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作者:会发光的暹罗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丨浮世清欢

编辑丨浮世清欢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在三国后期,蜀汉政权人才凋零,就连五虎上将也尽数归天,等到姜维北伐时,蜀汉的军事人才已经接近枯竭,不得不用老将廖化做先锋。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也是因此,许多人认为诸葛亮当初最不该杀这3员大将,但凡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那么这3员大将分别是谁?其真的有扭转蜀汉败局的能力吗?

刘封

在当时刘备还比较弱小,投靠荆州刘表的时候,就收下了刘封,在那个年代,笼络将心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收义子,古代许多战争年代的诸侯都会收下许多义子,来巩固自己的实力。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也是因此,刘备收了刘封为义子,之后的刘封就跟随刘备一路南征北战。在刘备的军队中,有关羽、张飞、赵云这种神勇的大将,常年跟随这些名将身边,刘封的进步很快,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名震天下的英雄人物。

汉中之战,刘备大败曹操,进封为汉中王,而刘封也是挥师与孟达一起占领了上庸三郡,这也是刘封威望最高的时刻,不过他很快就迎来了人生的滑铁卢,并最终命丧黄泉。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关羽在率兵攻打襄阳和樊城的时候,由于曹魏军队的殊死抵抗,一直未能成功夺取,于是关羽就向刘封和孟达发出请援,但刘封和孟达占领上庸三郡时间太短,怕仓皇出兵军心不稳,便拒绝了关羽的请援。

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东吴孙权选择撕毁与蜀汉的盟约,出兵偷袭关羽,并趁势夺得荆州,一瞬间战局风云变幻,关羽腹背受敌,最终兵败身亡,荆州也被东吴夺得。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一时间,刘封和孟达对推上了风口浪尖,要知道关羽可是刘备最心疼的二弟,两人深知逃脱不了干系,而平常刘封经常欺负孟达,两人一直不合,于是害怕的孟达直接率兵投降了曹魏,这一下刘备可是“折了富人赔了兵”。

不过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对蜀汉还是十分忠心的,孟达曾多次劝他投降曹魏,都被拒绝了,之后在曹魏的帮助下,孟达对上庸三郡发起了进攻,最终刘封兵败,丢了上庸三郡,仓皇逃窜回成都。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刘封欺辱孟达,不援助关羽,刘备对其可谓是极其失望,但刘封的勇猛刘备也知道,内心还是十分欣赏这个义子的,对其只是责备,并没有下定决心要处置他。而这时诸葛亮认为刘封刚烈勇猛,在刘备去世后恐怕没人能降服。

于是诸葛亮给了刘备一个建议“封刚猛,易世之后恐难制御”,这句话并没有指责刘封此次战败的意思,更多的是为蜀汉政权的稳定性所考虑,毕竟刘封乃是义子,并不是亲生的。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而且刘封比刘禅还要大,刘禅是要叫刘封一声兄长的,未来刘禅继位,很有可能压不住刘封,让蜀汉内部出现问题,刘备对此也深思熟虑一番,最终决定借此事除掉刘封,直接命刘封自裁。

刘封在自裁后,刘备哭的非常伤心,可见他对刘封还是非常满意的,但为了江山社稷,最终还是听从诸葛亮的意见,除掉了刘封,因此刘封也算是间接死于诸葛亮之手。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马谡

马谡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出名,乃是“马氏五常”最小的一个,前途无量,而且其还是诸葛亮的学生,深受诸葛亮的器重,在马谡兄长马良战死后,诸葛亮更是将自己与马良的情谊都转到了马良身上。

因此马谡的身份可是极为特殊,诸葛亮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学生也是十分喜欢,已经将其当做接班人一样培养,打算在自己百年之后,将蜀汉的军事大权交予其手,但事实证明,诸葛亮终究是错付了。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刘备一生看人非常准,他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就曾交代过诸葛亮,称马谡是“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不过当时的诸葛亮沉浸在浓浓的悲痛之中,并没有在意刘备的这句话。

在诸葛亮南征的时候,也是采用马谡的意见,选择“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对孟获进行安抚,最终才有了七擒孟获的故事,为蜀汉平定了后方,获得了南方孟获的大力支持。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也是因这条计谋,让诸葛亮都对马谡刮目相看,以至于在后面的北伐中,力排众议让马谡为蜀军前锋,并镇守街亭。街亭地势险要,只要马谡依托有利地形,依靠城中水源,就可以很轻松的抵挡住曹魏大军。

不过马谡还是缺乏实战经验,就如同战国时期的赵括纸上谈兵一样,并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选择将大军驻扎在山上,居高临下抵御魏兵,疏忽了水源的重要性,最终导致街亭失守,北伐前功尽弃。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马谡战败逃回蜀军大营后,自知罪责难逃,也做好了接受处罚的准备,而诸葛亮为了维护军心稳定,树立起军威,最终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亲手处理了自己的学生,马谡也为他的骄狂付出了惨重代价。

可以说,马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若是能再跟在诸葛亮身边学习几年,而不是恃才傲物的话,他极有可能是下一个诸葛亮,如同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最终匡扶汉室,不过历史没有如果。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魏延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其声望和风头在蜀汉政权都是极强的,甚至在后期只有诸葛亮能压他一头,他也是最有希望继承诸葛亮衣钵,执掌蜀汉军事大权的存在,不过最终却是落得个诛灭三族的下场。

在魏延投靠刘备的时候,就很受器重,因为魏延不仅拥有一身好武艺,同时还同诸葛亮一样,谋略之术很强。不过诸葛亮对魏延的印象并不好,在他看来魏延是个不忠不义的人。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为不忠,居其地而献其城是为不义,因此诸葛亮对魏延一直有很强的防备之心。不过刘备因为魏延的忠勇,对其十分器重,甚至还一度让魏延镇守汉中地区,升为镇远将军。

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魏延也是屡立奇功,曾获甲首三千级,而魏延最著名的,莫过于子午谷奇谋了。魏延曾在一次北伐中,向诸葛亮提出一条计谋,便是从子午谷直取长安,完成北定中原的大业。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魏延更是自告奋勇,愿意率领5000精兵直扑长安,不过这条计谋虽说有奇效,但是风险太大,蜀汉本就实力薄弱,经不起魏延这样折腾,诸葛亮作为三军统帅和蜀汉丞相,要考虑国家全局。

在种种考虑之下,诸葛亮认为这条计谋乃是悬计,战败的风险太大,回绝了魏延。历史已经过去,谁也不知道若是当初采用子午谷奇谋的话,究竟能不能夺得胜利,留给了后世一个念想。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时,是让三军撤退回川蜀的,并留有这么一句话: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在诸葛亮病逝后,魏延果然不同意全军撤退,为此和杨仪发生争执,最终被马岱斩杀。

可以说刘封、马谡、魏延这三位蜀汉大将,都是直接或间接死于诸葛亮之手的,这也让后世有了更多的想象,若是当初这三位大将留下一位的话,蜀汉能否一统天下,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在三国后期,曹魏的实力是越来越强大,而蜀汉地处川蜀之地,想要北伐成功异常艰难,就连诸葛亮都没完成这样的大业,别说这三人其中一个,就算是全部加起来也无法挽救蜀汉。

结语

刘封、马谡、魏延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其或是因为政治原因或是因为战败,最终都走向了黄泉。

诸葛亮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留下其中一人,蜀汉便可能一统天下?

虽然三人的能力很强,但曹魏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不是几个人就可以有所改变的,最多也只能为蜀汉多延续几年,在面临曹魏征讨的时候能反抗的激烈一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