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作者:蓝尊科技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达国家城市中传统制造业衰落,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也正从城市中向外迁移,于是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工业废弃地,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

废弃矿区,特别的城市禁区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由于大陆矿产开发长期处于无序状态,加之加工技术总体比较落后,且矿山企业普遍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因此,矿山开发不仅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还严重影响了以矿产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发展。如何对矿山进行生态恢复,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如果你对废弃矿坑多一份关注,就会发现它们竟然是一个如此庞大的家族。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大陆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大国,据近年来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拥有大小矿山约15万多座,占用土地达数百万公顷。就其和城市的关系来说,单一型的矿业城镇就有200座左右,非单一型的则为数更多。这些城市中,有七八成已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岁月流逝,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矿坑也越来越多。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废弃矿区往往有诸多疑难杂症: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采空区规模庞大;除粉尘、涌水、滑坡、泥石流外,还有土壤板结、重金属污染和水源污染等。这样的“问题生境”不仅不适宜人居,也是耕种和绿化的禁区。但从另一方面说,壮丽矿坑所具有的特别之美,却也令人印象深刻。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蒙古扎赉诺尔露天矿

种种结症之下的矿坑很难像正常土地一样被利用。大大小小的废矿坑犹如青山秀水中的斑秃,城市肌体中的伤疤,让人不禁生出一声叹息。

其实,这种“大地病症”并非只在中国出现。世界各地都存在着大批的矿业城市。在19和20世纪的工业时代,它们占据着很高的经济地位,资源也大量消耗。欧美等国家的工业发展早于中国,类似的困境早已经历。如何抚平这些疤痕和病灶,人们做过多种多样的尝试。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在景观设计中,破损的地貌、倒塌的房屋、污染的土壤会作为景观重塑的平台,成为人类历史片段的见证。在当前“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思想的指导下,对待废弃地以平台基础的形式进行利用是最为直接和可行的。

艰难的重生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其实,如果大家仔细留意就会发现一批“另类”的国家公园。它们没有国家地质公园的奇绝山河华彩大地,也不同于各类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丰富多彩。它们有一个另类的共同名字:“国家矿山公园”——从矿山的废墟中重焕新生。

大陆国家矿山公园的申报与建设工作2004年才启动。相比起来,一些国家早在19世纪便开始了大量的实践,并推出专门法律;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已经出现大规模成熟的矿业遗址公园,跻身世界遗产名录;近十年来更是不断推陈出新。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随着城市的发展,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是成为长久的“疤痕”,还是焕然新生的景观?

废弃矿区的身份转换有多个方向,从湿地公园、植物园,到展览馆、博物馆、赛车场、高尔夫球场、文化创意园区、遗址旅游地……都可能是其新身份。不过,要与周边环境以及城市生活、经济协调共振,才能真正启动重生的引擎。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典型矿山重建类型

除了农林渔业的农业生产改造,现在更多的是改造为公园。改造方式大致可以归为三种:

生态恢复:在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的同时,尽量恢复植被,利用矿区的特殊地形,打造出一些自然景观。如铜锣山国家矿山遗址公园、辰山矿坑花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商业改造:挖掘矿区地质的独特性,最大的转化其商业价值,做成公园景区、游乐场、甚至酒店等产品。如上海佘山深坑酒店、英国伊甸园。

文化转型:向工业文化产品转型成为一些矿区的转型方向。如德国杜伊斯堡公园、德国科特布斯露天矿坑。

国内外矿坑修复经典案例

国内外也已有不少修复和再利用的案例: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这些项目都给后来者带来了很多启发,但随着迈入新世纪,娱乐业态的丰富和技术的先进,也带来了更新的项目。

01 英国“伊甸园”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植物园建园前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在英国的康沃尔郡,有这样一个叫做伊甸园的项目,它是在废弃的矿山上兴建的全球最大的生态温室。这个废墟上重生的奇迹,不仅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一个开展生态教育的天然课堂。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在“千禧基金”的支持下,设计师独辟蹊径,使用了新材料—透光聚合膜,它比玻璃轻很多,蜂巢状的结构既能适应矿坑复杂的地形,也能抵挡大风,外形像巨大的昆虫复眼,从高处鸟瞰极富视觉冲击力)。

这座植物园养育着来自世界各气候带的植物,利用光滑的建筑表面收集雨水,浇灌植物,形成人工降雨和瀑布。室内温度、湿度由感应器控制。游客们穿行在“不同气候带”时还需要增减衣物。

02 加拿大布查德花园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布查德花园是废墟上建起的美丽田园,它是加拿大温哥华维多利亚市的一个私家园林。

一百多年前,那里原是一个水泥厂的石灰石矿坑,在资源枯竭以后被废弃。在资源枯竭以后被废弃。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布查德太太把石矿场纳入家居庭院美化之中,有技巧地将罕见的奇花异木揉合起来。与一般平平整整的花园不同,布查德夫人因地制宜,保持了矿坑的独特地形,加以设计开发。

花园1904年初步建成,之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花园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一个人气超高的矿坑花园。

03 罗马尼亚盐矿主题公园

萨利那·图尔达盐矿(Salina Turda)位于罗马尼亚,地下盐矿从中世纪1075年到1932年都在持续不断出产盐。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1992年被改建成包含有博物馆、运动设施和游乐场的缤纷主题公园,被《商业内幕》评论为世界上“最酷的地下景观”。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盐洞主要分两层,上层大厅里有包括迷你高尔夫球场在内的运动场和剧院等休闲娱乐场所,下层大厅建立在井底的一个小岛上。

小岛所在的盐湖距离地面有100米深,设有摩天轮和码头,可乘坐摩天轮和船只观光。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04 上海佘山世贸深坑酒店

上海佘山国家公园南侧,有一个80多米深、约5个足球场大小的采石坑。这曾是一个历史难题,但现在,目前世界上海拔最低的豪华酒店在这个深坑里横空出世。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改造前后

设计理念:抽山为形,沿着崖壁曲线构筑酒店;画水为瀑,通过在电梯中融入抽象瀑布设计,让山、崖壁、瀑布形成新的自然语境;取境造意,打造开放式的互动空间,营造自然诗意的归属感。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酒店上下共 18 层,其中地平面上 2 层,地平面以下 16 层,还有 2 层是在水下,屋顶则是8000平方的“空中花园“。

除了步行景观栈道外,酒店还设计了世界最低海拔的蹦极、考验耐力的攀岩、飞跃深坑的索道以及深坑秘境的主题乐园等设施。

05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

位于汤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汤山山体南侧,曾是汤山最大的废弃矿坑龙泉采石场。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景观设计通过梳理现场地形和水文,在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碎片基础上形成丰富的体验场所,包括四个不同景观功能的宕口(温泉酒店、攒子瀑、天空走廊、伴山营地),阡陌花涧、矿野拾趣与三叠湖,以及服务配套的餐厅茶室等。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原有山体上的多个采石坑,互相独立并不相通。这个独特的条件允许各个采石坑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定位:最东侧的宕口深而隐蔽被定位成静谧休闲的温泉酒店附属设施;最西侧的开阔宽广,被用于音乐节露营房车等热闹的公共开放场所;中间的两个宕口成为公园游览的体验区。

生态修复 | 矿坑重生,大地疤痕变靓丽风景

矿野拾趣乐园原为采石场堆放废料的地方,原有植被和水文已被完全破坏。在恢复水文生态加固山坡基础上,将攀爬、滑梯、秋千滑索、蹦床等等活动设施组合在一起,形成矿坑特色的游憩场所。

随着产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崛起,未来我们也将看到更多的矿区改造项目,方式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了,但业态却在不断的更新中,如何赋予其生命,并且经济可行才是项目的核心要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