜甜凉白开

在中国传统艺术的殿堂中,相声以其独特的魅力长久吸引着各界人士。谈起相声,不得不提到一位名垂青史的大师——侯宝林。他的技艺与魅力,不仅令他成为了一代宗师,更使得相声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尽管如此,在这位大师的光环之下,有一个人的艺术道路却走得并不平坦,他就是侯宝林的三公子——侯耀文。

侯宝林为何禁止侯耀文拜常宝霆、常宝华为师,而要他拜赵佩茹为师

侯耀文从小生活在相声的环境中,那些悠扬的唢呐、响亮的锣鼓和妙趣横生的段子,早已在他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尽管侯宝林并不希望儿子步入同一条艺术之路,他认为这条路途坎坷,未必适合他的后代,但侯耀文的心中,相声已经成为了不可抗拒的命运。

侯宝林为何禁止侯耀文拜常宝霆、常宝华为师,而要他拜赵佩茹为师

侯耀文的坚持最终还是使他走上了讲台,成为了一个让观众喜爱的相声演员。他的相声风格继承了侯氏家风,讲究词句的雕琢和内涵的深度,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正是这样的才华使得他在1982年收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徒弟贾仑,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师傅”。但在这个时候,他自己却依然没有拜师。

侯宝林为何禁止侯耀文拜常宝霆、常宝华为师,而要他拜赵佩茹为师

侯宝林在选择徒弟的传承问题上显得非常慎重。他并没有让侯耀文拜当时的相声界领军人物常宝霆和常宝华为师,而是坚定地选择了赵佩茹。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核心的有两点:侯宝林对于艺术的理解深刻,他认为相声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递。赵佩茹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不仅相声功底深厚,其艺术修养和道德品质亦是业界公认。侯宝林希望侯耀文能在这样一个“艺术家型”的老师指导下,不仅学到技艺,更要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再者,侯宝林对于家族传承也有自己独到的考量。他深知艺术的传承需要新鲜的血液和不同的视角,如果一味地追求家族内部的技艺传承,或许会导致艺术的闭塞。常宝霆和常宝华虽然都是相声界的泰斗,但他们的风格与侯宝林家族过于相近。侯宝林希望侯耀文能够在赵佩茹这样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老师指导下,更加广泛地汲取营养,使得自己的艺术之路更加宽广。

不止如此,赵佩茹在艺术上对侯耀文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她不仅传授了侯耀文相声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传授了他对待艺术的态度和对待生活的哲学。赵佩茹严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这些都深深影响了侯耀文,使他在演艺道路上越走越远。

经历了多年的磨砺,侯耀文终于在1993年拜赵佩茹为师。那一年,他已是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但在拜师这件事上,他依然顺从了父亲的意愿。这个决定同样证明了侯宝林的远见卓识,因为在赵佩茹的指导下,侯耀文的艺术之路得到了更加光明的前景。

侯耀文拜师赵佩茹,从表面上看是一次普通的师徒结缘,但实质上它承载了艺术的传承、家族的期望和父子间的深情。这件事也反映出中华传统艺术领域对于师承的重视,以及艺术家对于艺术传承的深思熟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的传承不仅需要技艺的传授,更需要对艺术精神的继承;不仅需要家族的支持,更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不仅是师徒之间的交流,更是一种跨越时代的对话。侯宝林和侯耀文的故事,是相声艺术传承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范例。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这样的故事提醒我们要珍惜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样地,也要勇于创新和发展,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