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年街坊点赞榜20个优秀案例做了这些事

作者:南方都市报
今年街坊点赞榜20个优秀案例做了这些事
今年街坊点赞榜20个优秀案例做了这些事

广州市白云区打造便民好去处,图为云城东路云璟汇天桥下打造的休闲空间。

今年街坊点赞榜20个优秀案例做了这些事

广州市花都区社保费争议联合处置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争议双方进行调解。

今年街坊点赞榜20个优秀案例做了这些事

2023年街坊点赞榜专家团走访调研,了解粤通卡最新运营情况。

今年街坊点赞榜20个优秀案例做了这些事

广州市黄埔区在全市率先打造“黄埔融媒帮”,创新“融媒+社会治理”方式。

南都街坊点赞榜,至今第六次举办。榜单自2017年首度发布,每年聚焦不同的主题向社会各界征集民生实事案例,并引入专家调研和市民点赞环节选出最终优秀案例。今年,我们研究不断深入,目光投向全省,扩大了案例征集范围、完善了评选流程,继续聚焦民生实事,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遴选民生实事的优秀案例。在此次评选活动中,众多案例脱颖而出,20个案例荣获优秀案例。

“小信箱”撬动“大平安” 法治广东添“新名片”

广东省公安厅

连接群众的创新平台,全省信箱资源实现在一个平台闭环运作;广泛集纳社情民情,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打破传统信息传递模式和案事件督办机制,通过群众来信检视自身完善公安工作。在改革中大胆创新实践,向群众交出了一份平安答卷。

建成首条幸福河 滨水生态空间惠民利城

广东省水利厅

治水护水兴水,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推进河湖治理、河湖复苏,补齐水安全水环境短板。强化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休闲游憩系统。这是惠民滨水生态空间,是安全行洪通道,是自然生态廊道,是文化休闲漫道,更是具有生态活力的滨水经济带。广州市南岗河建成全省首条幸福河,为人民群众提供享受美好生态环境的好去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自然美景,也将重回南粤大地。

创新实施气象指数保险 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气象局

成立气象指数保险创新团队,大力研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转移技术,应用推广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为农户“遮风挡雨”,增强农户生产信心。相继研发多种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编制方案落地实施,建立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英雄花开英雄城” 提振高质量发展精气神

广州市委宣传部

赏英雄花、游英雄城、传英雄志、弘英雄气,凝聚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从一种花读懂一座城,以“英雄花”为引,在热烈盛开的木棉花中了解广州这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深厚红色底蕴的英雄城市。从一座城欣赏一种花,开展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借力挖掘红色资源禀赋,释放红色文化资产潜力和价值,让“英雄花”的形象深入人心。广州以创新方式挖掘红色文化,擦亮城市红色底色。

带押过户开先河 交易市场注入活力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首创“一手房带押过户”模式,以解决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销售及过户的问题。优化营商环境,以实干促发展。便利化不动产登记服务,实现登记、贷款、放款、还款无缝衔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一手房市场流通性,推动经济稳步回升。

积分制入户政策修订 入户人数创新高

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急民众之所急,政策定位更加精准,优先解决在广州长期稳定居住就业来穗人员的入户需求。积分制入户政策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惠及更大范围来穗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实现无纸化入户卡,让更多来穗人员享受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

保育技术带到全国各地 推动全民古树名木保护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守护城市生态,“树木医生”定期为广州的树木进行体检、把脉问诊和治疗养护。保护城市“绿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攻克关键技术,对保护的古树名木进行树龄鉴定、安全评估、抢救复苏,让树木展现自然生态之美。“树木医生”走进广州、澳门、西藏等地,将古树名木保育技术带到全国各地,也带动群众加入到保护古树名木行列中,千年古木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创新社保费争议联合处置机制 街坊社保费争议一站式解决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

在“一扇门”里解决民众的社保争议问题,捧“一颗心”回应街坊困境和诉求。“一站式受理”,上下游职能部门建立争议联合处置平台,街坊社保费争议一站式解决,有效解决“多头跑、多次跑”问题;“一揽子调处”,依托镇街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将社保费争议化解纳入地方平安建设。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积极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让缴费人有更直接的幸福感。

首创“按月付房租” 助力新市民安家广州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启动南沙按月付房租试点,助力解决港澳青年人才住房问题。住有所居的新保障,试水港澳青年使用公积金交房屋月租,并提供免押金、房租打折等优惠。以人为本的新尝试,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的住房困难,让广大缴存人在大城市“留得下”“留得住”。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更多在穗发展的人群提供多渠道住房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穗工互助”提速参保办理 职工满意度大幅提升

广州市总工会

“穗工互助”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无纸化办理便利市民生活。数据多跑路,打造数字化的服务平台,对职工参保数据进行智能管理;群众少跑路,利用数据平台为职工办理参保事务,最大限度地为基层工会和职工提供便利。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提升职工获得感、满足感,是广州市总工会“穗工互助”的追求。

探索“实习+”创新模式 推动港澳青少年融入湾区

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

“百企千人”,丰富优质的港澳大学生实习计划,重点开发“先进制造”等六大主题实习岗位。“实习+”创新模式,聚焦为港澳青年学生提供依托于实习的全方位在地服务。主动呼出的人文关怀,安排经验相近的同龄人担任港澳大学生的友伴,主动接触,努力帮助港澳青年加深对广州的了解,感受广州的温度。

深调研过百处公共场所 推进珠海无障碍建设

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

对待弱者的态度,是折射一个社会、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有爱无碍”,将无障碍城市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大力推广无障碍人文理念。“深、特、实、新”,深研调查对民生问题真抓实干,创新无障碍理念培育,残疾人立法工作走在前沿。念好四字诀,将无障碍城市建设融入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这是建设无障碍城市的珠海答卷。

以荔枝产业“小切口” 推动现代农业“大变化”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政府 茂名市农业农村事务中心

荔枝年年红,今年格外红。茂名发挥荔枝种植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特色优势,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协同发力,荔枝产收实现“双跃升”。荔红收获攸关民生福祉,为荔枝销售保驾护航,销售价格创历史新高,荔枝产业成为富民兴村重要支柱产业,茂名荔枝红遍南北,红出国门。

科学规划合理改造 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广州市海珠区龙凤街道办事处 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道办事处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道办事处

精准“运针”科学改造,广州老城区处处换新颜。科学规划、统一设计、合理改造,突出抓好“三线”整治,盘活现有资源,打造新业态,重塑城市肌理。通过人居环境升级、消防应急智能系统建设、消防应急队伍组建、塑造文化品牌等方式,用绣花功夫逐步将老城区改造成可以“感受粤文化、享受粤生活”的活力街区,实现产业提升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全力保留文化记忆,助力人地复兴,老城区焕发出新光彩。

服务到终端 打通老旧小区用水“最后一公里”

广州市海珠区水务局 广州市荔湾区冲口街道办事处 番禺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老旧小区供水改造,老城区新活力注入“水动力”。用心推进供水服务到终端民生工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居民楼水压、水质等问题。对辖内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通过优化技术提质增效、克服困难争分夺秒、文明施工规范建设、长效机制确保成效等举措完成施工。全面完成“双无”小区改造工作,超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务,改造工程高效有序,自来水质优压稳,大大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感。

桥下空间试点改造 “绣花功夫”来盘活

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白云分院

“绣花功夫”盘活桥下闲置空间,打造新概念便民好去处。从精细处入手,改造桥下闲置空间,盘活被忽视的空间,打造新型共享空间,建设更有温度的城市空间。着眼城市管理,寻找城市正向管理的突破口,以模块化设计探讨桥下空间活化利用的可能性。以创新的视角进行城市规划,增强市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赋予桥下空间全新的服务和休闲娱乐功能,打造新概念公共空间。

创建智慧城市 企业群众跨城“一网通办”

中山翠亨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一网通办,智慧秒批。智慧城市“数字大脑”,坚持数据赋能、系统集成、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多维度构建市域治理数字化运行体系。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整合城市基础、政务服务等动态数据,将分散化、条块化的数据资源统一集中,全力打造全域感知、全网融合和全场景智慧的城市生态。立足民众需求,围绕企业发展,谱写珠江口东西两岸政务服务融合的新篇章。

黄埔融媒帮 有事我来帮 打造社会治理创新平台

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

推动媒体融合,连通党心民心;回应民生问询,解决民生疑难。线上搭建“民心桥”,切实关注基层难点、痛点问题,为倾听和传达更多社会的声音搭建了一个便捷畅通的移动平台。线下联结“同心圆”,将媒体、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社会民众等多元主体联结起来,实现对群众身边民生问题线上多渠道收集、线下多方联动解决,为多方主体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提供了协同连接的可能。

首创“联机+脱机”双轨并行 助智慧城市建设便民惠民

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交通,服务为民。便民新产品,粤通卡和支付宝联动,实现“一号绑定、省事办理、账单清晰、双重服务保障”;ETC拓展应用平台,为停车场、加油站等场所提供交易清分结算服务,全国首创ETC“联机+脱机”双轨并行模式。智慧城市“一张网”,ETC路内停车在城市级项目应用,进一步丰富拓展ETC应用场景,ETC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用户,以科技创新和实干担当,谱写智慧交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老线路,新活力” 广州地铁老旧线路悄然蝶变

广州地铁集团

轨道交通,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系着民生所盼。从“一条线”变成“一张网”,广州地铁31年间快速发展,历经岁月的老旧线路悄然蝶变。告别77级步梯,东山口加扶梯,“梯”升幸福感;“客流王”车站微改造,优化进出站及换乘路径,珠江新城通勤更高效。“软服务”上绣花功夫,有力保障特殊人群出行;实现AED设备全覆盖,为危急救助再上一层保险。推进“老线路,新活力”,是广州地铁持续发力的重要民生课题。

(案例排名不分先后)

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出品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裘萍

统筹:李陵玻 李颖 冯芸清

执行统筹:钟丽婷 蒋臻 夏嘉雯

编辑统筹:黄琼红

采写:钟丽婷 梁思华 蒋臻 王诗琪

摄影/视频:黎湛均 伊凯文 刘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