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人类基本上只吃食草动物,而几乎不吃食肉动物?

作者:今瓜州

对于我们人类来讲,肉类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所以几乎每一天我们都要吃肉,假如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通常我们所吃的肉类,基本上都是来自食草动物,却几乎没有食肉动物。

为什么人类基本上只吃食草动物,而几乎不吃食肉动物?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人类基本上只吃食草动物,而几乎不吃食肉动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正如我们所知,在大自然之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个被称为“食物链”的关系,这是一种由多个生态位组成的层次结构,比如说:草本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就是一个“食物链”的简化模型。

从能量和营养的角度来讲,“食物链”可以简单地描述为,能量和营养从低一级的生态位转移到高一级的生态位。然而在能量和营养的转移过程中,却存在着巨大的损耗,通常来讲,能量和营养每经过一次转移,就会损耗80%至90%。

为什么人类基本上只吃食草动物,而几乎不吃食肉动物?

举个例子,假如一只羊吃掉了100克的草,那它从这些草中获取到的能量和营养,最多也就只能让它长20克的肉,但问题是,这只羊还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来维持自身的各种生命活动,所以它获取到的能量和营养,其实只能有一部分用于让它长肉,这样一来,一只羊吃掉了100克的草,其自身能长2.5克的肉,就已经算是比较理想的了。

同样的道理,当能量和营养向食肉动物转移的时候,当然也会出现大量的损耗,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一头食肉动物,比如说一头狮子吃掉了这只羊,那它从羊肉中获取到的能量和营养,也只有一部分可用于长肉,考虑到肉类的营养和能量密度相对较高,我们不妨将狮子长肉的效率提升一倍,也就是说,狮子每吃2.5克羊肉,其自身大概可以长0.125克肉。

为什么人类基本上只吃食草动物,而几乎不吃食肉动物?

我们都知道,现代人类主要是通过圈养的动物来获得肉类,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圈养狮子,那么人类首先就需要圈养草食动物来为其提供肉类,比如说羊,在这种情况下,消耗100克的草,人类能得到2.5克的羊肉,再将其喂给狮子吃,那人类最终就只能得到0.125克的狮子肉。

(注:以上数据只是为了方便讨论而给出的粗略数据,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但问题是,从能量和营养的角度来讲,狮子肉和羊肉都是差不多的,这就意味着,圈养食肉动物只会使人类获取肉类的“成本”暴涨,而不会给人类带来更好的“收益”,这样的事情显然是没有人愿意去做的,所以人类从一开始,就从未考虑过以获取肉类为目的,对肉食动物进行圈养。

实际上,早在大规模地圈养动物之前,远古的人类就已经开始通过捕猎野外的动物来获取肉类了,但远古人类仍然是基本上只吃食草动物,而几乎不吃食肉动物,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人类基本上只吃食草动物,而几乎不吃食肉动物?

这主要是因为食肉动物往往都长有尖牙利爪,并且极具攻击性,它们对远古人类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尽管远古人类可以通过设置陷阱、投掷长矛等等方法对食肉动物进行捕猎,但总的来讲,捕猎肉食动物的风险还是非常高的,所以聪明的远古人类,基本上只会选择那些性情温顺、攻击性较低的食草动物作为捕猎对象。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能量和营养从低一级的生态位转移到高一级的生态位,会出现大量的损耗,因此大自然的“食物链”在整体上就呈现为一个类似于“金字塔”的结构,越往上层的生态位,其生物量就越低,而因为肉食动物基本上都在“食物链”的顶部区域,所以它们的数量就相对很少,根本就不够远古人类吃。

为什么人类基本上只吃食草动物,而几乎不吃食肉动物?

也就是说,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所吃的肉类就主要是来自食草动物了,如此一来,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的口味就会变得更加倾向于食草动物,以至于对于现代人类来讲,即使有条件可以吃到食肉动物,也往往会觉得它们的肉远远没有食草动物好吃,而也可以认为是人类几乎不吃食肉动物的一个原因。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魅力科学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