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作者:我最棒棒棒

前言

唐伯虎,古代文坛的风流才子,以绝世才情征服当时文坛,赢得了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美誉。然而,命运多舛,家境中落,他不得不以卖书法和墨画为生计。在贫困的日子里,为了赚取生活费,甚至不得不放下昔日的高傲,亲自在人家的茅房上写对联。

据说,有一次为了赚取十两白银,唐伯虎在一间茅房上写下了一副对联。这副对联却成了千古绝唱,流传至今。你知道是哪副对联吗?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神童初绽艳,踌躇满志

1528年,在苏州这座千年古城,有个才华横溢的少年正在崭露头角,他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

12岁那年,唐伯虎便开始同文人墨客结交。他天资聪敏,读书极快,能在极短时间内领会他人需要长期学习才能掌握的知识。这样一来便有大把时间用于社交、结交。

14岁时,唐伯虎偶然结识了后来的大文豪文徵明,两人一见倾心,文徵明预言道:“君必为大才,当引领风气。”15岁时,唐伯虎在某次吟诗会上,与同是少年的诗人张灵偶遇。两人对饮吟诗,击节叹赏,张灵更为唐伯虎赠上一首绝句作为结缘。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很快,“唐伯虎”这个名字如同星火燎原般在苏州传播开来。人们争相传颂这个少年才俊的诗文,盛赞他“神童初绽艳,横空出世”。与此同时,唐伯虎的几位文友也小有名气,人们合称他们为“四大神童”。其中,祝枝山清丽流畅的词句,徐渭淡雅超脱的画风也颇受当时士大夫的推崇。

但在这些文人墨客眼中,唐伯虎的才华还是略胜一筹。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吟诗作赋,岁月静好。唐家也为儿子的名声洋洋得意,经常在亲朋好友面前夸耀。作为家中独子,唐伯虎承载了家族的巨大期望,这让还是少年的他有时隐隐自负,觉得自己命中注定要出人头地。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18岁那年,唐伯虎便迎娶了一位名门望族徐氏的千金,堪称门当户对。以唐家的家世,是远远没有资格迎娶如此高门之女的。之所以破例,全仗了唐伯虎早已名声在外的才华。徐家看中了他的潜力,想联姻来提升自家声望。

而唐伯虎也为成功迎娶佳人而沾沾自喜——他觉得这正应验了自己是不世出的才子的天命。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美满发展,25岁的唐伯虎比任何人都要志得意满,目标直指进士及第,仕途顺遂。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青云直上夜郎自大

清明节前的那个夜晚,25岁的唐伯虎独自步行在回家的路上。 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脚底传来窸窸窣窣的踏春声。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外出踏青,平日里要么和几位才子朋友一块出游,要么就跟他的新婚妻子形影不离。

唐伯虎轻快地哼着小曲,喝了几盅酒的他微醺着,看见路边一株欲绽的桃花,心中一动,取出笔墨就地写就一首《春怨》,意犹未尽地赏玩着自己的杰作。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这时忽听得前面两人交谈,其中一人大声说道:“唐伯虎这小子才华倒是过人,就是太不知深浅,没大人样。

他只得把那股无名火对着手中的《春怨》涂改出来,一边低声嘟囔第二天清晨,祝枝山来拜访唐伯虎,寒暄一番后道唐伯虎心里一惊,只道昨夜所闻是胡说八道。殊不知,轻狂过后的反省之心,已经在他心中悄悄萌芽。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仕途迷蒙,大起大落

年轻的唐伯虎满怀理想,决心要在科举上一鸣惊人。但他性格中略带张扬的个性,加之仗着自己的才华,言语中常不加掩饰,让一些读书人看他不顺眼。

在参加县试的时候,唐伯虎由于见识过于过人,考官的出题难不倒他。但这引来了提学御史方志的极力反对。方志向来自视甚高,见唐伯虎年少轻狂便极度不满,在评卷时刁难判了不及格。还说什么要给像唐伯虎这样目无尊长的糟糠之急一个教训。

如果不是当地知府爱惜人才,挺身相助进行复试,唐伯虎这次县试恐怕难以通过。但最终,唐伯虎还是一举中解元,堪称人才。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然而就在此时,唐家却遭遇了巨大变故。先是父母相继过世,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断绝;接着,唐伯虎的一位要好的朋友徐经在科举中行贿而被革除功名。唐伯虎也受到牵连,虽未被革除功名,但遭遇发配,正值仕途上升之时落得个落落大方。

这一连串的变故打击了满怀理想的唐伯虎,他一度饮酒销愁,消沉不已。这期间最让他痛苦的,不是世俗榜眼的眼光和非议,而是他曾经最要好的几位朋友,也在这时渐行渐远。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祝枝山忙着在朝中谋求前途,醉心于跻身权贵;徐渭虽未像祝枝山般昏庸,但也沉迷于绘画之中,欠缺对旧友的关心;连一向通达的文徵明,也只是在唐伯虎最落魄的时候寄来一封劝慰的信,就再无下文。唐伯虎觉得自己仿佛被遗弃,内心极为阴郁。

所幸,还是文徵明等好友鼎力相助,唐伯虎这才渐渐走出了阴霾。因为这一系列的劫难,他原本略显轻狂的性格也变得更加内敛深沉,这反而使他的诗作更增浑厚,赢得了“大才子”的美名。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发人深省的佳作,比如《蝶恋花》《桃花庵歌》等,传诵一时。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挥毫卖字,世态炎凉

中年的唐伯虎不再有政治抱负,只想着养家糊口。他逐渐认识到,人生就是一场大梦,虚名并不可取,给家人温饱才是正道。

这时,他凭借自己的美名,开始为人题字卖字。很快,唐家的大门前便聚满了求字求对联的人们,十里八乡的乡绅都抢着请这位大才子为自己题字。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一天,一个本地暴发户找到了唐伯虎,要他为自家门窗题字写对联。这个暴发户是靠着倒卖粮食发了横财,不学无术,却极力装腔作势,企图通过花钱请名士题字来彰显身份。唐伯虎虽然瞧不上他的所作所为,但为了糊口不得不去。

来到豪宅,唐伯虎很快为厅堂走廊题就了字迹清劲的对联。最后来到了地主家的茅厕前,地主笑着请求道:“大才子,能否在我家茅厕门上也题写一副对联,让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也能受您熏陶?”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唐伯虎挥毫泼墨,很快写就:“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接着又写下:“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围观的人们无不赞叹连连。这最后一副对联尤其精彩绝伦,与其处的茅厕位置巧妙呼应,可谓脍炙人口。

在替人写对联中,唐伯虎也获得了丰厚的酬劳。他不再像年轻时那般清高,而是满怀感激地接受他人的馈赠。唐家也渐渐富裕起来,生活无忧。只是他时常望着墙上《游子吟》挥毫自题的行书字迹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晚景淡定 望穿秋水

步入中年的唐伯虎已经名满天下,但他心中仍念念不忘自己未竟的仕途。44岁那年,宁王朱宸濠邀他入府帮助处理政事,并有办法让他重新当官。唐伯虎欣然前往,想要一试身手。

然而他很快便发现,朝堂之上险恶重重。宁王图谋不轨,意在谋反夺位;而他自己也难保不被牵连其中,沦为政治牺牲品。唐伯虎心内一惊,既不愿与逆贼为伍,又深知宁王的势力,自己难逃涉及。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于是他决定离开,但这无疑是对理想的又一打击。他意识到人生的成功并不全凭才干,而是需要运气——他自己就是运气太差的典型。

此后的唐伯虎渐渐寡言少语,性情大变。他意识到人生终究有悲喜离合,自己已经老去,再无政治抱负,于是隐居在故里,与几位好友翻阅着从前的诗文,终老一生。

这期间唐伯虎创作了许多风格的佳作,希冀后人能从他的悲欢离合中获得人生的感悟。比如《终不悔》就是他晚年的精品之作,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其实还是抱有期望的复杂情感。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1557年,69岁高龄的唐伯虎在亲友环绕中仙逝。临终前他神清气爽地赋诗一首,不带丝毫遗憾。他终究没有被这世间的不公打败,因为心中一直怀抱梦想,永不言败。

后人对他一生的评价纷纷,或褒或贬。但大多数人还是对他一生的坎坷命运和不屈梦想心存敬仰——他的无数绝妙诗篇,已经成为千古绝唱;他执着于天籁之梦的精神,也在后人心中扎根萌发,开出璀璨的花。

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结语

唐伯虎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字“伯虎”所预兆的那般——兼具书生气和不羁个性。他的才华横溢,却也有张扬轻狂的过失。他历尽人生的风风雨雨,却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人生轨迹犹如一场盛大的戏剧。少年时期天资过人,目空一切;青年时期仕途受挫,从云端跌落;中年时期图安稳度日,锐气渐消;暮年时期梦想破灭,结局悲苦。但是,每当命运给他一个响亮的耳光,他总能迅速清醒,重新振作,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力量,成就了他卓绝的风骨。

正如他在《终不悔》一诗中写道:“来时虽已老,去时犹风流。莫问苍生问,短长由天数。”

他终不悔来时路,也从未对那变幻莫测的天数太过介怀。一生坎坷,他都没有被这个世界的不公打倒,因为他心中永远怀揣着道不尽的诗和梦。终不悔来时路,世界或许也还是挺公平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