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作者: 邓邓看江城

#文章首发挑战赛#

2023年即将结束了,这一年,互联网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人物。

有的人,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比如董宇辉,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让没多少人气的东方甄选直播间一夜爆红。

再比如郭帆,靠着影片《流浪地球》系列,被网友誉为今年最期待的导演,前段时间,郭帆还成为了《中国新闻周刊》举办的年度影响力人物之一。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还有只知道称号不知道具体人物的救援队,他们曾为灾区,送去一份份温暖。

每次看到这些人物的相关报道,底下都会出现不同的夸奖声。

当然,有值得夸奖的人就有应该批评的人。

在互联网上,还有一群人,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每次出现,都会站在普通人的对立面。

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点,叫“专家”,不对,我更愿意称之为“砖家”。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何为“砖家”,他们确实有着非一般的头衔,比如某某大学的教授,什么数据研究中心的主任啊,什么经济学、教育学家啊。

他们靠着自身积累的些许名气,知道说什么能得到流量,放弃了职业操守,是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曾经,有官方媒体曾批评过这群“专家”,说他们的建议或者发言,惹怒了年轻人。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在经过群众的批评后,有部分“砖家”已经闭麦了,但不知道是不是“砖家”也有KPI考核,随着年底的到来,又有一部分“专家”出来大放厥词了!

先来看看下面这位专家的发言: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这位叫陈卫东的专家,他前几天在某节目中说道:

在全球百来个国家中,我们的国内的油价不算高,欧洲才叫高。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随后他又补充道:

国内的油价,有大概一半都是税,而欧洲的国家,这一部分占比是三分之二,所以国内的油价涨跌,对普通人没什么影响。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emmm,相信各位读者朋友们,有很多都是有油车的,不知道你们对这位“专家”的言论怎么看。

反正我是很无语的,是的,对比欧洲一些国家的油价,我们的油价确实不算高,但欧洲的那些高油价是什么收入?我们又是什么收入?

国内的油价放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中等的一档。但如果将这个数据对比人均来对照的话,你就会发现,中国的油价还是很高的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目前我们国内的油价,平均在8.2元每升左右,两者相除,能得出油价在收入的比例中,占比1/4000;

而美国的年人均收入是54万元,油价在8.8元左右,占到比例只有1/6万。

按照这个数据来说的话,等同于大陆油价比美国油价高出了14倍!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不看数据,就看大家平常说的段子,不怕买不起车,就怕养不起,这个养车的费用,大部分都是油费。

否则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买电车了,更不会有每次油价下降时,加油站都会出现排队的情形了。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除了说油价不高,这位专家还认为,大陆汽车发展的比较晚,汽油就不作为生活的必需品,真正的必需品是油盐酱醋茶。

我只能说,这更是扯淡了。

或许很多人没有车,不需要去加油,但柴油和汽油,早已关系到了每个人。

比如你买的菜,是怎么出现在菜场上的,那当然是用车运的;再比如你有急事出门,需要坐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是不是也要用到油?

就连坐飞机,都有一项叫机建燃油的费用要交,这说明什么,油价成本都会叠加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不知道这位陈卫东专家,是不是收入太高,以至于油价的钱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才能理直气壮的说出“油价不高”这句话的。

说完这位专家,再来看另外一位专家的离谱言论一一养娃难可暂时求助亲戚!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这位专家,叫郑秉文,他的头衔很多,既是某研究所原所长,又是某研究中心的主任。

他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说到:

有些年轻人因为生活压力,所以没有很大的生育意愿,他能理解,但人们不应该错过最佳生育期,应该借用亲友之力,度过暂时的难关。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乍一看,这位专家人还挺好,让年轻人把握住生育的最佳时间。

但仔细一想,就觉得这句话毫无逻辑。

首先,大家都知道最佳生育期是在年轻的时候,但随着如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年轻夫妇是否能够仅凭夫妻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力量,来应付一个小生命的到来?

在有孩子之前,有多少家庭还需要面对“房贷、车贷、养老”?如果这些不解决,怎么能负责任的照顾到孩子?

再者,明星们都有钱吧,为什么他们都不在最佳生育期要娃呢?还不是明星怕生了娃后,自己的竞争力下降,最后丢了工作。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而那句“有困难时,可以找亲友帮忙”,更是扯淡!

先不说如今的社会,亲戚关系有多疏远,难道别人亲戚,没自己的孩子要照顾吗?

好的亲戚,会在你有孩子的时候,送点衣服、玩具之类的,更好的,说不定会给你点经济上的帮助,但你想让别人给你带孩子养孩子,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亲戚再帮你带孩子的期间,发生了意外,这个责任该谁负责呢?

毕竟谁也无法保证带娃能万无一失,有些亲生的父母,再带孩子时都会出现意外,比如前几个月,那个在河边走失的小女孩,后来小女孩的父亲,可是被许多网友骂的不轻。

如果亲戚带孩子发生了这种事,那后果不敢想象!

在这个新闻下,许多网友的留言都是:

“哈哈哈哈哈,今日份笑话GET”

“这位专家,真是为我们年轻人操碎了心,太感谢您了,祝您早日退休”

“专家,你来和我做亲戚可好,我保证不麻烦你”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说真的,这位专家,您与其让年轻人找亲戚带娃,不如多思考下,怎么样才能解决养娃难的问题!

果然2023年都要结束了,专家在惹人恼火这方面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纵观这一年,类似这样的建议和言论真是太多了,许多都直戳年轻人的肺管子!

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他说“房价大幅下跌,最吃亏的是普通老百姓”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这就是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房价大跌,对谁影响最大?难道不是那些买了几套房的投资客吗?都有了几套房了,还能叫做普通人吗?

在我看来,普通人要么指还没有买房的,要么就是只有一套房的,那么房价跌了,对他们是好处吗?

还有这位叫陈欣的砖家,他说:“中国目前并不存在房贷压力大的问题,居民存款远远超过房贷”。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什么叫居民存款远远超过房贷,我和马云、马化腾加起来还是国家首富呢,难道我也是有钱人?

如果现在一个家庭还不起月供5000的房贷了,那些富人们会替那些背负房贷的人去还钱吗?

过去的专家发言,人们因为受限于当时教育水平,难以辨明真假,所以认为专家说的都是对的;

如今,在互联网的教育下,看的多,了解的也更多,所以不再是专家提出什么,就一味推崇,将将之奉为真理和圭臬。

闹大了!又有2位专家惹众怒!网友:今年还没过完,嘴停不下来了

何为真正的专家?

是那些默默无闻的,一心为国家建设认真研究,奉献一生的人;是那些说出的话敢负责的,是在学术、技能等方面有成果的人。

是那些从不因为自己所谓高人一等的身份地位,就对所有的社会现象或热点趾高气扬地做出单方面建议的人。

今年就快要结束了,希望2024年,我们能少些吃人粮食不说人话的“砖家”,多来点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