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高降价45%,良品铺子股价应声涨停!

最高降价45%,良品铺子股价应声涨停!

最高降价45%,良品铺子股价应声涨停!

休闲零食赛道还是“卷”到了价格!

昨日,良品铺子(603719.SH)宣布大幅降价,门店在售300余款产品会员价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高达45%。据悉,这是公司创业十七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降价,没有之一。

12月1日,良品铺子的股价跳空高开,涨停10%,公司此举显然是为了“以价换量”,以应对当前休闲零食赛道的内卷,寻求破局之策。

最高降价45%,良品铺子股价应声涨停!

目前公司报收21.32元/股,市值达85.49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良品铺子开始走弱,至今累计跌幅超过70%。当然,隔壁的三只松鼠(300783.SZ)跌幅也差不多,跌的不到一只松鼠了,两家公司可谓难兄难弟。

大幅降价,挽救业绩下滑的“燃眉之急”

良品铺子的降价幅度之大,令人咂舌,很快成为了休闲零食行业的“头版头条”。笔者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降价这么多,公司还能赚钱么,这也太“下血本”了。

休闲零食竞争激烈,显然并非高毛利生意,良品铺子今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28.54%,净利率仅为3.18%,可谓利润微薄。

但公司似乎并不担忧,其表示已经跟上游供应商谈妥,整体挤压供应链内部的利润空间,通过降价带来规模效应的上升,或许会抵消降价的负面影响,帮助公司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话虽如此,良品铺子改革的“阵痛期”应该是难免的。本次降价的推手是公司的新董事长兼总经理杨银芬,其上任刚三天,可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公司祭出“换帅”和“降价”等一连串动作,显然不是巧合,用杨总自己的话来说,公司正面临“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

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良品铺子总营收由78.94亿元增至94.40亿元,而同期归母净利润从3.44亿元降至3.35亿元,和前些年业绩动辄20%至30%的增速相比,业绩放缓明显。

今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实现营收59.99亿元,同比下滑14.33%,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下滑33.43%。单看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仅为199.84万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97.88%。

三年疫情结束,业绩却不增反降,公司的产品似乎卖不动了。公司一直以“高端零食第一股”的形象自居,其客单价也高于同业竞争对手。

有网友发现,1斤装A240型紫衣腰果,良品铺子售价为37.9元,三只松鼠价格仅为21.8元;良品铺子去骨鸭掌110克装价格为20.9元,百草味去骨鸭掌125克价格仅为16.9元。虽然公司表示标价高是由于原料好,但还是被网友质疑“零食刺客”。

当前的宏观背景下,马云曾提到应该重视“淘系”生态,盒马、山姆开打价格战,消费端,“雪糕刺客”、“酸奶土匪”也正在被消费者抛弃,精打细算成为主流。

良品铺子的降价,可以被视为上述剧情的延续。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经济环境下,坚持高端零食定位,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休闲零食处于存量博弈阶段,竞争异常激烈。

电商红利见顶,渠道变革在即

和三只松鼠、百草味等互联网品牌不同,良品铺子的渠道较为平衡,线上线下渠道平分秋色。

数据显示,良品铺子第三季度线上电商业务收入为8.52亿元,同比下滑19.42%,毛利率同比下降3.91个百分点。电商渠道红利见顶,获客成本增长或导致毛利率下降。

线下市场方面,零食量贩化迅速崛起,如“鲶鱼”一般,对传统零食销售渠道的冲击不可小觑。

零食量贩化,其实就是将各种零食集合在一起,通过更加灵活、低廉的售卖方式,以达到提高销量的目的。有券商研报显示,良品铺子、来伊份的客单价分别为56元、61元,零食量贩店的客单价为38元,性价比非常明显,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量贩零食赛道加速开店,全国总店数从2021年的约250家增长至2022年的近8000家,2023年有望达到2.2万至2.5万家,总销售规模有望达到700亿元至800亿元,虽然短期规模不算很大,但发展势头迅猛,也让良品铺子颇为焦虑。

公司主动进行渠道变革,以抓住年轻人的口味。良品铺子曾投资赵一鸣零食,后面选择清仓套现,净赚了6000万元。但公司表示还将继续重点培育量贩零食品牌“零食顽家”,后者是良品铺子拓展量贩零食业务推出的新品牌。

结语——

当前休闲零食行业已经进入非常内卷的周期。良品铺子的降价,是否会诱发新的一轮“价格战”,公司想走“亲民”路线,和其过往战略是否有冲突,后续对业绩有何影响,暂时还不明朗,仍需进一步跟踪。

作者:飞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