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孙颖莎苦练发球技术,和钱天一对练,应对张本美和的挑战

作者:二郎神侃球

#实话实说#

女子总决赛第一轮比赛对孙颖莎来说格外关键,毕竟孙颖莎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张本美和。看到总决赛的抽签分组之后,许多球迷确实担心不已。因为不管是上半区还是下半区都面临着太多的外协高手的挑战,国乒主力选手在抽签分组上都不理想。而且最近风头正盛的张本美和,已经在混合团体世界杯赛的混双击败了孙颖莎,展现出了咄咄逼人的压迫感。

孙颖莎苦练发球技术,和钱天一对练,应对张本美和的挑战

再加上王曼昱在混合团体世界杯赛表现优异,赢得了球迷跟外协选手的认可。早田希娜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王曼昱每个球的变化性都极强,自己确实不是她的对手。早田希娜已经是日乒选手当中综合实力最好的一位,她目前认为王曼昱的实力最强,也让孙颖莎感受到了危机。

所以孙颖莎必须要重新证明自己,张本美和的实力可不弱于早田希娜。现在张本美和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了起来,只不过如何将技术转化为胜率还是个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张本美和就会成为真正的一流高手。张本美和虽然技术先进,但是应变能力一般。

孙颖莎苦练发球技术,和钱天一对练,应对张本美和的挑战

所以目前这个阶段孙颖莎还是有把握击败对手,可是球迷也都清楚未来属于张本美和。有这样一个竞争对手存在,国乒上上下下总是要打起精神来应对。刚到名古屋的孙颖莎迅速投入了训练,看得出来训练非常积极。

从训练发出的视频来看,孙颖莎正在苦练发球技术。从之前一系列的比赛来看,孙颖莎的发球确实容易被对手直接抢攻,这个发球环节的问题已经很突出了。特别是对战发接发技术好的日乒选手,如果在发球轮无法限制对手,就会陷入比赛被动。

孙颖莎苦练发球技术,和钱天一对练,应对张本美和的挑战

张本美和的接发球拧拉技术很先进,孙颖莎必须要在发球轮限制对手,要不然等到自己的接发球轮会更加被动,因此孙颖莎确实不敢掉以轻心。虽然目前孙颖莎的世界排名比张本美和要高很多,但是对这个竞争对手也十分重视。

而且孙颖莎跟钱天一进行对练,很明显钱天一模仿的就是张本美和。因为钱天一衔接速度快,也善于前三板的发球抢攻。而且钱天一的接发球反手拧拉,还是能够媲美张本美和的。孙颖莎这种针对性的训练,就是要在正式比赛当中为击败张本美和做准备。

孙颖莎苦练发球技术,和钱天一对练,应对张本美和的挑战

双方都是互相研究的,张本美和照样会做好赛前的准备,以应对孙颖莎在比赛当中发起的各种战术攻击。其实孙颖莎也会设计一些发球抢攻的战术,上一次跟张本美和交手就是反手发球抢攻为主,一般就是发长球限制张本美和反击,形成反手快撕。

孙颖莎还是应该多设计两套战术,如果只是采取发长球的单一进攻方式,那张本美和会采取正手侧身抢攻的方式进行应对。一旦被对方率先预判到孙颖莎的发球,那么就会变成对方在接发球的优势了。

孙颖莎苦练发球技术,和钱天一对练,应对张本美和的挑战

所以这次孙颖莎训练发一些正手短球,看来要从正手短球去限制张本美和的接发球。其实目前世界乒坛接不好正手短球的女选手大有人在,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发球突破口。不过张本美和的逆旋转发球确实很有威胁性,上次交手孙颖莎就频繁吃发球。

孙颖莎在发球轮去想办法限制对手,对手也在发球轮来限制孙颖莎,所以这场比赛的突破口都是集中在前三板。孙颖莎反手的近台相持能力要强于张本美和,一旦陷入到反手打相持的节奏中去,张本美和肯定会丢分。

孙颖莎苦练发球技术,和钱天一对练,应对张本美和的挑战

但是张本美和还是有一定的相持球能力,她自己也清楚在反手环节存在短板,目前也正在强化这个环节的技术。之前对战早田希娜的比赛不占优势,最近一段时间击败早田希娜,就是反手技术增强的表现。

因此孙颖莎认为张本美和进步速度太快了,张本美和未来会成为国乒最大的劲敌。因为在15岁这个年龄段的乒乓球选手当中,张本美和已经是顶级的存在。虽然孙颖莎跟对手不是一个年龄段的选手,但也不得不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孙颖莎苦练发球技术,和钱天一对练,应对张本美和的挑战

孙颖莎不光会坚持这个奥运会周期,下个奥运会周期她还会坚持打下去。所以就要从现在开始,不断跟张本美和交手。因为就算不交手,张本美和也会跟孙颖莎碰面的,这个选手越来越成为顶级实力的选手。

记得今年新加坡大满贯赛事的时候,日乒还抱怨国际乒联不给张本美和外卡的参赛机会。那时候都认为张本美和才15岁,就算给了她参赛机会,她在这种竞争激烈的赛事也会出现单打一轮游。只是没想到张本美和用一次次的惊艳表现技惊四座,在今年的亚运会就绽放出了实力。

孙颖莎苦练发球技术,和钱天一对练,应对张本美和的挑战

所以现在长崎美柚、木原美悠这些选手,都没有拿到总决赛的单打参赛名额。日乒一直以来就喜欢断代培养,乐意看到张本美和超越这些比自己年龄大的选手。明年的张本美和肯定会进入世界前十的排名,那时候球迷就会看到她频繁跟国乒主力交手了,所以孙颖莎跟她早交手也是一种提前适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