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城一网 暖流无阻

作者:青橙融媒
一城一网 暖流无阻

视频加载中...

要说备受市民关注的冬日城事,供暖质量注定首当其冲。近年来,我市采取引热入呼、互联互通、市场整合、延链补链等措施,全力打造适应发展、保障民生、环保经济的供热体系。而连年进行的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则是提高供热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关键节点之一。现如今,一张暖流汩汩的大网正在呼和浩特的地下缓缓铺就。

一城一网 暖流无阻

记者 晨阳:完成34公里供热管网互联互通是2023年民生实事清单中的一项内容,晒晒幸福清单,今天我们来关注供热管网互联互通。作为提升供热服务质量以及供热安全可靠性的措施,这项工作备受关注,那么年初定下的任务完成没有?效果如何?我们来巴彦热源厂找找答案。

随着亚洲最长路径托克托电厂至呼和浩特市长输供热项目今冬投运,巴彦热源厂的4台供热锅炉转为“待岗”,通过管道的联通,其所辖600万平米的供热用户不知不觉间用上了清洁热源,而三合村热源厂所辖的190万平米供热面积也摆脱了小马拉大车,搭上了“大厂直供”的顺风车。热网的互联互通,也成为了支撑热源厂守望相助的秘密武器。

一城一网 暖流无阻

巴彦热源厂副经理 白子明:三合村(热源厂)最西端跟我们厂区的最东端,有一个内径700毫米的管道互联互通。咱们跟光明(热源)厂,有内径600毫米的管道互联互通。

按照规划,2025年我市清洁取暖率将达到100%。托克托电厂至呼和浩特市长输供热项目、旗下营电厂供热项目以及金山二期供热项目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市清洁热源长期不足的问题。而全市供热“一张网”仍在密织,今年西二环、北二环、大青山街、昭君路等路段供热管网已互联互通,内管径在200毫米至1600毫米之间、厚度20公分以上,可承压24公斤的管材以及聚源脂保温材料的加装,为供热管网间铺设了强动能更抗压的大动脉,支撑着供热管网的稳定性。从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实施以来,呼和浩特已完成供热管网互联互通77.6公里。

一城一网 暖流无阻

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主任 云俊义:以热源互补、多源一网的模式来形成呼和浩特市供热格局。管网互联互通,热源互相互补,就能保证老百姓稳定安全地过冬。

一城一网 暖流无阻

记者 晨阳:通过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将最终形成“一城一网、一网多元,互联互通、统筹调配,安全稳定、良性运行”的供热格局,按照年初确定的任务,今年我市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完成36.4公里,大唐供热长输管线完成68.2公里,由此改善的供热面积达2000万平米,实现了12处28台燃煤供热锅炉的淘汰。居民的供热安全和稳定性得到全面保障。

丨来源:呼和浩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