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忠民:长期主义的“加速器”

王忠民:长期主义的“加速器”

我们今天是来顶礼膜拜“长期主义”的。

王忠民:长期主义的“加速器”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谭丽平

编辑|米娜

图片来源|会议现场

12月9日~10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隆重举行。在首日举办的开幕主旨演讲环节,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作了主题演讲。

从王忠民的演讲中,你将获得以下核心要点:

1.如果前面的企业已经做成了生态级的公司,它要让自己基业长青,让自己的生命可以延续、可持续不断,它应该给它所有后来的新的投资企业、新的创新企业,提供一个“加速器”的平台。

2.今天没有一家企业敢说,我在一个产业链、一个供应链当中完成了所有的部分,如果你要完成所有的部分,对不起,你慢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我们有1厘米宽却有万米深的专业垂直细分。而我为别人的器皿去生产,这个产业链足够长、足够深,才能说,我们今天把长期主义做到了颗粒度无限延小、链接链无限延长。

3.我们今天是来顶礼膜拜“长期主义”,我们只用给出它的社会践行和实践的逻辑时,会有无数新的加速器、无数新的加速容器和加速逻辑场景,它是坚实的、有效的、可持续的。

王忠民:长期主义的“加速器”

以下为王忠民的演讲实录(有删减):

谢谢“致敬长期主义”能够邀请我这个长期投资人,在这儿分享一些我的观点。

如果我们去看社保基金,社保基金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让我们今天工作的人和明天退休以后的资产,在长久期的投资当中得到“时间的玫瑰”,最后让长期的生命、长期的经济和长期的养老金可持续、可联动。所以我今天选择了一个长期主义相对加速的主题,叫“长期主义的加速器”。

如果我们今天在座的企业家,以企业的社会公司制度逻辑做几十年、上百年,会发现我们在这个企业容器的公司制度当中,会给出不同的新制度和新逻辑。我们今天比较点赞的是合伙制,你进来以后就不是奔着经营现金流,而是奔着资本现金流、长期的程序成长。一个公司如果能做到100年以上,你每一块钱的一股,能涨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这是长期主义在合伙制的每一个资本原点当中的社会实践,而合伙制的法律、公司,乃至税收、投资逻辑、资本的组合逻辑,才是最好的加速器的容器。

再把这个思维放到一个全社会的投资和企业经营的角度当中看。我们过去的开发区都叫“孵化器”,今天突然全部用的是一个词叫“加速器”,它怎么加速的呢?是我们出现了另一个企业层面和加速器当中的新逻辑——“CVC”。

如果前面的企业已经做成了生态级的公司,它要让自己基业长青,让自己的生命可以延续、可持续不断,它应该给它所有后来的新的投资企业、新的创新企业提供一个加速器的平台。

你在我这个平台当中,如果去做新的创新开发、新的产业链的延展,甚至我们在手机应用当中,做一个新APP、新边界、新逻辑的时候,他会说你来吧,不用付费我给你全部开源,你没挣钱的时候我一分钱都不收,当你开始在里边挣到钱了我给你分润,分润的时候我分小头、你分大头,你再做得好我就投资你,你再做得更好,成为我的平台当中、产业链当中有效结构的时候,我就全资收购你。用这种投资的CVC逻辑,才是让公司制度和创新制度之间迈向明天、迈向百年持久性的长期主义——用了加速的逻辑去实现、去爆发、去成长。

把此逻辑放到我所在的领域,你会发现原来全是自有投资、国有投资。我今天用另一个资金的组合模态看看我们能够放多大、走多深,母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国有资金、民营资本、社会资本,不同货币状态的资本,如果我在母基金当中,只做LP就可以把所有的社会资本包容在一个有限责任的合伙的多级当中,而我选择一个市场当中最有管理才能的GP去管它,它又投最专业的细分的垂直的基金,基金再去投我们今天所有创业企业的不同阶段,如果投在最早期我就叫天使投资人,如果投在风险期我就叫VC投资人,如果你盈利的部分我们就叫PE投资人,我们还推动IPO,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基金这样一种新模态才是我们用长期主义投资的逻辑架构,实现当下最快速的创新的加速器。

我们再往下走,今天在所有的产业链中,没有一家企业敢说我在一个产业链、一个供应链当中完成了所有的部分,如果你要完成所有的部分,对不起,你慢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我们有1厘米宽却有万米深的专业垂直细分。这个专业垂直细分采用了一个我们今天在新时代产业链当中的“专业化”,而我为别人的器皿去生产,这个产业链足够长、足够深,才能说是,我们今天把长期主义做到了颗粒度无限延小、链接链无限延长。最后每一个点都能得到自己在长期主义当中的分润和成长,而自己的分润成长,却能带动其他产业链当中的有序成长和发展逻辑,这才是我们今天走向长期主义的最专业的细分投资逻辑。

我们做投资人的时候,你不做这样的容器和成长的逻辑,我就不投你,因为你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明天、走向后来、走向永生。

把这个逻辑放在我们今天最有刺激力的一个数据,科研。如果一个公司即使做到了生态级的公司,你说所有的研究都是我做的,对不起,你一定慢了,因为不仅是创新人才,关键是你不知道社会的边际需求当中最刺激性的在哪儿。你只用改变一下我们今天奔向明天的、长期的逻辑,让你所有的投资走天使和VC投资的逻辑,然后分布在今天全社会其他的创新点当中,会发现这些创新点当中即使90%失败、10%成功,但10%成功的部分却捕捉住了未来的基因和成长,且他成长的规模居然可以把90%的失败全部覆盖掉。

社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社会机会成本,用这样一种新容器居然可以做到社会失败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而真正投资人失败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如果失败的机会成本内外都为零的时候,社会的技术和商业的创新一定会实现,而恰好是这种容器给我们提供的。

今天大家一定会注意到一个词,对我们在座的企业家尤为有吸引力,“注册制”,你没上市就可以追求IPO。我们今天每一个省、每一个地方都说我的上市公司有多少,当然在上市公司之前是说独角兽有多少,我们现在要看到,注册制这样一个现代IPO的新制度逻辑,今天我们已经全面实施了。IPO对于我们今天致敬长期主义,恰好是用拉长任何一个公司的节点,初创也好、独角兽也好、盈利也好、没盈利也好,你在自己的产业链当中迭代也好、多次迭代也好,任何变化在长期主义面前任何的冲击变化和微量变量,都可以在IPO这个市场当中。

只要你说的是真的、你干的是真的,干的是让投资人能够看得懂、听得进、愿意投资的东西,你就基于信息披露的逻辑去上市吧,会发现居然我们用二级市场社会制度的容器推动全社会当中最创新,而且明天有可能败在前进的时间的线路,居然可以用新的资本的组合方式去发展。

我今天还想给大家一点刺激大脑皮层的事情。如果你向前奔赴长期主义,前边做的事情用投资人的角度、用股权的角度、用合伙的逻辑出了一些问题,奔向明天有可能羁绊重重,我们有没有一个容器可以让这种东西重新起步、从零起步、从新的边际变量起步?

一个很专业的词汇奔涌而出:SPV(特殊目的公司),你跟过去的法律纠纷、财务纠纷、销售纠纷等一切纠纷当中割断吧,新的一块资本在新的容器里边,法需关系、财务关系,一切关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公司只有一个特殊目的,这个特殊目的是只做一个公司的构架,它可以让你重新起步,跟过去可以断裂。

如果我们今天在注册制的逻辑当中,找一个最新的注册制中上市的姿态的话,特殊目的载体公司居然可以在公司还没有实际的标的资产的时候,就可以上市了,上市融资以后拿这个去收购标的资产,而只占标的资产5%~7%的股权,共同奔向明天和未来。

我们会发现,一个特殊目的的干干净净的公司的壳的状态,不仅可以和过去割断,可以大家为新的特殊目的,有效的把生产要素的各种资源、各种创新组织在其中,还可以用公司制度、基金的投资制度和奔赴明天的上市的融资制度,奔向可持续的明天。

我们今天是来顶礼膜拜“长期主义”,我们只用给出它的社会践行和实践的逻辑时,会有无数新的加速器、无数新的加速容器和加速逻辑场景,它会是坚实的、有效的、可持续的,而且是加速时间裂变的所有微观因子,都会携起手来奔赴明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