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FDA获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迎来新希望第二款RET抑制剂普拉替尼上市

作者:MOREHealth爱医传递

撰写Han 审核 | 排版Joan

2023年8月9日,美国FDA批准普拉替尼上市,用于治疗转染原癌基因(RET)融合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

FDA获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迎来新希望第二款RET抑制剂普拉替尼上市

早在2020年9月4日,美国FDA依据ARROW试验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加速批准了普拉替尼用于NSCLC患者的适应证。本次常规批准时,研究数据有所更新。

本次适应证的批准是基于237例局部进展或转移性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的确切疗效。

试验结果

FDA获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迎来新希望第二款RET抑制剂普拉替尼上市

在130名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患者中,ORR为63%,中位DOR为38.8个月。其中,在107名未经治疗的NSCLC患者中,采用普拉替尼治疗的结果显示为ORR为78% (95% CI: 68, 85) ,中位DOR为13.4个月 (95% CI: 9.4, 23.1)。

安全性方面显示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25%)为肌肉骨骼疼痛、便秘、高血压、腹泻、疲劳、水肿、发热和咳嗽。

01

RET基因融合阳性

转染原癌基因(RET)是一种癌症驱动基因,其主要的致癌方式是基因融合和突变。因此,RET融合突变也是一种新的致癌基因变异类型,在多种肿瘤(包括肺癌在内)中被发现。

在NSCLC中,已经发现了至少12个融合RET伴侣基因,KIF5B-RET融合是最多见的,此外还有CCDC6-RET、NCOA4-RET等。由于RET融合突变类型发生率较低,且检测技术相对复杂,一直以来都没受到研究者、医生和患者们的足够重视。

02

RET基因融合阳性的NSCLC治疗

2012年,科研人员首次在肺腺癌组织中发现RET融合,确认者是一种新型的癌基因异常改变,这将使RET融合作为一个新的抗癌研究靶点。

NSCLC患者中RET基因融合其实并不多见,发生几率仅为1%~2%,常见于年轻、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

在没有靶向药物之前,对于RET基因融合的NSCLC患者多采用化疗治疗,以含培美曲塞的化疗方案疗效最优,但总体来说,传统的化疗治疗效果比较有限。

多激酶抑制剂(MKIs)对RET靶点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某些MKI药物,如卡博替尼、凡德他尼等也有在RET基因融合的NSCLC患者中做研究与应用。但MKI类药物抗RET的活性较弱,具有药代动力学特点不佳,易耐药等特点,所以对RET基因融合的NSCLC患者治疗效果也不够理想,且MKI药物的药毒性也限制了长期使用该类药物的可能性。

以往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对RET基因融合阳性的患者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针对RET基因高度选择性的靶向药物,选择性RET抑制剂正好在这样的需求下应运而生。

FDA获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迎来新希望第二款RET抑制剂普拉替尼上市

普拉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ET抑制剂,对野生型RET、致癌性RET融合(包括最常见的KIF5B-RET)以及突变(RET V804L、RET V804M 和 RET M918T)均有很高的效力与可选性。

普拉替尼可以选择性抑制RET激酶活性,同时还可通过剂量依赖性,抑制RET及其下游分子磷酸化,从而有效抑制表达RET的细胞增殖,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

肺癌是全球患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虽然RET基因融合的NSCLC患者较少,但由于肺癌患病人数的基数较大,因此每年有RET基因融合的患者也并不在少数。2015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大陆有78.7万新发肺癌患者,RET基因融合的患者比例为1.4%,估计大陆每年新发RET基因融合的NSCLC患者约为1.1万人。

RET基因等新靶点的发现、新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及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不仅为RET融合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改善机会,也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希望,相较之前的药物与治疗方案,具有革命性的突破。

参考资料:

[1] https://www.fda.gov/drugs/

[2] 郑荣寿, 孙可欣, 张思维, 等.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19, 41(1):19-28.

如果您或您的亲人在人生的道路上,

无意中碰上了肿瘤癌症、疑难危重疾病等,

需要向国际TOP级医学专家求助的话,建议您联系

——

MORE Health(爱医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