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各地“断崖式”降温,揭开新能源遮羞布:花了700块,充电14次!

作者:钱途探索者

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你是否感觉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冷漠”?据报道,近日,全国多地出现“断崖式”降温,一些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缩水,有的甚至只能跑几十公里。有车主表示,他们不得不频繁充电,一周要充14次,花了700块钱,比加油还贵。这是怎么回事?新能源汽车真的是节能环保的吗?

各地“断崖式”降温,揭开新能源遮羞布:花了700块,充电14次!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为什么会受温度影响?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主要取决于电池的性能。电池的性能又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当温度过低时,电池的化学反应速度会降低,导致电池的输出功率和容量下降。同时,低温还会增加电池的内阻,造成电池的能量损耗。因此,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会显著降低。据专家估计,每降低10℃,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就会下降10%至20%。

各地“断崖式”降温,揭开新能源遮羞布:花了700块,充电14次!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成本为什么会高于燃油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成本不仅与电价有关,还与充电效率和充电设施有关。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有限,充电效率受温度、电流、电压等因素影响,充电时间较长,充电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还不够完善,充电桩的数量和分布不均,充电桩的质量和标准也不统一,导致充电难度增加,充电费用增加。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成本可能会高于燃油汽车的加油成本。

各地“断崖式”降温,揭开新能源遮羞布:花了700块,充电14次!

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效果如何?

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效果不仅取决于汽车本身,还取决于电力来源。如果电力来源是煤炭等化石能源,那么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开采、运输、发电等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变暖。

而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不可再生,长期使用会导致能源危机。因此,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真正节能环保,还需要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提高电力的绿色化水平。

各地“断崖式”降温,揭开新能源遮羞布:花了700块,充电14次!

结语

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成本问题,是由电池的性能、充电效率和充电设施等因素造成的。这些问题暴露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瓶颈和发展难题,也揭开了新能源汽车的遮羞布。

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加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和基础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兼容性,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和环境影响,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电力的绿色化水平,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真正节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