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龙竹科技30CM涨停背后:“以竹代塑”风口来临

作者:丝路新闻

市场上久未出现30CM涨停板,被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给拿下了。

11月2日,从事竹家居用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的北交所上市公司龙竹科技(831445.BJ)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之下,其股票出现了30%幅度的涨停板。此前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也让一批拥有竹林资源及产品的多家上市公司站在了“以竹代塑”利好的风口之下。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年“以竹代塑”产业或将形成一个新的万亿规模,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多家上市公司缘何加速布局这个小行业了。

多家机构调研后 强势30CM涨停

据披露,11月1日,北交所上市企业龙竹科技于10月31日接待了吴羽(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苏州长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申万宏源4家机构的调研。11月2日,在机构调研消息刺激之下,龙竹科技股票开盘就大涨,并不时出现拉升,午后直接拉升至30%的涨停位置,截至收盘仍保持30CM涨停,每股报价5.07元。

龙竹科技30CM涨停背后:“以竹代塑”风口来临

  资料显示,2023年三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9494.02万元,较上年同比上涨39.20%,环比上涨30.52%;净利润同比上涨66.29%,环比上涨191.87%。龙竹科技表示,从三季度在手订单和财务数据来看,公司今年业绩下滑的趋势已经出现了拐点。此前的上半年报显示,该公司营业收入为1.45亿元,同比下降29.08%。对此,该公司称主要受宏观环境不利影响,全球家居消费市场需求放缓,公司主要客户的订单量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6.57万元,同比下降89.42%。

不过,从三季度开始,该公司的对内、对外业务开始发力,这让公司业绩出现好转趋向,让市场对该公司的业绩充满了期待。

比如,对外该公司积极开拓跨境电商业务。自今年7月在杭州组建电商团队以来,目前已搭建完成的跨境电商平台除亚马逊的美/日/英/德/澳洲站点以外,还有Temu/Shein、以北美区域为主的wayfair、以欧洲区域为主的Manomano以及以东南亚区域为主的shopee、lazada、tiktok平台。三季度跨境电商业务销售额比二季度增长了63.20%,利润增长了285.79%。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持续走强,其将成为提升公司业绩的突破口,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对内,自2023年以来全面实施的“降本增效”策略在三季度成效显著。通过降低采购成本、控制材料耗损率、提高人工效率、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全面管控各类费用支出等成本管理模式,使三季度综合毛利率较前两个季度均提升6个百分点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龙竹科技还对公司“以竹代塑”类新品进展情况进行披露。比如,在竹吸管系列产品方面,龙竹科技表示,竹吸管小批量试产已完成。竹纤维纸吸管产品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已经通过实质性审核,进入告知承诺阶段。目前,竹吸管系列产品尚未正式生产,预计2024年上半年会实现量产。2022年6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成员国立项、公司参与制定的《竹饮用吸管国际标准》,七个阶段性程序中目前已进入到第三阶段。

多家公司布局“以竹代塑”风口

事实上,除了上述北交所股票龙竹科技外,A股市场上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在布局“以竹代塑”产业风口。

丝路新闻梳理发现,目前“以竹代塑”行业的竹家居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裕同科技(002831.SZ)、山鹰国际(600567.SH)、大胜达(603687.SH)、双枪科技(001211.SZ)等。同时,永安林业(000663.SZ)、青山纸业(600103.SH)和宜宾纸业(600793.SH)等公司,也因为拥有当地丰富的竹林资源储备,也成为“以竹代塑”行业中的上游企业。

龙竹科技30CM涨停背后:“以竹代塑”风口来临

竹制品多种多样 图片来源:南方网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下,塑料替代更是大势所趋,而“以竹代塑”的风口也宣告来临。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

今年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提出,“以竹代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当前产业规模偏小、产量较低、成本较高、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为加快“以竹代塑”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该《通知》中提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生态培育、产销对接促进、重点场景替代、特色地区引领、社会宣传引导、国际交流合作等七项重点行动,并提供完善法规标准认证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发挥行业协会组织作用等三项保障措施。而本次行动计划的目标在于,到2025年,国内“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与2022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产品综合附加值提高20%以上,竹材综合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

利好政策之下,其实多家上市公司在这个行业已经抢先做了布局。比如,裕同科技、山鹰国际和大胜达三家公司为纸包装企业,在塑料替代领域布局较早,几年前就已开始生产环保餐具,替代传统塑料餐具。

资料显示,裕同科技在2018年7月公告投建宜宾环保纸塑项目,产线主要生产可降解甘蔗渣、竹浆为原料的纸塑包装环保餐盒和纸托,该项目2022年实现全部达产,当前裕同科技环保纸塑产品已初具规模,稳定贡献营收,2023上半年其环保纸塑产品实现收入4.25亿元。

而山鹰国际在2021年就与厦门吉特利合作建设宜宾祥泰食品纸塑工厂,宜宾工厂是利用当地的竹浆和能源优势,依照严格的食品包装产业要求打造的食品纸塑生产基地,宜宾基地一期已于2022年一季度顺利投产。大胜达于2022年竞得海口市云龙产业园某地块,用以投资建设“纸浆模塑环保餐具智能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可实现双碳目标下“以竹代塑”材料领域的发展。

主营竹制品的双枪科技,在2022年初就提出布局优质竹材的业务战略,计划在三年内收储100万亩竹林,并在浙江、江西等竹资源集中地投资建厂,进行相关产业整合。拟开发的新产品包括竹质吸管制备关键技术研发、竹缠绕复合管加工关键技术研发、竹浆模塑包埋盒制造技术研发、“以竹代塑”新产品性能评价等四个主要方面内容。

种种迹象表明,“以竹代塑”行业风口将加速来临。因此,早先布局的前述龙竹科技就因为有关产品明年量产,而受到多家机构的争相调研。

对于该行业,渤海证券认为,在国家“禁塑令”政策持续深化之下,“以纸代塑”趋势确定,纸包装企业有望持续受益环保包装的发展,目前,国内纸包装行业格局分散,看好头部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银河证券则分析称,受益于环保趋势,纸包装行业有望实现扩张,且市场集中度较低,未来提升空间显著。

业内人士还指出,在利好政策推动下,竹制品产业链确实已经成为一个“风口行业”。据估计,目前大陆现有竹资源约1亿亩,年可开发利用竹资源约1.5亿吨,竹产业年产值已达3200亿元;而在加快“以竹代塑”三年行动计划催化下,未来该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其产业也很可能在未来几年突破万亿规模。(赵锋 周金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