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骨痹(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作者:陈医生中医健康科普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等,主要病变为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是由于关节退化,关节软骨破坏所致的慢性骨关节病。本病多见于肥胖妇女,上下楼时疼痛尤甚,可有关节积液,活动时可有弹响及磨擦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沉等一般都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初起多见腰腿、腰脊、膝关节等隐隐作痛,屈伸、俯仰、转侧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

局部关节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喀刺声或摩擦声。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腰弯背驼。

X线摄片检查示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查RF、血沉、ASO等与风湿痹、尪痹、痛风相鉴别。

西医诊断标准

骨关节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由于发病部位、症状、体征的不同,骨关节炎的分类标准分为:手骨关节炎分类标准、膝骨关节炎分类标准、髋骨关节炎分类标准。

骨关节炎功能分级

Ⅰ级:可作各种活动。

Ⅱ级:中度受限,虽有1个或多个关节不适或活动受限,但仍可从事正常活动。

Ⅲ级:明显受限,只能生活自理,但不能从事一般活动。

Ⅳ级:卧床或坐卧,生活不能自理。

辨证施治

本病属中医“痹证﹒骨痹”范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经脉不营,风寒湿邪气乘虚外侵,客于经脉所为,当以补益肝肾,疏风祛湿,活血散寒为治。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痹(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肝肾亏虚型:

主要表现为骨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时轻时重、曲伸不利,或伴关节弹响,腰膝酸软,日久关节变形。或关节冷痛,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小便频数;或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淡胖,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沉弦;或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数。当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为治,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药取独活、桑寄生、怀牛膝、杜仲、党参、当归、白芍、生地、防风、秦艽、川芎、桂枝、细辛、骨碎补、淫羊藿、狗脊各10克,大枣5个,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余药渣加水再煎沸后,放入浴盆中,加水至膝关节以下,待温度适宜时洗按足部,每日1次,每次30分钟(下同)。

肝肾阴虚甚者,可用左归丸加减,药取山茱萸、山药、熟地、牛膝、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烊化兑入)各10克。

肝肾阳虚甚者,可用右归丸加减,药取熟地黄、附子、肉桂、山药、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烊化兑入)、枸杞子、当归、杜仲各10克。

寒湿痹阻型:

主要表现为骨关节炎,肢体、关节酸痛,或关节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寒,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得热痛减,遇寒痛增,活动时疼痛加重。或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或纳食欠佳,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弦缓。当以温经散寒,除湿通络为治,方用乌头汤合桂枝附子汤加减,药取制附子、黄芪、桂枝、白芍、川芎、防风、秦艽、海桐皮、海风藤、独活、怀牛膝各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细辛、甘草各5克。

湿热阻络型:

主要表现为骨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拒按,局部触之灼热。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或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当以清热利湿,活络止痛为治,方用四妙丸加减,药取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知母、忍冬藤、络石藤、豨莶草、独活、透骨草各10克,甘草5克。

痰瘀互结型:

主要表现为骨关节炎,曾有外伤史,或痹痛日久,关节刺痛、掣痛,或疼痛较剧,入夜尤甚,痛有定处。或伴肢体麻木,不可屈伸,反复发作,骨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可见瘀色。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涩。当以化痰祛瘀,活血通络为治,方用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药取桃仁、红花、川芎、秦艽,羌活、独活、没药、当归、五灵脂、怀牛膝、地龙、陈皮、法半夏、茯苓各10克,甘草5克。

气血两虚型:

主要表现为骨关节炎,关节酸沉,隐隐作痛,曲伸不利,肢体麻木、四肢乏力。或伴形体虚弱,面色无华,汗出畏寒,时感心悸,纳呆,尿多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细而缓。当以益气养血,舒筋和络为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取黄芪、党参、白术、陈皮、炙升麻、柴胡、当归、桂枝、白芍、川芎、独活、透骨草、淫羊藿、怀牛膝、巴戟天各10克,大枣5个,细辛、甘草各5克。

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外治法:

中药外敷疗法:将上述中医辨证选用的中药择净,研细备用。使用时取药粉适量,用热水调成稠糊状,均匀地摊于棉纸上,用手腕内侧测试药片温度适宜后,将药片敷于治疗部位,用绷带固定,松紧适宜,每次4~6小时,每日1次。

中药药蜡疗法:将上述中医辨证选用的中药择净,研细备用。先将石蜡加热溶化,放于搪瓷碗内,待60℃~70℃时,加入药粉10克混合均匀,冷却至45℃~48℃左右时压成蜡片,包裹患处,或直接将药蜡分层涂于患处皮肤上,厚约0.5~1厘米,外面包一层蜡布(用五层纱布做成)后,再用毛巾保暖,使其不易散热,每日1次,连续20~30次。

中药药酊疗法:将上述中医辨证选用的中药择净,研细,加白酒适量密封浸泡7日后即成。使用时每次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2~3次,连续1~2月。外搽后配合热敷或电烤,疗效更佳。

中药酊蜡疗法: 取制川乌、制草乌、海桐皮、海风藤各15克,用50℃左右白酒浸泡45天制成中药药酊液,备用。使用时取药液涂搽在双手指、手腕等处,然后利用加热融化的蜡(温度保持在45~55℃左右)敷在患部,30分钟后取蜡,每日1次。

骨痹(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