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作者:小杜聊世界

那一年,北京的夏天格外炎热,空气中弥漫着雷雨来临前的闷热。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一间摄影棚里,却充满了激烈的讨论声。

“大家说,咱们下一部戏要拍什么好呢?”郑晓龙一边抹掉额头的汗,一边征求着其他人的意见。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无论什么题材,都不能再拍历史戏了,观众看腻了!”一个编剧干脆地说。

“那就拍现代戏呗,最好能贴近群众的生活。”另一个编剧接口道。

郑晓龙眼前突然灵光一闪:“对了,我们可以拍一部时下最流行的室内剧!就像之前拍的《渴望》那样!”

没错,这间摄影棚前不久刚完成了轰动一时的电视剧《渴望》的拍摄。提到这部剧,众人纷纷称赞,表示绝对支持郑晓龙的提议。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于是,郑晓龙详细阐述了自己对新剧的构想:以一个杂志社的六名编辑为故事主线,用系列喜剧的形式,反映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种种趣事。

“我们可以这样设定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郑晓龙边说边绘声绘色地比划着。

“太有意思了!一定会引起很大反响!”众编剧表示十分认同郑晓龙的创作思路。于是,他们迅速达成共识,决定立即启动该剧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这个还没有正式名称的新剧,郑晓龙甚至不惜在剧组遭遇质疑时,向当时的北京广电总局老局长张永经求援,请求他担任这个项目的艺术顾问。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您一定要支持我们,这是在电视剧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郑晓龙语气坚决。

在郑晓龙的逐一游说下,张永经终于点了头。在一片质疑声中,张永经选择相信郑晓龙和编剧们的判断。这为《编辑部的故事》顺利开拍,铺平了道路。

《编辑部的故事》的选角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对于男主角李冬宝一角,冯小刚心中早有人选——那就是时下小有名气的演员葛优。

但让冯小刚颇感意外的是,葛优对出演这个角色的热情不高。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我现在已经接了张小敏的新片,档期上实在抽不出身。”葛优面露难色。

冯小刚没有放弃,他再三强调李冬宝这个角色对葛优来说是绝佳的艺术锻炼机会。

“即便得罪张小敏导演也在所不惜,你一定要好好权衡。”冯小刚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在冯小刚的再三游说下,葛优终于点头接受出演李冬宝一角的邀请。当听闻葛优终于同意出演时,冯小刚激动得像个孩子,长舒了一口气。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与葛优类似,吕丽萍起初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那时31岁的她表演经历有限,从未担任过如此重要的角色。但对戈玲这个性格新鲜的文艺女青年形象,她心生好感。

“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去刻画好这个角色的!”吕丽萍在内心暗自发誓。

当《编辑部的故事》如预期般成功热播后,葛优和吕丽萍一跃成为焦点人物。想必他们至今还会感激,当初自己在冯小刚的怂恿下,选择接受了面前的精彩角色。

1991年,《编辑部的故事》开播的那一刻,郑晓龙和众编剧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与忐忑。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果然,这部剧一经播出,立刻在社会各界掀起了热烈讨论的巨浪。老一辈观众中,许多人对其题材和语言风格表示无法适应,甚至严厉批评这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但是,中青年观众的反应却几乎是一边倒的热烈喜爱。这些80后、90后用力传唱剧中的金句,模仿剧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将他们视为精神偶像。

“这剧太好看了,简直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写照!”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激动地对同事说。语气中透着热切的认同感。

没想到仅仅通过电视播出几集后,《编辑部的故事》已经成为全民熟悉和讨论的焦点话题。这令郑晓龙等人欣喜不已。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他们判断,这部剧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切中了当下中国社会转型的脉搏,反映出80后、90后思想开放、求变的精神面貌。

“我们这部剧终于获得了青年人的信任和欢迎!”郑晓龙感慨万千。正是倚靠着新生代观众群体的力量支持,《编辑部的故事》最终在轰动与争议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推动中国电视剧向更有质量和吸引力的阶段迈进了一大步。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13年。

当年轰动全国的《编辑部的故事》,距首播已经过去了20多个年头。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观众审美的升级,剧组决定推出该剧的重拍版——《新编辑部的故事》,以庆祝老版经典的诞生。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这次我们有信心再创佳绩!”郑晓龙满怀信心地对媒体记者说。

然而,当这部重拍版播出后,却迎来了普遍的失望和批评。“太浮夸了!与老版本相比,简直不对!”“人物情感表现不到位,看不到以前的感染力。”剧评一片负面。

面对如此尴尬局面,郑晓龙一时间也感到有点措手不及。但他很快调整心态,分析这其中原因:时代变了,观众的审美提高了,仅仅复制老路子是远远不够的。

的确,相比于20年前只能通过电视和报刊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如今的观众已经身处网络时代。他们接触新鲜事物的路径更加畅通,表达个人观点的平台也更为丰富。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如果仅仅依赖老一套模式生搬硬套,势必会给人一种审美疲劳和视觉倦怠感。

“我们再也不能用老办法蒙混过关了。”郑晓龙终于深刻认识到,这不仅是电视剧制作领域的教训,同样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必然反映。

一切都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才是立足之本。

《新编辑部的故事》的失利,为更多志存高远的影视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这也启示人们,唯有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才能赢得新生代的青睐,取得事业的成功。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如果说《编辑部的故事》是一场盛宴,那么葛优和吕丽萍则是这场盛宴中最令人眼前一亮的佳肴。没有他们的精彩演绎,这部喜剧也就失去了灵魂。

而他们在成功背后,同样走过了一段不容易的成名之路。

葛优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电影演员,本来手头已有其他影视项目在身,不愿在档期上冲突。但在冯小刚一次又一次的热情游说下,他终于动摇,选择接受了李冬宝这个让他一战成名的角色。

“其实我还是很担心这部戏的市场反响。”葛优在决定出演后向冯小刚吐露自己的隐忧。他毕竟没有吕丽萍那么乐观大胆。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而当年31岁的吕丽萍,一直默默在影视圈边缘挣扎。她的条件与资历都不算出色,从未担任过像戈玲这样重要的角色。

起初的吕丽萍对自己也没抱太大期待,只想全力以赴,争取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表现。

然而,当《编辑部的故事》如预期般轰动后,葛优和吕丽萍直接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那时两人还会轻轻握手,庆幸当初在冯小刚面前没有狂妄自大,而选择谦逊专注于演绎这个富有魅力的角色。

葛优和吕丽萍的成功证明,春风化雨,梧桐生辉。我们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在某一刻绽放光彩。唯有坚持自我,才能引领春天早日来临。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著名演员的成长轨迹往往异常坎坷,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平步青云。这在《编辑部的故事》的客串演员中也能找到证明。

“哥,帮我参演这个小角色吧,绝对称你的气质!”剧组人员激动地握着年轻演员张国立的手。

“一个娘娘腔?哈哈,那我就来挑战不同以往的角色吧!”张国立爽快地答应下来。

当时还是小角色演员的张国立,靠着《编辑部的故事》中的出色表现,为日后在《人民的名义》等部曲中大放异彩奠定了基础。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同样来自演员之家的梁冠华,也在剧中一个小配角中尽展身手,让观众眼前一亮。对那时还在影视圈摸爬滚打的他们而言,哪怕只有一句台词,也足以让他们大显示抱负,锻炼演技。

而当时年仅24岁、一句台词都没有的于谦,更是在《编辑部的故事》中最不起眼的角色。没人会想到,30年后他会成长为谈吐幽默、机智风趣的谈话节目常客。

“我真的好羡慕现在的于谦!”当年那个无台词警察甲角色的于谦说。

他们的成长轨迹充分说明,机会永远留给努力准备的人。我们不应被当前的处境所束缚,只要保有希望和勇气,就还拥有无限的可能。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作为中国第一部“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的成功启示我们很多。

首先是其贴近生活的题材选择与语言风格。它没有宏大的史诗视角,而是站在普通“知识分子”的日常角度,以平实幽默的笔调描绘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种种趣事。

这与过去电视剧写“大英雄”的模式形成了强烈对比,也切中了当时社会转型期的痛点,让人感同身受。

其次,《编辑部的故事》也在中国电视剧史上进行了大胆的形式创新探索。作为第一部系列喜剧,它打破了电视剧一集播完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多个季度的连续化。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这为90年代中国电视剧连续剧的兴起,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此同时,其“室内剧”的手法也推动了电视剧拍摄格局的变革,摆脱限制,实现了更为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段出现。

最后,《编辑部的故事》所展现出的制作理念,也令后来电视剧制作人汲取了营养。它在塑造人物个性时,突破刻板印象,打造出令观众亲切、有代入感的鲜活人物;选材方面贴近百姓生活,而不再停留在宏大史诗的神话;它还大胆采用植入式商业广告等创新手法。

这些都打开了中国电视剧更加丰富多彩的可能性。

《编辑部的故事》的成功启示我们,电视剧要在新时代脱颖而出,就必须敢于创新、与时俱进。这是站在历史交汇点的我们所应当牢记的宝贵经验。

《编辑部的故事》幕后:葛优和吕丽萍一举成名,于谦只有1句话

随着时代的变迁,《编辑部的故事》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喜剧,已经渐渐被新生代观众遗忘。然而,其中所蕴含的社会转型特征与人生哲理,却值得我们反复回味。

这部剧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嬗变的种种迹象。商品经济来袭、社会结构和阶层变动、都市白领阶层形成、电话和广告时代的到来......这些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电视聊斋,当年仍闪耀着创世的光辉。

与此同时,剧中人物的命运转折也在提醒我们,世事变迁,唯有不变的,是内心的坚持与希望。葛优和吕丽萍就是从无名小卒,在故事中成就大红大紫;客串之星于谦日后走向更光明的人生,也在警示我们,机会永远留给那些努力准备、怀揣梦想的人。

一部好的电视剧,并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色。《编辑部的故事》所描绘的种种人生景象,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启示与人生哲理,也将激励后来的观众无限遐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