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一位九十六岁的中国老太太在纽约逝世,引发无数人的自发悼念。
她是第一届《感动中国》获奖人物,是中国抗击艾滋病第一人。但她却在八十多岁被迫出走海外,靠着每月600元的低保维持生活。
1927年高耀洁生于山东高庄大户人家,祖上13代都是地主,这个从小被缠足的女子,竟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的医学院,成为一名医生。
她行医的时候,总是带着一颗充满体恤怜悯人的心,很快成为受当地人尊敬和信赖的医生。
可命运的折磨,总是在猝不及防之间来临。
一九六六年的风潮来临,地主家庭出身的高耀洁被押去批斗,疯狂失去理智的人一拳一拳的把她打倒,出血被送到医院后,不得不切除四分之三的胃。
太平间成了她的栖身之地,苦难也连累了十三岁的儿子,年幼的孩子也没逃脱监狱之灾,致使儿子对妈妈产生隔阂。
十年的漫长时光,她侥幸熬过来了。
恢复工作之后,五十多岁的高耀洁重新调整身心,立刻投入工作,依然没有辜负作为医生的天职。
在八十年代,还受到了邓公的接见,本可以名利双收,安享晚年,却在一九九六年,一个女病患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高耀洁的人生。
那一天,高耀洁去别的医院会诊,遇到了一位女病人,极度消瘦,高烧不退,皮肤上还出现了暗紫色的斑点。“难道是艾滋病?”这个念头刚闪过,就被别的医生否定。那时,艾滋病对我们而言还很陌生。
但高耀洁凭着医生的敏锐,不放过任何追根溯源的可能,最后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这名农妇确实感染了艾滋病,感染的原因并不是人们常认定的性行为,而是输血导致,也就是说,艾滋病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这个发现,在当时可谓是颠覆一般认知的爆炸性发现,高耀洁顶住重重压力,用她被缠过的小脚,走访艾滋病村,发现所谓的“血浆经济”诱发了大量的村民卖血养家 ,许多农民因此染上艾滋病 ,在歧视和绝望中,无数人直接选择自尽。
令人难忘的一幕,2000年高耀洁进到一个小村庄,”你下来呀!你下来呀!”奶声奶气凄厉的哭声,把人们引到一个破旧茅屋里,女人头悬梁吊在空中,脚底下两岁的女儿抱着妈妈的腿在哭喊。
原来女主感染了艾滋病,发现女儿也被感染,走投无路,走上了绝路。
惨烈的现实,让高耀洁把注意力又倾注到艾滋孤儿身上。她成为第一个提出要关爱艾滋孤儿的人。
她把调查数据通报给媒体,自费出版防艾的科普书籍救助艾滋孤儿。她说,这种状况在全国蔓延,将是民族的灾难。
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血浆经济”带来的恶果,高耀洁得罪很多人,她处处受打压,但她从来不气馁。在墙上写下一副对联,“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2003年,高耀洁入选首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与杨立伟等同台领奖。
当宣布获奖者“高耀洁”时,厚厚的大门缓缓打开,一米六,七十七岁,白发苍苍,高耀洁出现在舞台上,本已是让人震撼的画面,接下来,她步履蹒跚地从台阶上往下走,身体一颤,差点倒下,主持人白岩松向她伸手援助,她先是抬头看看,然后轻轻挥手拒绝了,观众席上顿时爆发出雷鸣电闪般的掌声。
倔强的高耀洁稳稳地走到了舞台中间,这段路,她走的像抗艾的征途一样 。
这样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超乎寻常的意志,驱散着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
高耀洁的善举,也传播到海外,许多人对她翘大拇指。2007年4月20日,国际天文联合组织,将38980号小行星命名为“高耀洁”,以纪念她的大爱。
长空无痕迹,燕子已飞过。
高耀洁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想把自己多年走乡穿村采访到的事实,记录成书。可是,她为此受到了多方的拦阻打压,他们不允许她写下真相,只想让她闭嘴,甚至消失。
2009年,已经八十二岁的高耀洁满身病痛,却不得已在风烛残年之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出走海外。
她说自己不怕死,只想在离世之前将她所知道抗艾真相保全下来,整理成书公布示人,不然死不瞑目。她还说,“我永远不会抹黑我的祖国”。
她早就留下遗嘱,愿将自己的骨灰洒在家乡的黄河里。
至今,国内有多少人知道,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有一位老人一直为自己的心愿执着地付出,她每记录一个字,都是与时间赛跑,她有无数个理由可以放弃,可是她选择了坚持,并且撑到了大家都醒过来的那一刻。
老人走了,但她的正直、仁爱与坚韧将载入史册,老人走了,但她所做的一切,天上有颗以她命名的行星都看得见。
#2023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