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逃避学习、懒散…家长别紧张,这一招轻松激发“自驱力”

孩子逃避学习、懒散…家长别紧张,这一招轻松激发“自驱力”

本文看点:

作为老师又作为家长,我一直坚信任何跟家长说每个星期只上一次课就能解决孩子问题的培训班都是忽悠。

那么我们童行一个周一次,一个月一个主题的线下活动能带给孩子什么呢?

全文共2494字,阅读时间7分钟

孩子们一提上学就头疼,为啥这么没有上进心,爸爸妈妈打骂都解决不了我们童行能解决吗?原来,我们坚信孩子本身就有自驱力,我们了解只有以符合认知科学的教育模式才能够激发起孩子的自驱力。

自驱力不是打出来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我们对孩子有信心,注重保护好他的自驱力,课程有趣能够吸引着孩子继续探索,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嘛。

第二个是思维,学习好的人擅长的不只是某一学科,他们是有一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什么有的人学习这么好呢?成绩优异的同学是不会告诉别人成功的方法的,又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原因。以景芳老师领衔的教育团队将这些抽象的思维抽丝剥茧放到每一个主题里。

说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在我们最近的课堂里就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贯穿整个主题。孩子面对各个学科不也是在解决问题吗?又比如设计者思维就是想要实现一个功能,思考实现这个功能要有哪些结构,又如何能将它们组装在一起?AI等各种各样的伟大发明不都是使用了这样的思维吗?

一个有好奇心创造力,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还愁他学不会知识吗?

一个主题能带给孩子什么呢?在我最近带的森林主题的课程中一个宝贝给了我些许答案。(为了保护宝贝的隐私文章采用化名,我想叫他科科,科学家的科,因为他那股劲以后肯定做研究。)

初识科科

第一次见面我热情的跟小科打招呼,他不认识我直接拒绝跟我聊天,小表情告诉我:你谁啊?

第一次课

那个抱着小房子满屋跑的小孩

分组合作环节,小科跟另一个同学分在了一个组里,物料刚分发下来小科就抱着物料跑了。恰巧那次课教室巨大,小科就在前边跑我就领着另一个同学在后面追,画面超级搞笑。我在后面边追边想,慢慢来…

第一次课接近尾声那个开始拒绝跟我互动的宝贝等了我好久就为了拉我去看他在隐蔽角落发现的奇特植物。

孩子逃避学习、懒散…家长别紧张,这一招轻松激发“自驱力”

第二次课

他竟然愿意与他人合作了

针对第一次课的情况,我们在第二次课专门设置了分组合作的环节。开始小科被飞飞老师和宅宅老师收集的苔藓吸引就想想办法种植苔藓,没有拒绝小组合作。后来遇到了小困难——苔藓种植在池塘很容易被淹没,我顺势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如何拯救苔藓上,小科也愿意合作了,最后大家一起想了个好方法:可以在池塘的一角堆放泥巴露出水面再把苔藓放上去。

这节课,小科给我带了一朵花和一根草。

孩子逃避学习、懒散…家长别紧张,这一招轻松激发“自驱力”

第三次课

激烈冲突后,他学会了与他人协商

这堂课的合作环节科科和同伴出现了多次冲突,开始科科认为水是地下水且有很多高大的树木的根是可以延伸到最下面所以水应该在基岩层。同伴则认为那些小草怎么办,水应该在腐殖质层。

后来科科还没想好应该放在哪里就赶快抢过了昆虫图片,冲突再次升级同伴气愤的抱住了他,明显感觉科科非常的生气、愤怒和委屈,他拼命的朝地上吐水,我很是心疼想要抱抱他,但科科处于情绪的最高点几乎没听到我问他要不要抱抱,他挣脱了我的手拿起矿泉水喝一口往地上吐,仿佛那样才能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知道这个时候他需要一个人去给他安全感,我抱了抱他,告诉他“有80在,80会保护你,你不要害怕”。在我怀里的科科一下子平静下来,他说他只是需要擦鼻涕而已,“宝贝还是要面子的”我边想边松了口气。

我给了他纸也给了他台阶,科科擦擦鼻涕,整个情绪就好下来,重新回到了小组。

我引导他们陈述自己的想法,科科说虫子可能在飞在天上,同伴说虫子可能在叶子上也可能死掉了落在泥土里,我跟他们一起拓展可能动物的尸体会因为雨水的冲刷而到淋溶层,听了彼此的想法大家觉得对方的想法都蛮有道理。

我们又一起思考虫虫数量有限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科科说可以再拍一个照片放上去或者把小虫子撕开,我们还一起发现了另外一些小虫子的图片。

讨论过后科科竟然主动的问同伴可不可以把虫子放在地上?我一愣,虽然刚才情绪那么激烈但在冲突过后科科收拾好心情理解对方的立场并尝试用双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感动极了,这还是抱着物料满屋子跑的科科吗?

这次课,他给了我一包鹌鹑蛋。

我问他:不要行不行?他一如既往的坚决有主见:不行!

下课的时候抱抱我才走。

孩子逃避学习、懒散…家长别紧张,这一招轻松激发“自驱力”

第四次课

焕然一新,完美合作

第四次课科科和队友一起合作制作模型并一起展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比如为了保证行人安全到底是修建过街天桥还是地下通道?为了防止池塘污染要不要在旁边种植植物?中间的马路到底是小区内部路还是小区外的马路等,两个人聚焦于问题解决,相互倾听彼此的想法并想出几个方案优中选优。

这次课,他带给了我一朵花。

孩子逃避学习、懒散…家长别紧张,这一招轻松激发“自驱力”

一个主题能带给孩子什么?

科科是一个目标明确且极其专注的宝贝,有时候思考起来认真的样子都不像个一年级小孩,一个主题后可以非常肯定的是他变得更好了。

一个主题结束了有很多宝贝发生了变化,有的小队员学会了接纳自己的情绪并用更柔软的方式对待他人。有的小队员开始不爱讲话到最后展演的时候却一直说:“我还没说完呢。”就连家长们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变得没有那么焦虑紧张而是更加的松弛。

课堂上老师们会仔细观察每个小队员的反应思考其行为背后的心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在孩子们原有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变得更好。看到孩子们的成长老师们也非常开心,加入童行吧,让我们携手一起同行。

一个主题,可能就会给孩子播下一颗种子。

我们不需要具体教孩子怎么去做,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去思考和学习。

孩子最终的人生是自己的,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习的能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