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作者:蕴藏冬夏

文|蕴藏冬夏

编辑|蕴藏冬夏

“天会议和”之后,金夏两国确定了政治上的主从关系。自此,夏金交聘持续了近百年。据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法典《天盛律令》卷11《使来往门》所载,出使的使团成员包括:正副使、内侍、閤门、文书、译语、都案、小监等。

据此,一个完整的西夏交聘使团主要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使和三节人从。使有正、副,是整个交聘使团的领导核心,肩负交聘的主要任务。另外三节人从包括侍从、文书、翻译等人员,帮助处理出使活动中的琐事,或负责与他国人员沟通等,依照其职位分为上、中、下三等。整个出使人员规模在四十人左右。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西夏聘使官号特点

据史料记载,在金海陵天德二年,“七月戊戌,夏御史中丞杂辣公济、中枢舍人李崇德贺登宝位。再遣开封府尹苏执义、秘书监王举贺受尊号。”是西夏官员第一次带官号出使金国。从天德二年至西夏灭亡的时间里,西夏使金官员绝大多情况下均带官号,仅有个别情况例外。

西夏聘使所带官号主要有武功大夫、宣德郎、武节大夫、御史中丞、殿前太尉、翰林学士、枢密直学士、枢密都承旨、知中兴府、左金吾卫上将军、等,而由于这些官号均不见于《天盛律令》等其它史料的记载,因此无法判断其官位高低。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西夏聘使所带官号有一明显的特点,即西夏入金贺正旦使与贺生辰使所带官号基本固定。金世宗在位时期,西夏遣使赴金贺正旦、贺天寿节,所遣官员官号均为“武功大夫、宣德郎”,而至金宣宗时期,西夏遣使赴金贺正旦、贺天寿节,官员所带官号均为“武节大夫、宣德郎”。元昊曾模仿宋朝建立了一整套官制,西夏聘使所带官号的可能受宋朝制度的影响。

可是为何在金章宗即位以后,“武功大夫”突然被“武节大夫”所取代呢?据《金史》卷19《世纪补》载:“显宗体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讳允恭,本讳胡土瓦,世宗第二子”。显宗是金世宗第二子,金章宗的父亲,曾被立为皇太子,可惜没来得及即位就去世了。金章宗即位后,将其追尊为显宗,讳“永功”。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金史》卷26《地理志下》载“武亭县:本武功,大定二十九年以嫌显宗讳更。”又《金史》卷84《白彦敬传》载“白彦敬,本名遥设,部罗火部族人。初名彦恭,避显宗讳,改焉。”赵翼在论述宋与金朝交际之仪时,说:“又两国彼此有避讳之法。金海陵立太子光英,宋改光化军为通化军。金章宗以完颜匡为贺宋正旦使,命权易名弼,以避宋讳。此又彼此避讳故事也。”金宋两国交聘,讲究避讳原则。据此,我个人以为,金夏两国交聘亦应讲究避讳原则,西夏遣使所带官号的变化当与避显宗名讳有直接关系。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除了贺正旦、贺生辰以外,西夏因其他任务所遣聘使官号往往是不固定的,但有其特点。如官号为“殿前太尉”者,总是作为正使出使金国,而官号为“翰林学士”、“枢密直学士”者,总是作为副使出使。

正使大多由官居武功大夫、武节大夫、殿前太尉、左金吾卫上将军者担任,应属武官;而副使往往由官居宣德郎、翰林学士、枢密直学士者担任,应属文官。据此推测,西夏遣使活动,正使以武官为主、副使以文官为主。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不少聘使出自同一家族

西夏遣使过程中,不少聘使出于同一个家族,且多为名门望族。如高大亨与兄大节、大伦并奉使金国,金人号为“三俊”。史臣曰:“西夏子弟多贤俊,国亡后,元主访求河西遗逸,至形之诏谕,良有以也。”据记载,芭里昌祖曾三次奉使金国,其弟芭里庆祖亦曾奉使金国。扬彦敬曾三次奉使金国,其弟扬彦直亦曾出使。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讹罗绍甫曾三次出使金国,其弟讹罗绍先亦曾出使。刘进忠、刘思忠兄弟亦先后奉使金国。野遇思忠与其族弟野遇思文亦均奉使金国。梁元辅与其侄梁介亦均奉使金国。刘志真与其弟刘志直亦均有过奉使金国的经历。高氏、野遇氏等皆为西夏大族。我个人以为,同一家族中多人奉使金国,可能与其家族地位、家族成员出访经历有关。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同一人有多次出使的经历。焦景颜曾四次出使金国,时间分别在金大定二年、四年、六年、十年,其中有两次出使任务相同,均是作为奏告使,请求金朝停止索要正隆末年西夏所掳人口。可能因为任务的连续性,所以多次派其出使金国。

李嗣卿亦曾四次奉使金国,但每次的使命各不相同,分别为贺正旦、贺尊安、入奠、谢横赐。芭里昌祖、刘昭、严立本、罗世昌等人曾三次奉使金国。据统计,西夏共有21位使臣,属于再次或多次出使金国。除了因为任务的连续性之外,同一个人能够多次奉使金国,除受家族地位影响,还应与其个人素质密切相关。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西夏聘使素质

虽然我们说外交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地位和实力。但是,某一项外交使命的完成与否,往往取决于外交使副的智慧与能力。所以渊博的学识以及较强的应变能力是西夏聘使所必备的素质。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学识渊博。金正隆二年,金主遣宿直将军温敦斡喝来横赐,仁孝派枢密都丞旨梁元辅、中书舍人赵衍为馆伴。“元辅有口才,议论风生,斡喝不能难。使回,称夏国多才,较昔为盛。”从金使的评价来看,夏国确实人才济济。其中梁元辅于金大定二年四月出使金国,史载“夏左金吾卫上将军梁元辅、翰林学士焦景颜、押进枢密副都承旨任纯忠贺登宝位”。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赵衍曾两次奉使金国,一是在金大定六年,“夏武功大夫曹公达、宣德郎孟伯达、押进知中兴府赵衍贺万春节”,次年十二月,赵衍再次出使,“夏遣殿前太尉芭里昌祖、枢密都承旨赵衍奏告,以其臣任得敬有疾,乞遣良医诊治”。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应变能力较强。据《西夏书事》载:1159年,夏使与宋国使共同赴宴,“高丽使臣知枢密院金淳夫与夏使问难,折以礼,乃屈。”夏使以丰富的礼仪知识将高丽使折服。金大定四年,夏使武功大夫嵬口移执信、宣德郎李师白赴金贺正旦,“礼对娴雅,金主嘉之,特赐衣各三对;人从衣各二对;使副币帛百四十段,金镀银束带三,金涂银闹装鞍辔三,金涂银浑裹书匣、间金涂银装钉黑油诏匣及包书诏匣袱各一;复赐人从银二百三十五两,绢二百三十五匹。其后遂为定制。”由于夏使出色的表现,金世宗颇为满意,于是对夏使大加赏赐,并且将丰厚的赏赐定为制度。

西夏与金朝交聘百余年间,西夏遣使非常频繁,派遣的使者有何特点

结语

“天会议和”后,金夏两国确立了君臣相称的政治关系。西夏作为金国的藩属国,非常重视发展与金朝的关系。夏金交聘中,西夏遣使频繁,往往居于主动地位。夏金通使,讲究避讳原则。西夏所遣聘使除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外,往往家族地位较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