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央视聚焦光谷专精特新企业:小贴膜长成“小巨人”

作者:中国光谷

《“专精特新·制造强国”调研行》

央视财经系列报道

央视聚焦光谷专精特新企业:小贴膜长成“小巨人”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

《“专精特新·制造强国”调研行》

系列报道

将镜头聚焦武汉,挖掘武汉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

特色、亮点和成就

展现中小企业的大能量

生活中,纸币、证件、商品的外包装等,都有一个防伪标识。在光谷,有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凭借全息防伪标识成为国家级的“小巨人”。这一张张绚丽多彩的小贴膜后面,凝聚着企业33年的不断探索。

央视聚焦光谷专精特新企业:小贴膜长成“小巨人”

眼前这些由这家专精特新企业最新研发的全息防伪标识,有些与众不同。这些由激光雕刻而成的图样,立体效果明显,摸上去却平整光滑。随着光照的变化,还会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动画效果。

央视聚焦光谷专精特新企业:小贴膜长成“小巨人”

华工图像设计制版中心制版工程师余汉祥:我们通过控制条纹的方向、深度以及间距的渐变,来实现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我们的机器精度可以达到150纳米。每一个效果可能都会有一个特殊的模型和算法在里面,别人想要仿制我们的东西是非常困难的。

央视聚焦光谷专精特新企业:小贴膜长成“小巨人”

早在1990年,华工便率先将激光全息技术应用于防伪领域,短时间内便打开了身份证、信用卡、护照、钞票等证卡的防伪市场。经过30多年的技术升级,如今的产品不仅具有极强的防伪功能,耐用性也大大提高。

央视聚焦光谷专精特新企业:小贴膜长成“小巨人”

华工图像新产品开发部经理熊丽端:现在我们用500克橡皮头摩擦到2000次,已经是国内的领先水平了,一般普通的可能就要求200次、400次。

央视聚焦光谷专精特新企业:小贴膜长成“小巨人”

如今,华工防伪标的年产能可达到50亿枚,防伪膜的年产能达到5000万平方米。部分产品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70%。为了拓展应用场景,近年来,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消费电子、家电以及汽车的装饰上。

央视聚焦光谷专精特新企业:小贴膜长成“小巨人”

在空调、冰箱等家电领域,类似的模内装饰技术曾一直被国外垄断。企业大胆自主研发,使得激光全息膜的伸缩率,由以前的10%增长到了200%。

2023年,光谷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41家,累计形成1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9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培育格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在全国十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试点园区中排名第四。

来源 | 央视财经

编审 | 龙大虎

审核 | 肖 辉

出品 | 光谷融媒体中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