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神舟十七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作者:健康科普朱医生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今年10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在天宫空间站工作生活6个月,进行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这次任务不仅是中国航天史上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神舟十七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与此同时,国际空间站却面临着退役的压力。国际空间站是一个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和欧洲航天局等多国合作建造和运营的在轨科研设施。自1998年开始组装以来,国际空间站已经运行了23年,超过了其设计寿命。由于老化、故障、成本等因素,国际空间站计划在2031年退役并离轨。

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是否将取代美国成为太空探索的领导者?国际空间站是否还有延续的可能?

神舟十七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一、中国太空站:雄心勃勃

据悉,天宫空间站将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欢迎国际合作伙伴参与其中。中国还计划在2024年发射一个空间望远镜,与天宫空间站对接,形成一个“太空之眼”。

中国太空站的建造目标是为了满足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需求,同时也为了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中国太空站将开展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新的知识和技术。

神舟十七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中国太空站的建造也显示了中国对太空探索的雄心和信心。中国不仅在近地轨道上有所作为,还在深空探测上有所突破。近年来,中国成功实施了嫦娥三号、四号、五号等月球探测任务,以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未来,中国还计划开展小行星和木星等更远的探测任务。

二、国际空间站:风光不再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最复杂、最昂贵的太空项目之一。它是由多个模块组合而成的,在轨高度约为400公里,轨道周期约为90分钟,总质量约为420吨,可容纳6名常驻航天员和多名短期访问航天员。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在轨科研设施,主要用于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各种实验和观测。

神舟十七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历经了多年的努力和挑战。最初,美国在1984年提出了建造永久性轨道空间站的计划,但由于成本过高、技术困难和政治变化等原因,该计划一直没有实现。后来,在苏联解体后,美国与俄罗斯达成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建造国际空间站,并邀请其他国家加入该项目。

1998年11月20日,美国发射了第一个模块“曙光”号功能货舱,并与俄罗斯发射的“和平”号核心舱对接成功,标志着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开始。2000年11月2日,第一批常驻航天员抵达国际空间站,并开始了长期居住和工作。

神舟十七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2011年7月21日,美国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完成了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并将最后一个模块“里奥纳多”号永久性多功能模块运送到国际空间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的组装结束。

国际空间站的运营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贡献。在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们进行了涉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等领域的数千项实验,为人类认识太空和地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

神舟十七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国际空间站还为国际合作和和平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航天员们共同生活和工作,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和友谊。国际空间站还为公众教育和参与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们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与航天员们交流,感受太空的魅力和挑战。

然而,国际空间站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首先,国际空间站的运营成本非常高昂,每年需要数十亿美元的预算。由于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只能依靠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或私营公司的太空舱来运送航天员和物资到国际空间站,这也增加了运营的难度和风险。

神舟十七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其次,国际空间站的技术老化和故障频发,给航天员的安全带来了威胁。近年来,国际空间站出现了多次漏气、电力中断、计算机故障等问题,虽然都得到了及时的修复,但也暴露了国际空间站的脆弱性。

第三,国际空间站的政治分歧和竞争压力也在增加。美俄之间的关系恶化,导致两国在太空合作上的信任和协调减少。中国、印度等新兴太空大国的崛起,也对美国在太空领域的领导地位构成了挑战。

神舟十七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三、天宫与国际:合作还是竞争?

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中国太空站建造进入冲刺阶段。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摆在面前。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太空探索的领导者?这是否意味着天宫与国际将成为对立而不是合作的关系?

这些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一方面,中国太空站确实展示了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实力和雄心,也给美国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中国太空站有可能成为未来太空探索的新中心,吸引更多的国家和组织参与其中。

神舟十七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美国可能会感到不安或威胁,加强自己在太空领域的投入和布局,以维护自己的优势和利益。这样一来,天宫与国际之间就可能出现竞争甚至冲突的情况。

另一方面,中国太空站也表达了中国对太空合作和共享的愿望和开放性。中国多次表示,天宫空间站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平台,欢迎各方参与其中。中国已经与联合国、欧洲航天局等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建立了太空合作的关系,为天宫空间站提供了多项科研项目和航天员培训。

神舟十七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中国也表示,愿意与美国在太空领域进行合作,但需要美国取消对中国的限制和歧视。如果美国能够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政策,与中国建立互信和对话,那么天宫与国际之间就有可能实现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关系。

结语

太空探索是人类永恒的梦想和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仅要面对太空的挑战和未知,还要面对自己的选择和责任。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国际空间站退役却成问题,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这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机遇。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天宫与国际能够实现合作而不是竞争,共同为人类的福祉和进步做出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