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日作家」古道苍狼 ‖ 小舅子(上)

作者:作家世界
「今日作家」古道苍狼 ‖ 小舅子(上)

小舅子(上)

文/古道苍狼

小舅子是血亲,是直接的血亲,在讲究血脉传承的中华文化中,血亲的辈分是高于姻亲的,所以老话就有“爹亲叔大,娘亲舅大”的说法。

「今日作家」古道苍狼 ‖ 小舅子(上)

妻弟,妻子的弟弟,在北方都统称为小舅子。而妻子的哥哥叫大舅子或大舅哥,而对妻子的姐妹们都称之为大姨子或小姨子,是亲人之间的一种称呼。自从20世纪50~60年代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群体进入婚育年龄,为了使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计划生育上升为一项基本国策,明确规定“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二胎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三胎。”自从有了优生优育后,小舅子这个称呼,在城市几乎“绝迹”,在农村还普遍存在。

我小舅子是老小,他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今年刚刚50出头,属于年富力强阶段,算成功人士,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器具宏,格局大,眼界远”一类人。如今电视报纸,媒体,就连几个酒鬼“对话”都讲格局,布局,步局,不知道如何理解,但我懂得心中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真谛。

小舅子早年就定居上海,三口之家和谐幸福,其乐融融,早已过上了小康日子。其夫人是少数民族,外号叫X大胆,这个外号是我给起的,她胆大是理性的,是属于有知识的敢闯敢干行为,符合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她不但长得漂亮,还具有相当精明的商业头脑,决策快、投资决、出手快,能抓住一丝商机,用我的语言调侃,纯粹是“白手起家,五马倒六羊,硬是把一穷二白变成殷实富足”,她不但精于持家理财,还非常孝心,对老人,从不计较主动出钱出力,这一点真让人佩服;她还特别善于协调家族,亲戚之间的关系,有困难无条件帮助,这样的夫唱妇随,比翼双飞,前方冲锋陷阵,后院保障有力,打胜仗是必然的了!

我是他的二姐夫,也有资格客观评价他,早就想写点小舅子的故事。十一长假他从上海来滨城看望父母,我们又是一场宿醉,酒桌上我说,就想写写你,他还是那样朗朗的笑,不作回应,在敬酒时说:“姐夫,你就写写向阳委288组吧,肯定比《人世间》更有故事”。但我没那个本事,不会写小说,更写不出吸引人的故事来。一阵戏谑的调侃,一阵鼓励式互捧过后,就是一阵疾风暴雨般地干杯!干杯!还是干杯!如今我老了,但小舅子一直喝不过我!这是事实,他也甘拜下风,仅此可以与其炫耀并自我“标榜”的!

总结小舅子近三十年“南下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事业上的跌跌撞撞,看尽了大都市的人情冷暖,遍尝了上海滩的酸甜苦辣。他顺境时不骄傲,不嘚瑟;逆境时,不气绥,不彷徨;有相当的韧劲和自信,无不良嗜好,无论是晋升为总部总监,还是走遍欧洲以及世界其它几十个国家,有尊严,有国格,不崇洋媚外,不迷失灯红酒绿,不沉溺于纸醉金迷。无论客户如何引导,全当玩笑,见客户不卑不亢,谈判有理有节,除工作餐外,就回宾馆,概不见人,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即使自己当老板了,依然保持低调,谦虚,总是微笑示人。

小舅子出生在东北齐市普通市民家庭,在讲究出身的社会,就注定了改变命运,必须靠自己,靠知识,别无他法。

说到齐市,一定会想到丹顶鹤,想到扎龙湿地、还有那个女孩和那首扣人心弦的歌,当然也会想到龙沙公园的望江楼;说到齐齐哈尔就不得不提到最著名的卜奎大街,这是真正的老街,也是齐市的“名街”,不知何因一直没宣扬出去。在史料中,这条街上充满了“文化”气息,充满了太多传奇故事,只是在老人的记忆里,在《市志》记载中,在文化人的文章里。在这条大街的尽头就是龙沙路,有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小舅子就在这所小学中学里完成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

悠悠万事,学习为大的道理,在小舅子骨子里根深蒂固。不知道是基因缘故还是天生学习“材料”,就是学习好,在整个胡同是出名的,不但是家人的自豪,也是邻居教育孩子的“模板”;如今也是家人引以为傲的一段辉煌历史,不曾淡忘,常常被提起。

小舅子家就住在卜奎大街的龙沙路上,在向阳委288组一个窄窄的胡同里的平房区。如今早已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和住宅楼,代表时代特点的街名也被改的土不土洋不洋,一点文化色彩都没有的让人无法记住的名字。那些熟悉的老邻居,老街坊,老朋友都分散到不知何处,仅有几家保持联系,听到的都是谁谁不能动弹了或谁谁又“走”了。

小舅子家两所平房,分前后屋,东西被邻居家高高的砖墙隔开,正好围城一个四合院,十多平方的小院,水泥地面很是干净,院子犄角处有几盆花,好像还养了几只鸡,靠西面墙根下三个仓子装满了煤块;一到冬天,小院堆满生炉子的摆放整齐的“劈柴”,小院显得更加“臃肿”。前屋不到50平方,是刚刚翻修的,由老大一家三口居住;后屋稍微大一点,也不足70平方,分成东西两屋,东屋是岳父母,尚在待嫁的妻子,还有小舅子居住,西屋老二夫妻独有。东西屋中间由一条不到一米宽的走廊隔开,走廊北面,有个不足5平方的共用厨房。小舅子读高中时,晚上就在厨房锅台上,搭几块木板当书桌学习!昏暗的灯光下,不知疲倦的眼睛,在书海里徜徉,一点不影响其求索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小舅子与二个哥哥姐姐,有着不一样的童年,困难时期生存自不必言。

小舅子童年生活在“蜜罐”里,其实也就是能吃饱,有时还可以吃上几块饼干罢了;哥哥姐姐们的童年,因为生活在物质匮乏年代,普通市民生活极度困难,童年也很受苦。由于读书不多,哥哥姐姐都是普通工人。

小舅子从小品学兼优,从不惹事,上学放学“一条线”,除了学习,根本不出小院,很受老师爱戴和同学的尊重。

邻居中有个外号叫“老偏”的孩子,与小舅子是同班同学,是个叛逆不良孩子,走上社会真就成了坏人,受到了制裁,后来听说客死他乡。男女同学几乎被他欺负过,是名副其实的校园霸凌,但“老偏”从不欺负小舅子。小舅子绝对不与他来往,可就怪了,“老偏”就是对小舅子好,告诉小舅子说:“谁要是欺负你,马上告诉我,我去修理他。”但这种事一次没发生,就这样“老偏”有意无意的就成了小舅子的忠实“保护伞”,保护小舅子上学放学路上的平安。

小舅子高中毕业后,考上了龙江一所重点大学,这也是他家祖祖辈辈第一个考出来的全日制大学生!父母和族人,亲戚、朋友都为之高兴,也是胡同里人们争相转告的大喜事。但这不是小舅子的理想大学,也郁闷了好长时间,不可以弃学复读,也只能如此。也就是在这所大学成就了小舅子一生的姻缘,注定了一辈子的幸福,也许是宿命,冥冥之中,也为他后来出乎意料的人生故事,埋下了伏笔,确切说是创造了意想不到的机遇。

小舅子大学毕业后分到市里体制内的一个外贸企业。业务能力,为人处世,知识水平,一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几年下来,不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积累丰富实战经验,而且业绩非凡,就在前景一片大好的时候,决然辞职不干了。

不知是无法适应体制内的管理模式,还是无法受制于领导的专制,抑或于无法溶于人浮于事的环境。就在业务能力高于人,干的风生水起的时候,以壮士断腕的胆量、背水一战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攻城拔寨的“拼劲”,突然辞职,这对于老人乃至家族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

我知道,小舅子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为了完成单位年初国内贸易指标,他单枪赴会,独创江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四川地区收购红小豆。还为了扩大业务量,覆盖面更广,从沙漠到高原,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走过万水千山,行过江河湖海,踏遍江南塞北,走遍大街小巷,他的足迹几乎遍布边远山区和乡村边寨,用青春热血,用书生意气,用一腔热血,用对事业的执着书写最美业绩。他曾用智慧让骗子漏出狐狸尾巴,不得不灰溜溜逃遁,也曾用胆识吓退劫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有惊无险的奇迹,为单位开辟了不曾有或不可能的“战场”。这样的干法当然与“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小环境的安逸格格不入,小舅子如此“崭露头角”,这和还未进行深化改革的东北一些地区和部门,还在混吃等死的国企里的普遍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明显动了别人的“奶酪”,也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痛点和命门,肯定被当成“另类”或“异己”看待。表面看是你优秀,暗地里说不定怎么“鼓捣”你,肯定会遭到排挤,甚至被边缘化,恨不能把你赶尽杀绝。

我知道,小舅子很受领导赏识。在单位没几年,领导就特批一处公寓为其结婚用房,这在当时,在单位都是绝无仅有的特例。房子尽管不大,但在市中心,不但是楼房,还是电梯房,这与住了几十年的平房有了天壤之别,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这事,也让单位年轻人羡慕,更让家族兴奋。我记得,休假时正赶上小舅子装修婚房,就差最后一道工序,为地面刷油漆,虽然帮不上忙,但可以站脚助威,可以欣赏,也可指手画脚“点评”。恰巧碰上了小舅子未婚妻的父亲也在帮忙,老人听说我是当兵的,才从部队回来探亲,热心的老人,爽朗的老人,仗义的老人,说是老人,在北方叫你“老人”,也是一种尊称。一身穿着时髦打扮的老人,一个少数民族的一头卷发的老人,也就五十多岁,一点不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地面很快刷完,老人硬是在公寓附近饭馆,邀请我们哥几个戳了一顿,还喝了很多酒。老人也是军转干部,转业后在铁路系统工作,我们有共同的话题,自然就忘记了辈分之别,你来我往,推杯换盏,从此我们成了熟悉的亲人。后来老人去上海养老,我们也几次在上海见面,每次去,老人都要请我喝上几杯,尽管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但还是要陪我喝点,还依旧是那么开通,爽朗。

在九十年代初期,辞去国企,主动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仍掉冠冕堂皇的“袈裟”,像再别康桥一样,头也不回的潇洒走了,意味着什么?看似潇洒,实则会被看成是“脑袋进水”或精神不好,这是那来的气魄和胆量,是什么动摇了你的“初心”和光宗耀祖的“使命”,是什么致使你鬼迷心窍选择放弃,选择“自残式”的放弃。

此时的小舅子已经娶妻生子,而且与妻子是一个单位的。辞职是夫唱妇随吗?不是,但愿不是。可又在不长时间,又一可怕消息降临,妻子也不动声色地辞职了。这不是惊天霹雳,这是雪上加霜,这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如词举动,估计双方老人也一定跟着上火,但老人还是很开明,没有责怪,没有埋怨,支持子女的选择。

突然间三口之家没有了生活来源,单位分的房子也必须倒出来,吃住就成了大问题,家族犹如晴天霹雳,一片阴霾。

一切困难都不可怕,都是暂时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小舅子夫妻信心满满,一切按照自己的设想前进。

曙光也一定在奋斗中重新点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尽快通知编辑删除。

「今日作家」古道苍狼 ‖ 小舅子(上)

作者简介:

王彬,网名古道苍狼。曾服役于大连陆军某部,退役后从事管理工作。散文、诗歌、随笔见于《当代小说》、报刊,新媒体等。本人喜好访古寻幽,赏景怡情,读书练笔,恣意涂抹,拙文妍思,只为其乐。

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zuoji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