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作者:科普10克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文丨科普10克

编辑丨科普10克

前言

每年到了感恩节和圣诞节的时候,美国都会消耗掉几百万只火鸡。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在美国如此受欢迎的火鸡,为何在大陆却无人问津呢?甚至连养殖火鸡的人都很少。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在国外受欢迎

17世纪的北美大陆,对于远渡重洋寻求宗教自由的英国殖民者来说,是一片充满艰险和挑战的新的家园。

寒冷和饥饿让他们陷入绝境,面临死亡威胁,正在这危难时刻,印第安人的慷慨援助,用食物和生活用具拯救了这些外来者的性命。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火鸡是北美洲特有的大型野生禽类,个头巨大,一只成年火鸡体重可达11公斤,翅膀完全展开足有1.5米,远超过欧洲常见的鸡只。

更难得的是,它们适应力强,生长迅速,即使在简陋的养殖条件下,也能提供可靠的食物来源,这对于刚抵达荒芜之地的英国殖民者来说,完全就是个巨大的惊喜。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有了火鸡的帮助,英国殖民者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并在一年后的丰收时节,以火鸡为主菜,设宴款待印第安救命恩人,表达感激之情。

时至今日,火鸡已经成为感恩节不可或缺的象征,仅感恩节一天,美国就会消耗约3亿公斤的火鸡肉,相当于每人两公斤,数量惊人。

火鸡肉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甚至超过了牛肉和羊肉,脂肪以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胆固醇含量也较低,可以说,就营养结构而言,火鸡肉是相对健康的肉食选择。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在美国,以火鸡为主料的各类佳肴无处不在,比如经典的烤火鸡,还有火鸡汉堡,火鸡肉酱等创新菜式,它已成为美国独特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每年感恩节来临前,总统赦免仪式也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传统,白宫外围聚集着呼吁拯救“国火”的学童,而被赦免的幸运火鸡则会在动物园里享受退休生活。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可以说,火鸡之所以能在美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既与它在感恩节的历史渊源分不开,也与这种禽类自身的生长和营养特性息息相关。

它与感恩节的结合,成为这个移民国家独特的文化印记。

那么,在美国如此受欢迎的火鸡,在中国为什么会无人问津呢?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火鸡在中国不受欢迎

火鸡是一种起源于美洲的大型鸡类,在欧美许多国家深受喜爱,是感恩节和圣诞节的特色食材,然而在中国,火鸡却鲜为人知,很少出现在餐桌上。

从火鸡的生长周期来看,一只火鸡从出生到可屠宰,整整需要饲养一个年头,而普通的商品肉鸡只需2-3个月就能出栏。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这导致养殖火鸡的饲料消耗量是肉鸡的5-6倍,火鸡的场地面积需求也远超肉鸡,需要6-9倍的空间让火鸡活动,否则它们会互相攻击。

这些都大大增加了火鸡的养殖成本,养一只火鸡的成本大约是养一只肉鸡的5倍。高昂的饲养费用使国内农户望而却步,不愿意投入资金养殖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鸟类。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而且火鸡的个头过于高大,一只成年火鸡体重可达10多公斤,需要大型的专业烤箱来烹饪,而中国家庭的厨房并不会配备这类设备。

即使是餐馆,也没有那么大的烤盘和碗锅来容纳整只火鸡。

曾有中餐厅试图推出火鸡菜肴,但处理这么大只的鸡非常麻烦,需要的人力和设备成本都很高,最终仍选择放弃。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再加上一只火鸡量太大,一个家庭吃上十多天也吃不完,不太现实。

最重要的是火鸡的口感问题,中国人吃鸡肉讲究嫩滑,而火鸡肉质老硬,吃起来又干又柴,大多数中国人试过后都不喜欢这种口感。

曾有中国篮球明星在美国尝试吃火鸡肉,直接放弃,表示真的很难下咽。

相比之下,中国各地的特色鸡种和商品白羽鸡肉质细嫩鲜美,更受国人欢迎。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中国人对鸡肉的选择非常广泛,从农家土鸡到商品白羽鸡,种类繁多,个个口感鲜美,与干柴的火鸡形成了鲜明对比。

无论从养殖成本、体型大小、口感偏好等方面来看,火鸡都与中国的情况不太契合。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养殖费用高、体型过大、口感不佳,这些因素导致火鸡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无缘,虽然肉质营养,但与中国的饮食习惯不搭,因此在中国市场难以推广。

那么,火鸡的饲养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火鸡的饲养环境

火鸡对环境要求较高,适应性较差,这与大陆多数地区的气候环境不太匹配。

火鸡对温度比较敏感,尤其是火鸡幼鸡,刚出壳的小鸡极易受凉,必须提供恒温的养育环境,每只小鸡都需要专门的保暖灯来维持温度。

小鸡出壳后的头一周温度需要控制在36-38摄氏度,第二周34-36摄氏度,以后每周降低2-3摄氏度,直到6周龄左右才逐渐适应室温。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更需要注意防寒保暖,使用地热管道或电热毯来提供充足热量,否则小鸡很容易因低温而死亡。

成鸡后虽可放养采食,但遇到阴雨天或冬季仍需回笼过夜,并用保暖灯、热风机等设备维持鸡舍温度,防止火鸡因失温而生病或暴毙。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因此,火鸡需要更宽阔的活动场地和栖息空间,这对许多小规模农户来说难以承受。

以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简陋鸡舍,面积小、设施简单,根本无法满足火鸡的生长需求。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每只成年火鸡至少需要提供2-4平方英尺的活动场地,否则很容易引发啄食行为,但要改建大型禽舍,对许多农户的资金实力都是不小的挑战。

再加上火鸡性情古怪,易互啄引发死伤,不如普通肉鸡容易管理。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火鸡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到了繁殖季节,公鸡极易出现互相攻击的情况,使用利刃般的喙啄伤或杀死竞争对手。

母火鸡也会在争夺食物或巢位时展现攻击性,这些行为给养殖安全带来隐患,公鸡的死斗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火鸡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喂食人员的换岗、装饰的变动甚至鸡舍墙壁的颜色变化都可能引起火鸡的惊恐。

火鸡养殖在大陆存在气候环境适应性差、成本高昂、管理难度大和市场销路窄等多重困难,这对火鸡养殖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大制约。

除此之外,火鸡的营养价值也不高……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火鸡的营养价值

鸡和火鸡虽然都带有“鸡”字,但实际上它们属于不同的科属,并非近亲,鸡属于雉形目雉科,而火鸡则属于鸡形目吐绶鸡科,与鹌鹑更为接近。

作为禽类食材,鸡和火鸡肉都被视为蛋白质的优质来源,但两者在营养成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就蛋白质而言,鸡肉含量较高,每100克鸡腿肉中含20.2克蛋白质,鸡胸肉含量更高达24.6克,略胜过火鸡肉。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但考虑到脂肪方面,无论是腿部还是胸部,火鸡的脂肪含量都远低于鸡肉,是鸡肉的6-9.5倍之少。

在微量元素方面,火鸡肉的铁含量明显高于鸡肉,尤其是火鸡腿肉,每100克的含量可满足女性一日需要的26%,是鸡肉的3倍还要多。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适当地食用火鸡腿肉,可以帮助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无论是腿部还是胸部,火鸡肉的胆固醇含量也较鸡肉为低,更利于血脂的调节。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但追求口感上的鲜嫩多汁,鸡肉则可能更胜一筹,尤其是鸡腿肉,肥瘦均匀,比较弹嫩,不过也可以选择母火鸡,它比公火鸡体型小,肉质也更细嫩。

另外,在烹调用火鸡肉时,由于其本身较为干瘪,建议用炖煮等方法,可以使其更容易入味,而鸡肉的烹饪方式就相对更加灵活了。

鸡肉和火鸡肉各有优势,不同人群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更加适合的食用方式,得到充足而全面的营养。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结语

如果要让火鸡在中国流行起来,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文化导入和市场培育,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让它的口感适应中国人的舌尖。

在西方抢手的火鸡,为何在中国却无人问津?甚至连养的人都很少?

未来,也许会有农业专家通过杂交改良,培育出适合中国饮食习惯的火鸡新品种,到那时,这种异域食材,也许会因“改头换面”而真正受到中国食客的欢迎。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