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纯民间的医改方案设想,以及实施后的效果推演猜测

作者:玫石
纯民间的医改方案设想,以及实施后的效果推演猜测

(长文预警,3700字)

本文纯属虚构、猜测、想象,不喜勿读。

本文是凭空设想一种方案,即最理想状态的医改方案,以此推演看病难看病贵的内在原因,探索医患关系的深层逻辑。本来还有一个内容,即最差劲医改方案的推演,两相对比,但只写完了前一个,就快4千字了,最差劲的方案只好省略。以下是正文。

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充分考虑患者诉求,充分考虑医护人员诉求,本着生命健康无价,医疗资源全民共享的原则,由国家及各级财政统筹负担医院的诸种费用,患者就诊实行全免费。方案细节如下:

1. 医护人员工资,医院勤杂工工资,医院的水电费、设备购买,药品及检验用品等,统由财政买单。

医院门诊楼住院楼,由财政拨款建设。

2. 患者门诊及住院全部免费,无挂号费、无床位费、无注射费、无药品手术费,所有杂费也一律取缔,包括救护车转运病人的费用,包括患者来院的停车费等。

免费政策无地域限制,凡中国居民均可在境内任何医院免费就医。

3. 医护人员肩负救死扶伤的重任,其正常休息权必须得到保障,医院不得强迫医护人员加班。

学科带头人、专家在兼顾科研任务的同时,须抽出一定时间坐诊。

4. 医院不得借故拒绝病人,不得敷衍病人,对每个病人的问诊、观察及医患交流时间不得低于10分钟,对疑难病患的时间可适当延长。对所开药品及针剂的副作用要交代明确,争取做到解除患者疑虑,消解患者担忧。

5. 为保障患者就医权,不遭受冷遇及粗暴言语,设立投诉制度。受到患者一次投诉的医护人员,经查实后扣除当月奖金的20%,被投诉5次且都经核实,奖金归零。受到患者送锦旗及其他表彰的医护,核实情况后,当月奖金增加20%。

年内遭投诉超过30次的医护人员,取消医护资格。

我感觉这个方案就接近理想状态了,对患者而言有两大亮点:一切免费,觉得不满意可以投诉。对医护来说也有两大亮点:待遇有保障,不需要自己挣工资,不需要加班加点,该下班就下班,节假日就休息。

但这个方案实施后效果怎样,请看下面的效果推演。仅是推测想象,为了尽量用较少的篇幅说明问题,医生等人的话都比较多,不该说的也说,不是他们缺心眼,是行文需要。

王老板,一个小超市的老板,勉强算是中产,他与家人争吵后,身体感觉不适,遂来市里最好的医院就诊。

这儿人流如集市,拥挤不堪。候诊室、取药处,各功能科室的门口或窗口都排着长队。好在有问讯台及导医,王老板遂找了一个看起来精干的导医。

导医:其实,你这病不一定要来我们这儿,一般医院就能治。

王:上面有规定,医院不得借故拒绝病人。

导医:好吧。网上挂号没有?

王:没有,对网上那套操作不熟悉,心中急就赶来了。我现场挂号。

导医:挂号在哪儿排队。你挂那个医师?

王:张主任吧,听说他是有名的专家,就找他看病。

导医:张主任的预约已经排到三个月之后了,你愿意等就挂他的号。

王:什么?有这么夸张?为什么会这样?

导医:张主任是学科带头人,有科研任务的,只有星期二、四才来坐半天诊。半天最多看10个病人,有时才看四、五个病人,挂他号的人又多,就只能朝后排了。

王:怎么效率那么低,半天才看四、五个病人?

导医:方案规定要和患者有充分交流,对药品针剂的副作用要交代清楚,要解除患者疑虑。你想想,这相当于对患者进行了一次医药的科普教育了,能在个把钟头内科普一下,还能让患者听明白,心中不生疑虑,这就很不容易了。

王:那也该多少讲求点效率吧?

导医:一切为了患者满意,医生现在不需要追求效率了,因为待遇有财政保障,医生只要让病人满意,别投诉他就行。

王:好吧,那其他专家呢?普通医生的号呢?

导医:专家的预约都多,肯定必须等些日子,至少等个把月。普通医生嘛,等上三、五天就可以。

王:为什么会这样?我过去来过贵院看病,虽然病人也挺多,可没现在多的这么离谱。

导医:我们也纳闷呢。可自从免费后,病人忽然就多了,也不只是我们医院多,听说各个医院的病人都多了。过去可去可不去医院的轻病,基本选择不去,现在基本都选择去。如此这般的,病人就多了。

而方案实施后,医生怕投诉,与患者的交流增多,看病速度就慢了。

你想想,病人增多,看病速度又变慢,自然就人满为患了。

王:那也没有等几个月的道理,连普通医生的号也要等,这还怎么看病?

导医:你不清楚原因,我告诉你。听起来要排队好些日子,实际上没有那么夸张,因为很多号是空号。

王:空号,什么意思?

导医:有人挂了号,嫌等待时间长,转身又去了另外的医院,他的号就成了空号。我们有时一天就遇到几百个空号。因为挂号不收钱,有的病人同时挂十家医院的号,哪家等待时间短就去哪家,另外九家医院就多了一个空号。

所以嘛,你可以每天来候诊室等待,说不定排你前面的多是空号,你就顺利顶上去了。但这个办法不保险,最好还是你也多挂几个医院的号。

王老板很郁闷,很无奈,想了想只好离开大医院,来到自己所在的区医院。

区医院的人也挺多,但没有像大医院那样多得离谱,挂了号等了个把钟头,终于快到自己了,但下班时间到了。医生停诊去吃饭,要看病的话,就必须再等,等到下午上班。

王老板自己也出去吃了点饭,在下午3点多终于坐到了医生对面。

一番问诊及简单的检查后,医生说:“你的病问题不大,我开点药,再开点针,到你们社区医院去打针就可以了。”

王老板说:“可是我想住院,哪怕住两、三天就行。”

医生:我怕你投诉,你真想住我就给你开住院证,但你去住院部也住不上,没床位了。

王:床位这么紧张,为什么?

医生:你病这么轻就想住院,和你一样想法的大有人在,所以床位就紧张了。

王:我情况特殊,我是和家里吵架了,郁闷烦躁,想住院静几天,我若住了院,他们就会着急,你明白的。

医生:我自然明白,想住院的轻病号都有理由。咱们区财政宽裕,给医院拨款大方,病号灶的伙食又好又便宜,门外开店的老阿姨没病也想住院,她家离得远,住了院既不用早晚跑路,一日三餐吃得好还少花钱。

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医生:有,你去“患者之家办公室”,求求他们,看能否给你找一个床位。

王:患者之家?这是个什么机构?

医生:医院现在旱涝保收,就有不少人通过关系进来了。可这些人不懂看病,不会打针,又不愿看大门剪花草,医院就给他们成立了这个办公室,说是怕医生讨好病人,将不该住院的患者收进来住院,导致床位紧缺,就单独划出1/3的床位归“患者之家”管理,给真正需要的危重病人使用。你去找找他们或许有用。

王:真的有用?

医生:这就看你的本事了,嘴甜点,给点烟呀什么的好处,或许有用。

王:唉,算了,你这么一说,我不想求他们了。我去我们社区医院,哪儿也有住院部的。

王老板第二天在自家超市转了一圈,就来到附近的社区医院,这儿医生少,但是不用挂号,坐在走廊的长椅上排队就行。

只不过那些长椅上人都坐满了人,多是七、八十岁的翁媪,他们似乎都认识,一边等待就诊,一边家长里短的胡乱拉呱闲话。

王老板没坐处,就在走廊转悠。看到一老媪进了一个女医生的诊室,一坐下就挽袖子。

女医生给她量了量血压,说:“血压还是有点高,但问题不大,继续吃那些药就是了。”

老媪说:好,好,管它是高是低,反正我每天来量一次血压,也算我的营生,不然闷在家可烦人。来你这儿好啊,都是熟人。你不知道,我那个孙女马上三十了,还不找男朋友,你有没有合适的人给介绍介绍?

女医生:阿姨,我要去上厕所。

老媪:你去你去,我在这儿等你,反正我没事。

十多分钟了,那个老媪还在诊室内唠叨,门外候诊的翁媪也不着急,聚堆随意聊着。

等了一个钟头后,王老板实在忍不住,他不想排队等候了,直接就闯进了女医生的诊室。门外的翁媪也没反应,屋内的老媪忙站了起来,说:“好了好了我出去了,真正看病的来了。”

一番问诊及简单的检查,王老板又要求住院。

女医生笑了,说:“咱们医院小,就十个床位,你愿意等就行,估计得等个好几天。”

王老板脸现诧异:“这么小的医院还床位爆满?谁愿来这儿住院?”

女医生:你没看到外面那一群老人?他们的子女几乎都住的远,平日也很少回来,大家都忙。只有住了院,这些老人才能理直气壮的给子女打电话,要求他们回来看看。

王:可是你们总该有点原则吧?让没病的人占了床位,真正有病的人怎么办?

女医生:七老八十的人,那个身上找不到病?你这点小病也想住院,何况这些老人。再说了,我们怕投诉,只能尽量安排他们住。

王老板郁闷无比,但也不好发脾气,因为他也类似于无病找病想混着住院的。

王老板出了社区医院,给一个关系不错的同学打电话吐槽,说了自己的遭遇。

那个同学哈哈大笑起来,说:“这么点小事你不早说,我有个熟人神通广大,安排你住院没问题。你真想住,想去哪家医院住?”

王老板忙问:“你那熟人是什么路数?”

同学说:“他和好多家医院的患者之家办公室有关系,你不懂呀,现在替人找床位成了一门生意,明码标价,三甲的床位一张8千元,二甲的5千元。只要你舍得掏钱,没有办不成的事。”

王老板的心中一万个草泥马跑过,愣了半天喃喃说道:“这他娘的,比我弄超市赚钱多了!”

那同学说:“你以后有病就找我,挂专家号也不是问题,我这个熟人有个关系网络,能把专家请到家给你看病,每次2万元,怎么样?”

王老板嘴里蹦出两个字:黄牛。

那同学又笑起来:“什么黄牛,说的这么难听,人家这叫沟通医患。好,不说了,以后你看病就找我,价格绝对给你优惠。”

外行人的推测、想象,难免到处都是漏洞,拜托喷时轻喷。

纯民间的医改方案设想,以及实施后的效果推演猜测

枚石近期相关文章:

看病难、看病贵,那就改。问:能改得让老百姓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