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侗乡好“枫”景:“四进”服务 助推“涉茶”纠纷源头治理

作者:光明网
侗乡好“枫”景:“四进”服务 助推“涉茶”纠纷源头治理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斗江人民法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大部署要求,结合茶产业作为当地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实际,立足审判职能,主动向前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积极开展进茶园、进茶地、进茶企、进茶协的“四进”司法服务,助推“涉茶”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用法治赋能,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司法护航的翅膀,让满山的“绿叶”变“金叶”。2022年以来,斗江法庭共调解诉前“涉茶”纠纷336起,调解成功258起。

侗乡好“枫”景:“四进”服务 助推“涉茶”纠纷源头治理

进茶园,播种维权信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茶产业来说尤其如此。每年2月中旬开始,斗江法庭的普法小队就频繁出现在茶园里。正当茶农们在晨光中忙着采摘早春茶时,普法队员们走进茶园,为茶农零距离提供司法服务。通过给茶农讲解土地、相邻、排水、用工、运输、销售等涉茶中常见的法律知识,并力所能及地指导帮助解决“涉茶”小纠纷等后顾之忧,提高茶农种茶摘茶积极性,为促进三江茶产业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斗江法庭通过进到茶园里面或者在茶园附近的人员聚集场所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活动21次,解答咨询300多人次,发放普法资料1000余份,受益茶农3000余人。

侗乡好“枫”景:“四进”服务 助推“涉茶”纠纷源头治理

进茶地,解困经营难题

斗江法庭辖区共有七个乡镇,除法庭驻地外,各个乡镇均设有巡回办案点。斗江法庭积极发挥巡回办案点服务群众的便利条件,到附近村屯的茶苗、茶叶种植地向种植户了解经营情况,调解“涉茶”纠纷,就近提供“一对一”司法服务。茶苗种植大户陆阿姨一家,因前一年出售茶苗给外地收购商尚有6万余元茶苗款一直未能收回,导致生产生活困难。陆阿姨来到斗江法庭的巡回办案点咨询,想通过诉讼追回茶苗款。接待法官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陆阿姨联系当时的收购商李某。经过几次沟通后,李某最终将6万余元茶苗款如数支付给了陆阿姨。

2022年3月至2023年11月,斗江法庭通过直接进到茶苗、茶树种植地这种“进茶地”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困境中的种茶户提供司法服务58次。

侗乡好“枫”景:“四进”服务 助推“涉茶”纠纷源头治理

进茶企,把脉法律风险

为了辖区茶产业健康发展,预防、减少“涉茶”纠纷,斗江法庭结合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的法官“三进”活动,畅通与辖区内茶企的沟通联络渠道,为茶企在政策不合理、监管不到位、管理有漏洞、茶叶买卖等方面容易发生的问题提示法律风险,将“送法进企业”的前端工作和司法审判的末端处理相结合,努力从源头预防茶叶企业经营风险和矛盾纠纷发生,为茶叶企业“把脉”法律风险。

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斗江法庭为辖区茶叶企业提供各类咨询服务56次,提示法律风险28次,助力茶企生产经营进入快车道。

侗乡好“枫”景:“四进”服务 助推“涉茶”纠纷源头治理

进茶协,搭建沟通平台

茶叶协会是联系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斗江法庭积极与三江县茶叶协会建立交流互动机制,搭建沟通平台,在茶园建设、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叶销售等环节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通过发挥茶叶协会掌握茶产业发展的信息优势和人民法庭法律服务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保护茶企合法权益,共同为辖区茶叶品牌的树立和茶产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斗江法庭与当地茶叶协会开展交流活动7次,为协会会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2次,交流沟通平台进一步得到巩固。

斗江人民法庭通过开展“四进”服务,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别样的侗乡“枫”景,为茶农、茶企、茶商调处各类“涉茶”纠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并与当地茶叶协会搭建沟通平台,护航辖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茶香更悠远,让法韵更悠长。

文字丨吴海存 图片丨斗江法庭

编辑 | 谢子强 校对 | 吴銮姣

审核丨杨胜峰 监制 | 李春晓

来源: 三江法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