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活过了整个三国时期,目睹蜀汉的兴衰,后世却用一个典故来嘲讽

作者:一点小小想法

廖化本名淳、字元俭,三国时期蜀国后期将领,以勇敢果断著称。他是三国时代中经历魏、蜀、吴整个兴衰过程极少数人中的一个,与严颜、黄忠共称为蜀汉三老将。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形容嘲讽他本领低下,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三国时期的忠勇老将。

他活过了整个三国时期,目睹蜀汉的兴衰,后世却用一个典故来嘲讽

廖化的生平

据《三国志》记载,廖化是襄阳名门之后,曾祖父廖懿、祖父廖恢、父亲廖進都曾任郡守,出生在这样的名门世家注定其未来不凡。

廖化少年时期就以勇武闻名,曾经单枪匹马斩杀一名叫王忠的强盗,因此受到当地豪杰的敬重,后来加入刘表帐下担任牙门将(赵子龙就是这个职位)。

刘表死后刘琮无能,率领荆州军队一同投降曹操,廖化也在此时投入曹操帐下,后来被派往江夏与关羽对峙。

可是他与曹操“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不满之下率领部队归降关羽,开始自己在蜀汉阵营的生涯。

他活过了整个三国时期,目睹蜀汉的兴衰,后世却用一个典故来嘲讽

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关羽对廖化十分器重,任命他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在此期间,廖化多次建立功勋,曾经击退曹仁的进攻,与魏延合力破坏曹操在汉水上的水寨。

时间来到公元219年,刘备在巴蜀取得辉煌战绩,关羽也手痒北伐曹操,留下廖化、关平和周仓等人守卫荆州。

本来大好形势一片,可惜孙权趁机派遣吕蒙、甘宁等人偷袭荆州,糜芳等人不战而降,虽然廖化等人奋力抵抗,但因兵力不足无法阻止吴军的攻势,只能被迫退守公安。

后来,他们才得知关羽兵败身亡的消息,而后被吴军围困公安,廖化等人奋勇杀敌但终因寡不敌众成为俘虏。

他活过了整个三国时期,目睹蜀汉的兴衰,后世却用一个典故来嘲讽

身在吴营心在汉,廖化归入东吴后因思念蜀汉,趁着吴国不备带着母亲出逃蜀国。半路遇到征讨东吴的刘备,双方一起讨伐东吴,可惜夷陵之战惨败,廖化再度退回蜀国。

此后,廖化又跟随诸葛亮、姜维先后多次出祁山讨伐曹魏,一直到蜀国被邓艾攻破后不久才去世。

廖化是一个怎样的人

综上所述,廖化是一位忠勇敢战的老将,但一生却没有太出色的战绩,所以后人才会对“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误解。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三国后期蜀国名将相继死亡,军中无人担当先锋大将,只好让本领平常的廖化充当先锋大将,简单而言就是廖化不行。

他活过了整个三国时期,目睹蜀汉的兴衰,后世却用一个典故来嘲讽

咱们来看看这句话出现的背景,这10个字出自晚清小说《扫迷帚》,本意是说因为蜀国后期缺乏人才,年老的廖化不得不以高龄再度上阵杀敌,即形容他老将不衰无畏的英雄乞丐。

其实真正的廖化称得上是蜀汉的中流砥柱,与严颜、黄忠共称为蜀汉三老将。在蜀汉后期,为维护蜀汉的领土和安全,做出重要的贡献。

他曾是关羽的忠实部下,与关平、周仓等人被称为关羽八骏,甚至有记载与关羽如兄弟一般,由此观之“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并非是说廖化的武力值不行。

年少时期,廖化曾斩杀强盗王忠为民除害;投降关羽后守卫公安,多次击退曹操和孙权的进攻;诸葛亮北伐曹魏,也曾立下赫赫战功,其勇武和智谋在三国时期也算排的上号。

他活过了整个三国时期,目睹蜀汉的兴衰,后世却用一个典故来嘲讽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廖化"以果烈称",简简单单四个字道出廖化的不简单,除了前期在刘表帐下任职,中后期大部分时间都忠于刘备,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物。

总结

廖化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忠勇老将,一生充满战火和血雨,见证蜀汉、曹魏和东吴的兴衰,为蜀汉的事业奉献自己的生命。他忠诚勇敢、果断变通,成为三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奈何,这样一位人物一直在关羽的帐下任“二把手”,光芒都被关二爷所遮盖,所以并不被他人看好。

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想,吕布之后任何人在关羽眼里都是“匹夫”,廖化能进入其法眼可见并不简单。

他活过了整个三国时期,目睹蜀汉的兴衰,后世却用一个典故来嘲讽

从年龄上来看,廖化是贯穿整个三国的人物,至少活了八九十岁,后期蜀国人才凋零,还需要廖化这样的老将来任先锋,也足见诸葛亮对他能力的看重。

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依然被当权者看重,即使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所以“廖化不行”是世人对他的误解。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