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作者:掌中庆阳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记 者 节致敬每一份理想和担当笔耕不辍,步履不停走遍庆阳每一个角落挖掘庆阳的动人故事用镜头捕捉庆阳风采

用笔尖记录庆阳精彩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我们的记者

能想能写,能拍摄、懂直播、可出镜

我们的文字编辑反反复复修改

仔细斟酌每个细节

我们的播音员不仅会主持、播音

也能采访,拍摄

……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一路走来,风雨兼程

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

我们探寻真相的脚步

追赶时光的身影

挥洒汗水的青春

记人,记事,记时代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让我们用一组海报

为自己记录

祝所有依然奔波在新闻路上的

编辑、记者们

节日快乐!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我们的节日 我们的感悟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我这三十年

路岗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春华秋实,岁月渐长。作为一名新闻人,这些年,更多的是在幕后,看着年轻一代从成长到成熟,除了由衷地喜悦,也感慨良多。真没想到,世界变化如此之大;真没想到,新闻变化得更快,这个五彩缤纷的领域,早已成为融媒和智媒的天下。

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每当闲暇之余,静下心来,想一想来时的路,总觉得新闻工作还没干几天,要探索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掐指一算,从县委报道组开始,专职从事新闻工作已经三十年。这三十年,在我的人生履历上,无疑是最美的一笔。在这些栉风沐雨的日子里,磕磕绊绊,一路奔跑,扪心自问,有过懈怠的时候,有过抱怨的话。终究,坚持在路上,一直在书写。每每反思,内心依然会泛起一些愧疚和遗憾:如果时光能倒流,也许我会更勤奋、更吃苦、读更多的书、走更长的路,写出庆阳最出彩的壮美篇章。

终于有了车,自己也能驾车四处奔走。学车之前,我就在内心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小小的目标:走遍庆阳,写遍庆阳。在子午岭里阅尽林海风光,沿马莲河追溯历史的源头,走进环县的十万大山用心感悟,伫立董志塬的硕果累累中浅唱低吟。身处这个无比美好的新时代,生活中有着无尽的新闻富矿,笔下有着挥洒不尽的激情。山一程、水一程,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在远方,等待着你我他。每到年终,总结自己,我时常感到:这一年,没有实现的总是太多,能够留下的总是太少。

我不止一次与人交流理想的写作状态:毛寺村有窑洞,冬天的时候,约三五好友,踏雪归来,在热腾腾的土炕上,盘腿而坐,一个咕嘟嘟冒着热气的土暖锅香气弥漫,一锡壶刚烫好的黄酒,足以让我们开怀畅饮、纵论人生、激扬文字,度过美好的一天。也想独自一人,驾着车,去往子午岭,走走停停,随遇而安,选一户人家,就着昏黄的灯光,听他们说最实在的话,而我,则把最生动的文字呈现给读者。还想在图书馆里,泡一整天,翻遍想读之书,一本书、一壶茶、一缕穿窗而过的阳光,让我在书海里自由自在。

现实中,新闻人哪有这般轻松?抢新闻、挖新闻、捞新闻、拼新闻……追着、跑着、累着、痛着、前进着、快乐着……

也许,这就是新闻的魅力,带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带给新闻人长久的思考。

不为繁华易初心

周菁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记者节,是一个很没有存在感的节日,不像教师节,有家长惦记,也不像医师节,有患者惦记。记者节,怕是有且只有记者自己惦记了。今天的我们,依然行色匆匆于采访途中,依然奋笔疾书于案牍之前。无论是冲在前线,还是身处后方,庆阳这座城的发展、重大项目的进展、民生议题的讨论解决,都在新闻人的笔下、镜头中留下印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当互联网将世界连为一体,当信息传播的速度风驰电掣,当“融媒矩阵”的概念被“融媒强阵”所取代,我们仍然是那群守望时代、执笔仗剑的新闻人,我们的笔下和镜头中也当然还是人间万象、社会百态。

当下,媒体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和新理念不断涌现,从“报”到“端”,从“新闻”到“新闻+”,从传统媒体“各自为营”到全媒体“多元复合”,这繁华盛世,是每位新闻从业者亲身经历的媒体变革。我们感恩伟大时代,感激大众厚爱。我们更应该在新时代背景下,不忘初心,恪守职责,秉持对职业的热爱和对新闻事业的责任感,一如既往,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拍摄城乡巨变,感受时代变迁;奔赴生产一线,与群众共话桑麻。

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一本厚厚的书,而新闻工作的经历,又何尝不像是读了一本厚厚的书。这书中包罗万象,这书中写尽变迁。作为社会发展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相信每位新闻从业者,从事这一行业都源于热爱,持于执着。而热爱,是动力的源泉;热爱,才能有所追求;热爱,才愿意为探索真相而执着一生。

回首往昔,便明白信仰的力量,展望前路,更坚定使命担当。走在真实前沿,站在风口浪尖,与新闻同行,与时代为伍,“初心”更显难能可贵,“热爱”愈加价值连城。当前,庆阳融媒正坚定地朝着“媒无止境”的融合之势奋楫笃行,媒体人更应坚守真理,坚持正义,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初心!

阳光总在风雨后

马小隆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我的老家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记者是我的第四份职业。

2014年大学毕业后,我首先在定边县汽车客运站办公室见习了半年多,接着又到县城投公司办公室做了半年的文秘。随后,我通过了辅警招考,在当地的派出所从事了4年零5个月的辅警工作。2020年,我考入了原陇东报社,现在是市融媒体中心时政新闻部的记者。

以前,我对记者这个行业的认识是模糊的。当了记者后,我才发现,记者这个职业跟我之前从事的公安工作反差很大。新闻工作是个细心活、耐心活,需要有担当、有责任心、有事业心,才能干好这份工作。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正是严重的时候。我只身一人到300公里外的庆阳上班,心里既期待又惶恐。入职后,同事们对我特别好,我真切感受到了庆阳老区人民的热情淳朴。在大家的帮助下,我逐渐克服了不能完全听懂庆阳话的障碍,工作也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三年来,作为一名记者,我亲眼见证了庆阳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2020年,我从老家到庆阳,开车需要走六个多小时。但在短短的一年后,G69甜永高速环县段通车了,我回家的时间缩短了一半。交通方便了,随时可以回去,我对家乡的思念也没那么强烈了,工作起来劲头更足了。

2022年7月15日,庆阳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8县(区)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庆城县翟家河乡,短时间内降雨量超过370毫米,暴雨造成交通、电力、通信中断,部分群众的房屋倒塌、农田被淹。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接到采访指令后,我立即拿起照相机,前往翟家河乡报道抗洪救灾情况。在受灾户韩彦存家中采访的时候,我左脚不慎被隐藏在淤泥中的利器刺穿,血流不止,现场群众对我进行了简单包扎,随后我咬牙坚持到医院接受治疗。

现在,每当我想起救灾现场那随处可见的浓浓人间真情,我就会觉得自己受的这点伤并不算什么,能为全市防汛救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是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也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难忘一课”。

去年,我将家人都接到了庆阳,孩子也顺利上了小学,悬着的心也沉稳落地了。接下来,我将继续坚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始终冲锋在新闻采访第一线,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新闻作品,讲好庆阳故事、传播庆阳声音、展现庆阳形象,为全市经济发展鼓与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记者,让我不断收获着

路世玲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又到一年记者节,这也意味着我又老了一岁。

如果不是因为节日,我大概不会匀出一点时间,专门为自己的从业经历留下星点笔墨。

6年前,原陇东报社给了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及一个平台,让我在新媒体探索中认识了新的世界。当笔尖流淌出来的拙作被印在有淡淡油墨味、文字馨香的报纸上,那时,我便决定靠岸,寻找属于自己的春暖花开。

从此,采访、构思、写稿、编辑,就成了我生活中的“家常便饭”。采访的过程千篇一律,从接到任务到联系采访对象,再到采访和写稿,整个过程让人感觉紧张、惆怅又疲惫。只有在完成稿件并顺利刊登后,我才可以稍微松口气。

2018年,西峰城区有一处门店虚假宣传推销保健品,使很多老年人深陷其中。得到此线索后,我以家属身份,独自深入小店暗访,了解该店的不正当营销行为,采写了记者调查类稿件《老年人缘何陷入保健品“怪圈”不能自拔?》,起到了良好的社会监督作用。之后,我将有限的精力投入民生新闻的采写上,并督促自己努力做到发稿多、发重点稿件多、发独家报道多。

我一直觉得,一个记者能通过自己的笔,解决一些民生急、愁、难、盼问题,就是这份工作的最大意义。

时代要进步,有些变革似乎无法阻挡。根据国家关于县级融媒体改革相关精神,2022年9月,陇东报社、庆阳广播电视台融合成为庆阳市融媒体中心。领导同事上下一心、积极探索,市融媒体中心快速从“相加”走向“相融”,大家埋头干事情,专心做新闻,为讲好庆阳故事努力着。

为了解近期热点,晚上十二点钟我的眼睛还游走在国内媒体公众号和朋友圈;为适应短视频传播,写稿子的间隙,我熟练掌握了视频拍摄制作……要赶上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速度”,我只能学习“西西弗斯推石上山”。

回望这几年,我几乎一直在路上。跑农业产业发展时,我跟着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爬上高山采访产业发展,深入农户采访农民生活;跑脱贫攻坚时,我去过偏远的乡镇,看到了帮扶人员的付出与艰辛,见证过贫困群众脱贫的期盼和喜悦;跑银西高铁时,我坐上首趟列车感受了庆阳速度,看到了庆阳人进入高铁时代的喜悦……在路上采访、写稿,在路上总结、思考,也在路上感悟、成长。

新闻记者是一个不断收获的职业,这种珍贵的收获不分季节,每天都是进行时。作为记者,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的一年四季都是收获的季节。

一路奔跑

惠立波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记当年,书灯夜雨……遇良辰,不忍空相负。”于右任先生这两句词可以阐明我的从业心路。年少时每感生逢盛世,便想着要干有意义的事,才不负年华。记者这个职业正遂我的心愿。

毕业后铆足劲考到电视台工作,渴望奔跑的冲动从此开始涌动,那年我22岁。经过三年锻炼,我终于熬成了《庆阳新闻》栏目的一名记者,第一次扛起摄像机,我激动地睡不着觉。终于能在最青春的年华里奔跑了,这一跑就是二十年。

刚开始是做时政记者,时政新闻采访让我体会到了记者的光荣与辛苦。

做记者第二年,一次报道经历让我印象深刻。当年,环县遭遇严重干旱,半年没有降雨,地下水和地表水趋于枯竭,道路上积土有一尺厚。记得自己拍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土球在大路上滚动,后面带着几百米扬尘,不听声音根本看不出是一辆车。一位老乡刚从土窖吊上一桶冬天积的雪水,一群小鸡就把水桶包围了,一只飞进桶里的小鸡差点被淹死,被捞出的瞬间还在低头汲水。环县虎洞农民张彦财帮邻居打窖,晚上回家时不小心掉下土崖,摔断了肘关节,在家躺了5天就缠着绷带溜到窖边准备开工,大家劝他回去休息,他说“窖打不成,我睡不着呀”。一瞬间,我感觉肩上有千斤重担,随后一周,我几乎没怎么睡觉,在环县最干旱贫瘠的乡村来回奔跑,由于地广人稀、路况不好,只能搭乘老乡摩托车和步行,在大山深沟里,穿梭着来往送水的大罐车,政府和老百姓齐心协力共抗干旱,每天都能拍到许多感人的故事。很快我们的系列报道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得到很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随着宣传声势高涨,每天捐款捐物长途送水的人络绎不绝。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要尽快解决老百姓的吃水问题,一个给全县群众修建雨水集流场和水窖的庞大民生工程快速启动了。

2013年,在去环县樊家川特大暴洪受灾现场的路上,举目一片汪洋,分不清路在哪里,车子在淤泥中摸索行进时差点滑下沟渠,报道中我多次拍到抢险战士嘴上的燎泡、受灾群众发自内心感激的眼神,通过及时对外宣传,各界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受灾群众生活有了保障,灾后重建资金也有了着落。

记者的路上不光有酣畅淋漓的奔跑,有时也会跌倒。十年前一次万人长跑比赛中,正在拍摄新闻画面的我被运动员冲倒踩踏,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一周,与死神擦肩而过。事后回想,老天仁慈,是想留我在人间继续奔跑,就如一场马拉松,在赛道上不管跌倒还是受伤,只要不停下前进的步伐,脚下的土地就会留下我们的印记。

我们将最真挚的祝福和敬意

送给每一位

不断奋斗、乘风破浪的“自己”!

今天,做张海报为自己记录

海报丨孙雅茹

发布丨马瑶审核丨郝芳

新闻广告热线丨0934-8612120;0934-592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