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作者:聆听娱纪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文丨聆听娱纪

编辑丨聆听娱纪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在水浒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好汉们“下馆子”。

进店直接大喝一声:“小二,来二斤牛肉,再上一坛好酒!”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然后便开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好不畅快!

这么看来古人“下馆子”似乎和我们现在差不了多少。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宋朝的餐饮

民以食为天,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人都是要吃饭的。

古人多数情况下也是在家中进食,但是偶尔改善一下伙食下趟馆子也是在所难免。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宋朝的商业繁荣,一幅《清明上河图》将都城的繁华体现的淋漓尽致。

画中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还有密密麻麻的商铺。

其中就有不少的“馆子”,可以看出当时的餐饮业还是相当发达的。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一些酒店门口会打上“正店”的旗子,这些酒店往往看起来规模大,装修豪华。

打着“正店”旗帜的酒店通常来说在当时都属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

里面可以吃到各种美食不说,最主要是可以喝到最正宗的美酒。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因为他们的酒大都是自产自销,自家酿制的酒往往味道也有独到之处。

从而吸引更多的客人,而且这些所谓的正店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起来的。

这些大酒楼都是当时有钱有势的人经营的。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他们有衙门里面授权的酿酒许可。

能够在“正店”下馆子的大多也都是具有一定实力的人,他们讲究牌面,追求品质。

也可以理解为“正店”相当于现在的“星级酒店”,不仅酒好菜好,服务态度也是一流。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相比较这些大店之外,还有无数的小店,这些小店相对装修就比较简陋。

而且小店通常是不会自己酿酒的,他们也是从大的酒坊买来一定数量的酒。

存储在店中,卖给客人来赚取一定的差价。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这些规模小一点的馆子也被叫做是“脚店”,更加适合平民来进行消费。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不管是“正店”还是“脚店”生意都异常火爆。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里面往往都坐满了客人,店里的“小二”也是忙的不亦乐乎。

可见在宋朝时期人们下馆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繁华的餐饮业在此得以体现。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古人怎么下馆子

拥有如此发达的餐饮业,那么古人在下馆子的时候跟现代人有什么不同么?

他们在进入酒楼之后就会被“小二”热情的招待。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将他们带到相应的座位前面,然后让客人稍坐,片刻之后就会送来热茶让客人先解解渴。

那时候的“店小二”不像现在这么好做,他们需要学会一手慧眼识人的本事。

做事八面玲珑,不笑不说话。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因为在当时店小二如果没什么眼力见,可不像现在这样批评两句这么简单。

如果让客人感觉不舒服,多数情况会被扣掉工钱,还要挨掌柜的一顿臭骂。

甚至还可能为止直接丢了饭碗,所以那时候的店小二可不简单。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没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很难吃得开的,遇到闹事的还要学会巧妙处理。

所以古人下馆子的体验还是不错的,不仅可以吃到美食喝到好酒,还能接受至尊级服务。

当然除了这些还会有一些附加的服务,比如会在就餐时一些酒楼还有表演可以看。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如果有些雅兴,还能点上那么一支小曲听一听,喝点小酒再跟着哼上那么一哼,甭提能有多美了。

一些靠窗的位置甚至可以欣赏来往的人群,叫卖的商贩,还有一些打把势卖艺的。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这样看来古人下馆子的体验可是一点都不比我们要差。

甚至更胜一筹,别有一番体验。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下馆子与“酒文化”

从几千年的发展来看,古人下馆子也是“无酒不欢”。

尤其是请客吃饭,如果少了酒就显得主人没有规矩了,所以下馆子与酒是密不可分的。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从汉朝时起,一些酒馆的老板就想出各种办法来盘活生意。

他们会精心布局酒馆的装饰,将酒坛子放在最最显眼的地方。

摆成坛子山,以表示自家生意红火,酒香醉人。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很多规模大点的酒馆甚至会用女人来招揽生意,她们热情的招呼客人前来饮酒。

还会陪着客人小酌一下,让客人心情大好,从而喝更多的酒来增加营业额。

这种风气也延续了很久,甚至一些大店还专门养着一批艺伎,精通琴棋书画。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为尊贵的客人唱曲献舞,以祝酒兴。

到了唐宋时期还是流行“喝花酒”,下馆子往往会有娼妓相伴。

用妓女赚取吆喝已经是很常见的手段,因此这时候也成为了下馆子的鼎盛时期。

唐朝诗歌成为一种流行,上到老叟下到小童,几乎都会来上那么几首诗。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文人雅士经常会三三两两聚在酒楼之上,饮酒作诗。

一旦有了三分醉意,就立刻诗兴大发,很多酒店也专门为这些诗人留有作诗的地方。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他们吃醉了酒,就在馆子里留下自己的文笔。

流传至今的绝美诗句,很多都是在酒楼留下的。

这种在酒楼作诗的风气,一度在唐朝弥漫开来,但凡有些才气的,都不会放过这些机会。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留下诗句的,有的正在年少,意气风发,有的却因怀才不遇,愁断肝肠。

唐代的酒楼当中留下了多少人内心深处的遗憾和喜悦。

想听心腹事,且听酒后言,唐代的酒桌文化既风雅,又真实,少了很多尔虞我诈。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到了清朝之后,酒桌文化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无所事事的八旗子弟和一些纨绔子弟成为高档酒楼的常客。

酒馆当中的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很多大酒楼都拥有自己的戏台子,客人可以边吃饭饮酒。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边观看大戏,有时候还能看到杂耍。

八旗子弟们提笼架鸟,几个熟人围坐在一起,互相阐述着自己的鸟多么不得了。

自己的蛐蛐多么好斗,多少两银子都买不来。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最后在其他人的赞扬和恭维的声音之中,提溜着自己的鸟迈着方步走出酒馆,嘴里还哼哼着小曲。

而百姓们下馆子则更加的接地气,他们结束了一天的劳动,拖着疲惫的身体到酒馆喝两盅。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一些酒馆当中还会允许艺人在店中献艺,说相声变戏法什么都有。

喝点小酒听听评书,一天乏累的感觉也瞬间荡然无存。

清朝的时候就有很多有名的饭馆招牌,时至今日依然存在。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到了北京,看到古香古色的老建筑,再到那些百年老字号当中喝两杯。

多少能体验到古人喝酒时的惬意。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下馆子也有规矩

从古至今我们都是非常注重礼节的,单单是在餐桌上的礼节就有很多。

古人在下馆子请客的时候,一定要本着一切都以客人为重的原则。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连座次和顺序都非常有讲究,按照年龄、资历都有相应的规矩。

细节到用餐的器皿要怎么拜访,比如说壶嘴对着的人一般都是这场宴席的主要嘉宾。

或者鱼头必须对着长辈之类的,现在虽然也有些地方在沿用,但是更多人早已经忘记了。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饭桌前也不允许夸夸其谈,唾液横飞。

古人在下馆子请客之后基本在餐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和性格。

比如说用筷子在盘子当中翻来翻去,站起夹别人面前的菜,这都会被视为没有教养的表现。

民以食为天,古代也有酒楼,各个朝代的人都是如何下馆子的?

还有人吧嗒嘴也会被看做是失礼的行为。

“下馆子”在大陆已经有了相当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的下馆子文化也不尽相同。

但是也可以由此看出不同朝代的不同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