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这个数据可信吗?

“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这个数据可信吗?

最近几天,“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这个数据在网上引起热议,也有人质疑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其实,早在2020年5月下旬,这个数据就曾在网上引起热议,当时有多家媒体发表过文章讨论过这个数据,下图是2020年5月30日《北京日报》文章截图:

“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这个数据可信吗?

2020年5月30日《北京日报》截图

2020年6月15日,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针对最近社会热议的“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回应称,根据2019年相关数据,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共40%家庭户对应的人口为6.1亿人,年人均收入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

“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这个数据可信吗?

2020年6月15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截图

我查了《中国统计年鉴2020》,表6-2《全国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显示:2019年20%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80.4元(相当于平均每月615元),20%中间偏下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77元(相当于平均每月1315元)。

“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这个数据可信吗?

《中国统计年鉴2020》表6-2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人口约14亿,20%的人口对应2.8亿人口,40%的人口对应5.6亿人口。不知付凌晖为何说“40%家庭户对应的人口为6.1亿人”?按照14亿人口来算,6.1亿人口对应43.57%的中国人口。我估计是这样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表6-2的20%是指家庭户,而不是指人口,而每个家庭的人数不一定相同。

2019年20%低收入组家庭和20%中间偏下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7380.4+15777)/2=11578.7元,相当于平均每月965元。所以,“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这个数字与上表数据相差不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解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数后得到的平均数。居民可支配收入,顾名思义,就是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这是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可支配收入概念制定的,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对象,既包括就业人口,也包括退休老人以及婴幼儿、学生等非就业人口。因此,就业人口的平均工资与整个家庭的人均收入是不同的。

上表数据是2019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而《中国统计年鉴2022》表6-2有2021年的全国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详见下表:

“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这个数据可信吗?

《中国统计年鉴2022》表6-2

根据上表数据,2021年20%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32.8元(相当于平均每月694.4元),20%中间偏下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445.5元(相当于平均每月1537元)。

2021年20%低收入组家庭和20%中间偏下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8332.8+18445.5)/2=13389元,相当于平均每月1116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人口为14.126亿,20%的人口对应2.825亿人口,40%的人口对应5.65亿人口。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2021年20%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十倍左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