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亡了”该怪谁?众人都说怪慈禧,溥仪却说出另一个人的名字

作者:品古观今

前言

“大清亡了,究竟要怪谁?”不是慈禧,末代皇帝溥仪心中有一“人选”。

皇帝,生下来就坐拥千万里江山,拥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手中的权力直接就是顶峰,所以也有着“九五之尊”“天子”这一说。

“清朝亡了”该怪谁?众人都说怪慈禧,溥仪却说出另一个人的名字

但到底是“事在人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传说中权力至上的皇权,也只不过是一群人拥护的“帝王”,没人拥护,管你什么“天子”“人皇”,那都是“封建迷信”,不管怎么美化传奇,只要让手底下这帮人过得不舒服不服,那就“啥也不是”。

就算是在大陆封建君主专制的顶峰大清朝,那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则,而皇帝所处的朝廷之中,那是一个个的小团体组成的,有小团体就注定这宫中的权力之争不会停下。

“清朝亡了”该怪谁?众人都说怪慈禧,溥仪却说出另一个人的名字

自古以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都是历史的验证,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小团体都很聪明,他们知道如果颠覆朝堂当了天子,那么目标太大,而且遗臭万年不说,还可能在位置上活不了几天,就被人宰杀了。

比如奸宦赵高,早就权倾朝野,皇帝在他眼中早就是“工具”,但是赵高却满足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因为这样“风险小,效益还高”,而且赵高就这样将秦国的命脉握在手中,“指鹿为马”你们谁奈我何?不服我就直接把你们杀头,完全不用考虑那些国家大事,只要自己握着大权就能高枕无忧,而骂名还得胡亥以一个“治国无方”的骂名背着!

“清朝亡了”该怪谁?众人都说怪慈禧,溥仪却说出另一个人的名字

而说起“治国无方”的骂名,就不得不说一说大清朝为什么会“亡”这件事了,大清朝辉煌时期多牛啊,那地图是一个极其丰满的秋棠 形状,可是到了慈禧掌权的时期,已经变成了葡萄叶子,后面更是变成了雄鸡。

“清朝亡了”该怪谁?众人都说怪慈禧,溥仪却说出另一个人的名字

所以很多人就会把这个大清亡了的罪名给到,奢靡腐朽,昏庸无能的慈禧老佛爷身上,这是大家普遍认为的,甚至把“闭关锁国”的“历史罪状”也归咎到慈溪头上。

但是这个“闭关锁国”,其实在大清朝最早是由乾隆皇帝提出的,为的是防止被海外那些列强入侵,结果错失了世界发展的进程,导致“落后就要挨打”,被狠狠的打开了大门,开启了中国的苦难史。

“清朝亡了”该怪谁?众人都说怪慈禧,溥仪却说出另一个人的名字

但是乾隆虽然提出了,但是也没有说不可以打破,毕竟乾隆的背后还有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以及我们的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溥仪,追起责任来,每个人都得挨几“板子”。

所以乾隆也算不上最直接“忘了清朝”的 人,而在见证了清末种种分崩离析的末代皇帝溥仪的眼中,有一个直接导致“清朝亡了”的人的名字,不是慈禧老佛爷,而是庆亲王奕劻,为什么是他呢,而他又是谁?

末代皇帝溥仪心中导致大清灭亡的人——庆亲王奕劻

清朝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巅峰时期,随着巅峰时期的来到,还有那些位极人臣的小团体也随之而来,宫中热闹极了,越来越热闹宫中,是外界突飞猛进的工业进程发展。

这导致大清朝其实无论怎么自顾自的发展都比不上外界那些早就开始抱团取暖的西方各国,除非乾隆之后的皇帝有人“手挫原子弹”,当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大清注定要被那些富有野心的西方国家打上一打,吃一堑长一智,打疼了就知道发展了。

“清朝亡了”该怪谁?众人都说怪慈禧,溥仪却说出另一个人的名字

于是到了光绪帝之后,那些看似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开始涌现,一时之间所有人都要来踩一脚“落后”的清王朝,清王朝呢还沉浸在万国来朝,世界第一的美梦之中,不把人家放在眼里,不把人家的侵略放在眼中。

“清朝亡了”该怪谁?众人都说怪慈禧,溥仪却说出另一个人的名字

还在纠结这个光绪之后的帝位该谁来当,如何才能保住手中的大权,这件事情是慈禧太后干的,所以很多人说慈禧鼠目寸光,只在乎眼前利益,不在乎长久发展,包括被一个弹丸之地的岛国打败之后,李鸿章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慈禧授意的。

而一系列的变法也让慈禧太后这个“顽固”派给打击体无完肤,符合对内重拳出击,对外唯唯诺诺的“灭国”规则,大宋就是这样灭亡的。

“清朝亡了”该怪谁?众人都说怪慈禧,溥仪却说出另一个人的名字

最终正值壮年的光绪或许是暴毙,或许是被慈禧“毒”害,让早就被慈禧接到深宫之中的小溥仪登上了皇位,当上了末代皇帝。

而溥仪当上皇帝之后,慈禧也驾鹤西去了,你说溥仪是亡国之君那是有点牵强的,辛亥革命爆发,外国人侵略中国,小溥仪不过6岁,是个什么也干不了的年纪!

而这个大权就留在了慈禧太后授意过的人手中就是——庆亲王奕劻。

慈禧之后的“掌权者”——庆亲王奕劻

庆亲王奕劻,在那个清王朝已经走向末尾的事间段之中,继承了慈禧太后的“传统”,过上了奢靡的生活,特别是荣禄去世之后,手中直接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兵权啊,财政啊都在他手里。

在那个大清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城墙之外还有这中华民国的时候,庆亲王奕劻不想着怎么能够让清王朝强大起来。

“清朝亡了”该怪谁?众人都说怪慈禧,溥仪却说出另一个人的名字

而是整日的自顾自的疯狂敛财,过个大寿那现金金额加上礼物金额总价值高达几百万两白银,而有这几百万两,与其自己私藏,他要是充盈国库,招兵买马,扩建兵力,都不会被溥仪这么看不起。

并且溥仪对其已经是不仅仅看不起了,甚至有着“恨”的意思,溥仪恨这个庆亲王没有及时的采取改变,恨其把大清的最后一点气运全部败光了,因为庆亲王奕劻把清王朝“卖”了。

“清朝亡了”该怪谁?众人都说怪慈禧,溥仪却说出另一个人的名字

没人把自己打疼的时候,大清朝在沉睡,可是有人把自己打疼了大清朝还是没有醒,庆亲王奕劻作为最后慈禧老佛爷之后的掌权者,居然与慈禧太后一样昏庸腐朽,你就说这气不气人!

在溥仪的视角来看这个庆亲王奕劻就是清王朝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来不想给他谥

号的最终出于宗室贵族的劝导所谓“身死为尊”,给封了一个“密”字,也是谥

号中最差的那一个......

这就是溥仪眼中导致大清灭亡的庆亲王奕劻

参考文献:

(清)赵尔巽. 清史稿

奕劻庆密亲王谥号是怎么来的. 共产党员网

吕思勉. 吕著中国通史[M]. 第1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