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少女杨丽娟的梦幻追星之始
1994年的一天,16岁的杨丽娟做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
梦里,一张英俊男子的画像和奇异的文字围绕着她:“你特别靠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
睡梦中,杨丽娟惊醒,兴奋难耐。她把这个梦如实地告诉了父亲杨勤冀。
没想到,憨厚的杨勤冀也声称自己做了同样的梦。
起先,杨丽娟并不清楚梦中男子的身份。
本是普通人家的杨丽娟,父亲杨勤冀为她退休,生活安逸。这一刻,她却坚信那是老天的天意,梦是在指引她去追寻刘德华。
从女儿的神情中,杨勤冀也读懂了她的心思。他没有劝阻,反而鼓励杨丽娟去见刘德华。
就这样,16岁的杨丽娟开启了她13年荒唐而艰难的追星历程。她害得父亲卖掉家产,欠下巨债;害得一家人遭受艰辛,甚至害死了父亲。
当年平凡的生活不复返,杨家也因这个闪电般的梦步入万丈深渊。
杨家父女卖身求星,社会譁然
为了成全女儿的痴心妄想,杨勤冀卖掉了老宅,欠下高利贷,带着杨丽娟周游列国寻找刘德华的身影。起先他们耗尽家财跑到北京和香港碰运气,可连刘德华的影子都没见着。
眼看积蓄即将用尽,杨勤冀为了再次集资,甚至准备卖掉自己的肾脏。
这怪诞荒唐的举动登上了报纸头条。舆论哗然,杨家父女的追星历程也因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更多的人翘首企盼——这对疯狂的父女能否如愿以偿?注定要失望的人们不知道,这场闹剧的悲剧色彩还在后头。
2007年,在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下,杨丽娟终于如愿在一个歌友会上和刘德华合影。然而只是匆匆一瞥,杨勤冀仍不满意。
他在镜头前哀求刘德华再给女儿一个单独见面的机会。第二天,这位老父亲便在天星码头投海自杀,留下遗书逼刘德华再见女儿,否则死不瞑目。
这突如其来的悲剧惊得社会为之骇然。杨家父女的追星行径不啻是一个笑话,他们却为此贡献出了性命。
公众不禁质疑他们的疯狂和不知轻重。就连刘德华也深受其扰,不得不暂停工作就医。此时此刻,杨丽娟的梦幻泡影终于破灭。
她后知后觉自己的行径已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刘德华身心俱损,杨丽娟才醒悟
杨勤冀的自杀是这场闹剧的转折点。刘德华身心俱损,他的工作不得不暂停,只能看心理医生缓解压力。杨丽娟终于清醒了些,她后知后觉自己的追星行径已经万劫不复。
刘德华多次拒绝见杨丽娟,她由爱生恨,将其告上法庭,要求巨额赔偿。可这并没有让她如愿以偿,刘德华和她的梦彻底划清界限。
杨丽娟辗转回到老家,一蹶不振,她清楚记得父亲的嘱托,内疚和自责涌上心头。
多年追星都没结果,杨丽娟终于认清现实,她清楚这是老天给她的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于是,她毅然地销毁了刘德华的周边,不再痴心妄想。
父亲的离世令她醒悟,她不想再重蹈覆辙。杨丽娟何其幸运,在犯下大错后还有改过自身的机会。这一次,她决不再让家人为她的错误买单。
母女屡遭歧视,杨丽娟还是努力生活
父亲自杀后,母女二人独自一人回到兰州老家,无依无靠。起先,杨丽娟害怕被认出来,不敢出门,也不与人来往。
镇上的人谈论她,用怪异的眼光打量她。杨丽娟愈发自卑,只想找个地缝躲起来。
日复一日,母女俩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杨勤冀留下的积蓄不多,低保金是她们唯一的收入来源。杨丽娟万分内疚,她意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了。
她不再是从前任性的少女,要学会养活自己和母亲。杨丽娟打了几份零工,终于在一家超市谋得了工作。虽然收入微薄,她却因此看到希望的曙光。
杨丽娟忍受着同事异样的目光,一边反躬自强,积极工作。渐渐地,她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不再有从前的戒心。同事也发现她勤奋能干,没有想象中困难。
放下对过去的追悔,学会活在当下,这是杨丽娟最宝贵的收获。她不再联系从前的朋友,宁愿一个人生活也不去理睬他人的非议。
为了填补内心的伤痛,杨丽娟投入工作与生活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学会宽恕和接受自己。也许比从前轻松快乐的日子一去不返,但杨丽娟感恩上天给了自己重新审视的机会。
杨丽娟的人生态度值得敬佩
历尽艰辛后,杨丽娟还是选择了积极向上和宽容。她不再逃避自己的错误,也不再逃避世人的非议,而是勇敢面对并接纳这一切。
杨丽娟认真工作,谨慎为人,并感激现在拥有的一切。她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乐观、宽容和感恩,令人钦佩。杨丽娟没有原地兢兢业业,而是在逆境中获得升华。
人生的道路上,谁也难免不会跌倒。跌倒后能否站起来,才是关键。杨丽娟用自己的态度和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内在力量。
无数人的眼中,杨丽娟的遭遇悲催非常。但在我看来,正是这一系列的遭遇使她变得更加睿智和通透。我由衷地为杨丽娟今后的生活感到欣慰和期待。
愿她余生安好,得以享受来之不易的宁静时光。这就是她人生中最值得期盼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