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作者:云舟史策

编辑/BAIHUAHUA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2009年的12月,河南信阳的冬天正如现在一般寒冷。

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杨德玉掂着饭盒去送饭。

进了门他见杨锁缩成一团一动不动。

没像平常一样冲上来狼吞虎咽的吃饭。

杨锁的堂哥觉得不对劲,

他走过去一摸,弟弟的身体又凉又硬!

他瞬间汗毛倒立,赶紧打电话报警,

接着通知家人这个噩耗:杨锁死了!

杨家亲子关系的问题,如今不少家庭和父母仍然存在。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罕见奇案—把自己饿死

第一个发现杨锁尸体的人是他的堂哥,杨德玉。多年来一直是他负责给杨锁送饭。最近天冷雪大,堂哥就送了肉和菜给他。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可杨锁是全村出了名的懒惰,饿了也不知道出来找饭吃。堂哥想着他的肉菜吃的差不多了,就上门给他再送一些。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没想到弟弟就这样死了,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警察一开始怀疑是有人抢劫,因为杨锁的家里空空荡荡,地上还有个大坑。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但经过走访调查,案情的荒谬让办案人员都无语了。杨锁家徒四壁是因为他把家具全部变卖了。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仅剩下的床和饭桌,也被他用来当柴火烧掉了。地上的大坑是他懒得出门上厕所,用来埋自己的排泄物挖的。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警察和法医调查后确定了,杨锁是活活饿死的!堂哥送给他的肉好好的挂在房檐下面,他因为懒得做饭,压根没吃。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一个23岁的小伙子四肢健全,还会饿死?村里的亲戚朋友都不管他吗?提起杨锁,村里的人既唏嘘同情,又免不了怨声载道。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因为村民的好心,无一例外都被杨锁全糟蹋了。

表哥杨德玉带他去建筑队打工,杨锁说天气太热,晒的受不了,直接从工地跑回家了。堂哥也没有办法,只能托人给他找活。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村里的人又给他介绍了一个服务员的工作,风吹不着,太阳也晒不着,老板也管饭。简直太适合杨锁了,他一个光棍汉,也不愁吃饭了。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谁知道杨锁去了不仅十分懒惰,还经常使唤别人,干什么都让别人帮忙,老板只能又把他送回村里来。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但大家觉得,杨锁变成这样,都是他父母害的。这和杨锁已经去世的父母又有什么关系?

溺子如杀子

杨锁名字里的“锁”,意思是永远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从起名的思路,就可以窥见杨锁父母的爱,有些异于常人。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杨锁的父母对他的关爱可以说已经到了溺爱的程度。他8岁之前脚没挨过地,杨锁的父亲总是会带着一个担子,将杨锁放在担子里。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即使是炎热的夏天,杨锁也不会受到一丝炎热之苦。他的父亲会早早地在担子上铺好蒲扇,以防止太阳直射到杨锁身上。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杨锁的生活过得非常惬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杨锁逐渐长大,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能被父亲担在肩上的娃娃了。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他开始进入学校,开始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但是杨锁的父母依然坚持将他当成小孩子来看待,他们认为杨锁还没有长大,还不能够独立面对这个世界。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在学校里,杨锁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他的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徘徊,而且他的人际关系也非常糟糕。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这是因为杨锁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从来没有学会如何去和别人交流,如何去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杨锁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杨锁只需要好好学习,其他的都不用管。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但凡老师对杨锁提出批评,杨锁的父母就会找到学校里去。这种错误的观念让杨锁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不适应这个社会。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杨锁的父亲是个勤劳的农民,常年在田间劳作,这个孩子是他们的心肝肉。不幸的是,在一次收割季节,他突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送医后被诊断为肝癌晚期。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父亲的离世给了这个家庭沉重的打击,杨锁的母亲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那时,杨锁已经12岁,能干一些简单的家务和农活了。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杨锁母亲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特别的手艺,她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扛起所有的重担。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她把杨锁当作心头肉,舍不得让他做任何家务活,生怕他受一点委屈。村民经常看见杨锁进地里干活,结果被他妈妈赶走。次数多了,杨锁就不干活了。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锁逐渐长大,他并没有意识到母亲的辛劳。他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在学校里,他学习成绩平平,从不主动帮助别人,也不参加课外活动。放学后,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校门,因为他只想赶快回家享受母亲的照顾。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终于有一天,杨锁的母亲因为长期的劳累和内心的压力,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一年,杨锁18岁。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母亲的去世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无助,但他并不知道如何去应对。他开始四处游荡,饿狠了就上别人家讨饭吃。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亲戚们看不下去了,他们想帮助杨锁重新站起来,于是纷纷伸出援手。然而,杨锁早已习惯了被人照顾,对于别人的好意和帮助,他既不理解也不感激。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锁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落魄。他的长发凌乱,身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整个人就像是从地狱爬出来的幽灵一般。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村民们看到他这般境地,心中满是同情,但他们也明白,杨锁的问题并非简单的贫困,而是深层次的懒惰和缺乏责任感。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2009年的冬天,万家灯火通明,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迎接新的一年,而杨锁却在寒冷和饥饿中悄然离世。他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出了一个观点,溺爱孩子的父母,其实是全天下最自私的父母,因为他们爱的是自己。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如今我们怎么理解溺爱

有些人认为,溺爱孩子是因为父母心中深深的关爱之情。然而,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往往是对父母自恋的表现。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何谓溺爱?溺爱是指家长过于宠爱你的孩子,使得孩子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也无法正常发展。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性,且难以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因此,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溺爱实际上是一种伤害。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为什么有的父母会对孩子如此溺爱呢?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父母自身的经历。他们想要补偿曾经吃苦的自己。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还有一些父母可能存在着过度依赖子女的问题,希望借由溺爱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感。杨锁母亲不让孩子帮忙做家务,也不教她必要的生活技能。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这种过度保护的行为,实际上是源自于自己艰苦的童年经历。她想让孩子过上自己想过的好日子。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自己童年的补偿。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他们视孩子为自己人生的延续,所以希望孩子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当孩子的发展方向与父母的期望有出入时,这种溺爱就会成为一种控制甚至是心理暴力。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尽管溺爱行为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彻底否定溺爱的存在价值。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溺爱有时也可以带来正面的效果。例如,它可以增强亲子间的感情纽带,使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安全和支持。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家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孩子传达出“我愿意照顾你的信息”,从而培养出更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溺爱其实是源于父母内心的控制欲望。他们知道怎么样对孩子好,但是做不到。因为孩子是他们贫瘠精神世界的唯一寄托。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越是经济和精神贫穷的父母,就越把自己改变人生,获得幸福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作为一个幼小的树苗,却被当成救命稻草。这是畸形的爱。

“第一懒人”杨锁:肉放臭了懒得做,23岁饿死家中,如今反思发现

溺爱孩子的表面现象往往隐藏着父母更复杂的心理需求。如今在这类现象仍然不少见,我们应该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