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1976年入伍,成为一名坦克兵,在参加越战中,四个战友两死两伤

作者:山水寺庙聊世界

坦克兵的入伍

1976年,20岁出头的李益瑜抱着报效祖国的热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从军的道路。经过层层选拔,他被分配到了一支坦克部队,开始了为期3年的武装力量驾驶员培训。

入伍报到的第一天,当穿上崭新的军装,站在阅兵场上高举右手敬礼时,他无比自豪。

他1976年入伍,成为一名坦克兵,在参加越战中,四个战友两死两伤

随后,在密集的训练中,李益瑜逐渐与战友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他们一起驾驶坦克,一起进行射击训练。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和互相支援的默契。

参战之前,他们全体向最高司令官郑重宣誓,誓死捍卫国土。今天,历经风霜的李老人回忆起当年,依然记忆犹新、激动难抑。

他始终无法忘却那一袭军装的飒爽与战友情谊的珍贵。

参战中的悲痛

1979年,李益瑜所在的坦克连受命参加了西南边境反击战。在战火纷飞的弹林弹雨中,身经百战的303坦克带领大家冲锋陷阵、英勇杀敌。

他1976年入伍,成为一名坦克兵,在参加越战中,四个战友两死两伤

然而胜利的背后隐藏着无尽悲恸。攻克糖厂战斗中,一颗来历不明的火箭弹呼啸着击穿车体,炮长潘国武和炮手马普明当场壮烈牺牲!鲜血喷溅在狭小的驾驶舱内。

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就这样永远离开,再也听不到他们的欢声笑语。开朗乐观的邓进来,嘴角挂着泪水,一边驾驶一边大声呼唤着战友的名字。

数十年后, 白发苍苍的李老人坐在炮塔顶部轻抚着弹痕,泪水模糊了视线。战友牺牲的那一幕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他1976年入伍,成为一名坦克兵,在参加越战中,四个战友两死两伤

那颗火箭弹带走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一段青春、一个承诺与一生的哀思。

多年寻坦克

战争结束后,李益瑜回到家乡,一边务农一边当起了监狱警察。然而303车和战友的记忆始终挥之不去。他四处打听303的下落,希望能与这辆生死与共的老战友重逢。

他1976年入伍,成为一名坦克兵,在参加越战中,四个战友两死两伤

春节时他会翻出老照片与家人回忆往事,说着说着眼角就湿润了。好几次他主动联系战时一起并肩作战的老兄弟,可都没有303的下落。

此时此刻,多年寻找的希望终于出现了。老人激动得手足发颤,他立刻联系上了广州的儿子,说什么也要去越秀公园看看。

也许,这就是自己遥不可及的303,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兄弟,自己的命运。车票早已备好,他决定第二天就启程。

监狱警察的农家生活

退伍回乡后,李益瑜过上了简单朴实的乡村生活。白天他会到田里劳作,晒干谷物;傍晚时分,他会将自家养的几头猪赶回猪圈。

他1976年入伍,成为一名坦克兵,在参加越战中,四个战友两死两伤

这些年李益瑜一直在担任县城监狱的警察,维持着秩序,确保犯人服刑反省。工作之余,他也会在单位的小院种些菜,有空闲的时候和狱友下几盘棋聊聊天。

尽管生活平淡,他却一直无法忘记303车和战友们。他们的记忆被深深铭刻在李益瑜的心上。望着墙上战友老照片出神时,李益瑜眼角的泪光已经透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重逢的哭泣

这一天,久违的阳光格外灿烂。10点钟,李益瑜如约来到越秀公园,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穿过长长的走廊。

他1976年入伍,成为一名坦克兵,在参加越战中,四个战友两死两伤

站在303坦克顶部,手掌抚过细细密密的弹孔,李益瑜泪流满面。这些弹痕记录着当年浴血奋战的岁月,今日重逢的它,同样满目疮痍。

面对着沉默的老战友,李益瑜脑海里全是潘国武他们一个个生动的面孔。“潘国武,马普明,我们胜利了......你们牺牲没有白费,我们赢了!”伴随着哽咽,泪水不争气地夺眶而出,直冲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

写给后人的勇敢与牺牲

此次偶遇让李益瑜回忆起了太多。他感慨万千。那场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同志们给予的牺牲太过惨痛。

他1976年入伍,成为一名坦克兵,在参加越战中,四个战友两死两伤

这不仅仅是属于他个人的记忆,更是整个华夏大地敬畏生命、捍卫家园的集体记忆。于是李益瑜提笔写下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字一句,述说着可歌可泣的英雄们。

“我永远忘不了,在攻打敌军炮兵阵地时,炮手马超英勇救下了同车的三名乘员后自己壮烈牺牲的场景。

有人问李益瑜:“您对那场战争的评价是什么?”

他1976年入伍,成为一名坦克兵,在参加越战中,四个战友两死两伤

他沉思了几秒说:“我无法评论什么对与错。但我深知每一个为家国献身的烈士,每一滴洒在边疆大地上的热血,每一个家庭因战争失去阳光的隐匿哭泣,都是祖国统一存续的珍贵代价。

我们绝不能忘记烈士,更要珍惜和平。不能让后人背负我们这一代人的遗憾。

他1976年入伍,成为一名坦克兵,在参加越战中,四个战友两死两伤

说到这里李益瑜红了眼眶,他紧握双拳,目光坚定,他知道自己肩负着见证历史、传承记忆的神圣使命。纵使瘦弱的笔身难以承载无穷无尽的沧桑和荣光,他也要将这些孤注一掷的勇气和悲壮的牺牲,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后人。

因为我们终会老去,但真相必须永垂不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