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卧铺车”“厚棉被”与“小帐篷”:匡山市场菜贩的抗寒武器

作者:上观新闻

12月19日凌晨,济南市气温再次跌破零下10摄氏度。凌晨两点,寒风吹袭之下,大多数街道显得十分冷清。但济南市槐荫区济齐路上,不少运送蔬菜、生鲜的卡车正不停地奔赴萧瑟冬夜中灯火明亮的地方:山东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

凌晨0点半,保安小李正在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门口执勤。“进入十二月份就改成凌晨两点开市了,晚一点大家可以多休息一会再来,菜也不会冻太久。”小李说。受到极寒天气影响,山东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延迟了开市时间,这一方面能确保菜品的露天时间缩短,能让菜品减少防冻,又符合顾客的作息时间。

“公家给我们这些站岗的同志都发了厚衣服,这天越来越冷,不然大伙也顶不住。”“保安室随时有热水,又有厚衣服,我们是十二小时两班倒,休息是有保障的。”

在这期间,有摊贩的生鲜运输车陆续抵达市场,小李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审查后放车入场。

“卧铺车”“厚棉被”与“小帐篷”:匡山市场菜贩的抗寒武器

随着凌晨两点的钟声敲响,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门口的栏杆抬起,来购买生鲜蔬菜的运输车鱼贯而入,记者也随着车流进入市场。有些顾客在已经准备好的摊位前驻足问价,有些顾客开始联系摊贩进行装车。

记者注意到,与上个月相比,商贩运输蔬菜的车型有了一些变化。十一月时不少摊贩采用的是露天的铁架半挂车,现在不少商贩用上了全密封的冷藏车。到达市场的蔬菜都贮存在车厢中,有顾客来买时摊贩才打开车厢供其挑选、装车。

“卧铺车”“厚棉被”与“小帐篷”:匡山市场菜贩的抗寒武器

“以前蔬菜是‘硬座’,现在是坐‘卧铺’了。‘卧铺’车保温性能好,能冷藏。”一位菜贩向记者介绍,“以前天不冷,白菜能放得住,现在不行了,如果不采取保温手段,运输的路上白菜会被冻实。冻实的白菜再解冻就不好吃了。这样成本肯定比普通卡车高,但是也没办法,得保证质量。”

一些菜农因为车辆成本问题,在蔬菜卸车后选择了另一种方法贮藏和摆摊售卖——给蔬菜“盖棉被”。

“在蔬菜盒子上覆盖一层厚被子,在摆摊售卖的过程中同样可以保证一定的温度,”菜商王先生说,“给蔬菜盖上被子,能挡风、能保温,还比车便宜得多。”当有顾客来买菜时,王先生便掀开“厚棉被”给顾客拿菜,拿完了又赶紧“扎裹紧”。

“卧铺车”“厚棉被”与“小帐篷”:匡山市场菜贩的抗寒武器

记者注意到,虽然蔬菜盖着厚棉被,但王先生却坐在寒夜中卖菜、记账。“自己冻一冻能顶得住,蔬菜是真的顶不住。”

有不少处在风口区域的菜商选择购买一顶由厚塑料制成的、一人大小的“小帐篷”,也能罩出一块相对温暖的区域来休息,以方便经营。卖线椒和茄子的张家夫妻就是如此,女的在“小帐篷”里记账算账,男的在外面搬运蔬菜、卸车装车。

“现在天气太冷了,在外面呆的时间久了记账的手笔都拿不住,没知觉了。”“这帐篷就一平米左右,小是小,至少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我爱人忙完了还能来休息一下。”小张忙完了手里的活也会进来帐篷里,两口子挤在一张小小的长凳上。

“卧铺车”“厚棉被”与“小帐篷”:匡山市场菜贩的抗寒武器

在凌晨两点半的匡山市场,帐篷上的白炽灯常亮,小帐篷给了这对夫妻一处遮风挡雨的地方,一丝家的温馨和幸福。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焕辰 报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