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水北调西线设计过程及其经济效益

作者:大国科技学苑

根据官方最新规划: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投资超5000亿,调水规模130亿~170亿吨。

按照设计资料测算,2000年经济水平测算:

2050水平年,调水170亿m3入黄河,将产生显著的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经济效益1239亿元,但调水对调水河流地区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扣除可以量化的发电损失年值246亿元,净效益为993亿元,折合单方水经济效益约6元。

红旗河是在2013~2019年设计,其调水量600亿吨,通货膨胀,红旗河的经济指标跟目前已经规划设计,并将进入施工的南水北调西线具有同样的指标。

目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已经进入,方案优选准备落实阶段。

我们一起回顾南水北调西线的设计过程。

按照研究的时间和内容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952—1961年大范围选线阶段;

南水北调西线设计过程及其经济效益

1952—1961年研究代表性引水线路指标表

南水北调西线设计过程及其经济效益

1958—1961年西部调水线路示意图

1978—1985年初步研究阶段;

南水北调西线设计过程及其经济效益

1978—1985年初选的代表性引水方案指标表

南水北调西线设计过程及其经济效益

1978—1985年初选的代表性引水方案指标表

南水北调西线设计过程及其经济效益

1978—1985年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代表性方案示意图

1987—1996年超前期研究阶段;

南水北调西线设计过程及其经济效益

1987—1996年初选引水方案示意图

1996—2001年规划阶段;

南水北调西线设计过程及其经济效益
南水北调西线设计过程及其经济效益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总体布局规划图

西线工程规划调水170亿m3,初选的方案是:自西南诸河到通天河侧坊水库,之后的线路和西线工程衔接,与侧坊—阿达—贾曲方案的线路平行布置。初选坝址至通天河侧坊段线路长268.2km,通天河侧坊—黄河贾曲段线路长508.1km,线路总长776.3km,调水量200亿m3。

供水对象

西线调水的供水对象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适当兼顾农业灌溉用水。同时,向黄河干流补水(黄河上中游支流用水减少了入黄水量)。2.供水范围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的供水范围主要是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6省(自治区)的部分缺水地区;还向黄河流域邻近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还可以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西线工程供水范围涉及的省(自治区)和城镇见表

南水北调西线设计过程及其经济效益

西线工程供水范围涉及的省(自治区)和城镇,增加供水量的配置

在2050年以前,黄河干流骨干水利枢纽已全部生效,对西线调水量有足够的调节能力,供水的配套工程已经建成或完善。在全河水资源统一管理基础上,调水170亿m3的初步配置方案为:流域内供水150亿m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35亿m3、工业用水52亿m3、生态环境用水53亿m3、农业供水10亿m3;向流域外河西走廊地区供水20亿m3。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