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6780块石料,30万人耗时11个月纯手工打造的渡槽,是人类的奇迹

作者:洛宸知远

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

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河北邯郸有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险峰渡槽。这座建筑见证了30万工人的汗水和智慧,他们耗时11个月,纯手工打造了这座使用26780块石料的伟大工程。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它依然屹立不倒,而且滴水不漏。

一次,一位美国人到访中国,在参观了险峰渡槽后,他给出了一句评价,他的这句话立刻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哈哈大笑。

26780块石料,30万人耗时11个月纯手工打造的渡槽,是人类的奇迹

一项伟大的工程险——峰渡槽

河北险峰渡槽的故事,与跃峰渠有着密切的关系。跃峰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邯郸地区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而实施的一项伟大工程。它从邯郸市西南部的磁山水库引水,经过一百多公里的山区,最终注入邯郸市东北部的滏阳河。

跃峰渠的建设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除了为邯郸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

在生态环境方面,跃峰渠的建成使得邯郸地区的植被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保护。由于水资源得到了保障,许多农田和林地得以重新焕发生机。同时,随着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和鸟类也得到了很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这些都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气候条件方面,跃峰渠的建成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由于邯郸地区的气候干燥,水资源短缺,因此经常出现干旱和热浪等极端天气。但是,随着跃峰渠的建成,这些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明显减少。同时,由于水资源得到了保障,当地的气温也相对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极端。这些都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起到了积极的改善作用。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跃峰渠的建设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水资源得到了保障,当地的农业、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农田的灌溉得到了保障,农作物产量大幅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工业用水也得到了保障,工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都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6780块石料,30万人耗时11个月纯手工打造的渡槽,是人类的奇迹

跃峰渠为什么称为“跃峰”

跃峰渠被称为“跃峰”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沿途要跨越多座山峰,其中最高的一座是海拔800多米的大石山。这些山峰的跨度之大,地形之复杂,给跃峰渠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而河北险峰渡槽所在的地方,正是跃峰渠沿途中最具代表性的山峰之一。这座山峰不仅因为其陡峭的地形和复杂的地质条件来了巨大的困难,更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备受关注。

在这条壮观的渠道上,有一段路程尤为艰巨,那便是位于磁县白土镇张二庄村东南的险峰渡槽。这是一片200多米宽、30多米高的断崖绝壁,形势险峻,让人望而生畏。如何让水渠跨越这样险峻的地形,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当时的工程师们面对这个难题,感到压力巨大。他们深知,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修建一座空中水渠,将水流引到断崖的另一侧。这个决定无疑是创新且大胆的,因为这不仅需要高超的工程技术,还需要对自然环境的深入理解和对生态的细致关怀。

这个地方因此被工程师们称为“跃峰渠工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这句话充满了挑战和决心,也体现了工程师们对这项伟大工程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

在两座巍峨的山峰之间架起一座渡槽,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当时的工程师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挑战,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面对着陡峭的地形、恶劣的天气和艰难的施工条件,感到束手无策。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工程师们曾经考虑过多种方案,比如用钢筋混凝土、用钢管、用索道等等。然而,这些方案都因为成本过高、技术难度大、施工条件恶劣而放弃了。他们陷入了困境,似乎无路可走。

最终,工程师们决定采用一种最原始、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用石头砌成拱形的桥墩,然后用石板铺成桥面,形成一座石拱桥式的渡槽。这个方案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却充满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26780块石料,30万人耗时11个月纯手工打造的渡槽,是人类的奇迹

一个富有创意的方案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工程师们想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方案:他们计划建造一座高达26米的人工土山,然后在这个土山上用26780块精心挑选和打磨的料石砌成一座单孔跨度106米、高32.3米、全长210米的石拱桥。这样就可以将水渠从桥下穿过,达到引水的目的。

这个方案虽然听起来有些奇特,但却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确计算的。首先,人工土山可以解决地形问题,让水渠从山体上通过。其次,石拱桥的跨度和高度可以满足水渠通行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保证桥体的坚固性和稳定性。

首先,选取合适的石材便需在附近的山脉进行采掘。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机械,运输全靠人力和畜力。每块石材都要经过数十次的切割、打磨、测试,才能达到合格标准。

每天,成千上万的工人在山上忙碌着,将一块块石材从山巅运到山脚,再从山脚运到施工现场。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天气和地形,还必须面对滚石和坍塌等危险。

据统计,仅仅为了寻找合适的石材,就消耗了两万多块石材,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的容量。

接下来,要在两座山峰之间架起桥墩,便需在悬崖峡谷中搭建脚手架。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安全设备,只能依靠竹竿和绳索进行搭建。

每根竹竿都要经过数十次的检查和加固,以确保其稳固性。每条绳索都要经过数百次的打结和拉紧,以确保其牢固性。

每天,数百名工人在脚手架上努力工作,将一块块石材从下方运到上方,再从上方运到对面。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高空和深渊的恐惧,还必须面对可能发生的断裂和坠落等危险。

据统计,仅仅为了架起桥墩,就有十几名工人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最后,为了在两个桥墩上铺设桥面,需要在空中进行拼接和焊接。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测量和计算设备,只能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作业。每块石板都要经过数次的调整和修正,以确保其平整性。

每个拼接点都要经过数次的检查和加固,以确保其密封性。每天,数十名工人在空中进行精密操作,将一块块石板从一边运到另一边,再从另一边运到中间。

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风吹和雨打的困扰,还必须面对可能发生的裂缝和漏水等危险。据统计,仅仅为了铺设桥面,就消耗了一万多块石板,相当于一个中型足球场的面积。

经过长达十一个月的辛勤努力,河北险峰渡槽终于完工了。这座伟大的建筑全长213米,宽4.5米,高18米,跨度达到了165米,打破了亚洲最大的单跨石拱桥的纪录。在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数万名民工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短短11个月内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

这座空中水渠不仅是一座工程上的奇迹,更是人类文化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当时建设者的勇气和牺牲,同时展示他们的智慧和艺术感。

当一群美国游客在2018年看到这座空中水渠时,他们惊叹道:“难以置信!这是中国独有的奇迹,如果让美国来建造,可能需要5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河北险峰渡槽不仅仅是一座空中水渠,更是一座凌空架设的桥梁。它不仅连接了两座山峰,更连接了两个时代的人。它承载了源源不断的水流,同时也承载了人们深厚的情感。

如今,中国在建筑技术方面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尤其是桥梁建造技术更是让世界惊叹。然而,这座空中水渠仍然是人类的一个奇迹,它的存在和价值不容忽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