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品蟹好时节来了!这些谣言千万别信!关于大闸蟹,你需要了解→

作者:上观新闻

此时正是蟹肥膏黄的好时节,金灿灿的蟹黄、饱满的蟹肉让人一看就很有食欲。

品蟹好时节来了!这些谣言千万别信!关于大闸蟹,你需要了解→

对老餮们来说,今年可有口福了——据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产区数据,今年阳澄湖大闸蟹产量提升17%,可达1.1万吨,近3年来产量最大;蟹的品质也优于去年,最大的雄蟹可达5两以上、最大的雌蟹在4两半左右。大闸蟹的价格则降了,以主要线上平台直营店铺为例,同等规格的阳澄湖大闸蟹价格比去年降低10%左右。

品蟹好时节来了!这些谣言千万别信!关于大闸蟹,你需要了解→

不过,随着吃蟹时节的到来,关于它的各种传言、顾虑也不少:“螃蟹不能和橙子或柿子一起吃”“不法商贩往大闸蟹里注膏……”那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曾经,一篇名为《美国卫生局叫停华人吃蟹黄,因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广为流传。其实纽约市卫生局的消费建议并非针对螃蟹或蟹黄,而是由于纽约当地工业污染严重,建议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并不适用。

品蟹好时节来了!这些谣言千万别信!关于大闸蟹,你需要了解→

一个疑似向青蟹体内注射不明液体的视频在网络热传,网民纷纷猜测注射物为胡萝卜素、蟹黄膏和尿素精等,引发公众广泛讨论。

品蟹好时节来了!这些谣言千万别信!关于大闸蟹,你需要了解→

△图为网络谣言视频截图

四川农业大学水产系教授杜宗君表示,一般来说,螃蟹是以鲜活的方式进行销售,往螃蟹体内注入液体后,环境渗透压会产生剧变,会导致螃蟹的迅速死亡。渔民、商贩不可能为了增加一点点的重量就把活蟹变死蟹,做赔本生意。而视频中用针筒向螃蟹注入橙色液体极有可能是南方的一种烹饪方式,在上蒸笼前向螃蟹注入料酒和佐料,会更入味。

此外,螃蟹的黄和膏都是在体内牢固生长的,注射膏状物和蟹黄会明显分离,一眼就能分辨出来,难以达到模拟蟹膏蟹黄的效果。

品蟹好时节来了!这些谣言千万别信!关于大闸蟹,你需要了解→

朋友圈流传一则煮熟的河蟹疑似有胶状物的视频,让爱吃河蟹的朋友倒尽胃口。水产专家辟谣,公蟹中乳白色、半透明并且黏黏的物质其实是蟹膏,并非注胶。

品蟹好时节来了!这些谣言千万别信!关于大闸蟹,你需要了解→

大闸蟹也成为“食物相克”的主角。有人说,大闸蟹不能与柿子等同食,容易中毒。说“中毒”言过其实,主要是螃蟹属于高蛋白食物,与这类食物同食,容易引发肠胃不适,但不是“中毒”。

人体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会对消化道里的蛋白酶产生巨大需求,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出现不适症状。对那些蛋白质食物吃得少的群体而言,多吃了螃蟹很容易肠胃不适。

至于柿子,由于其富含鞣酸,与蛋白质搭配,会影响肠道吸收,阻碍肠胃运动,从而造成消化不良。与柿子相类似、含有鞣酸的水果,还包括石榴、山楂等。

想避免吃螃蟹后产生不适,还要注意不与茶水、梨同食。茶叶富含单宁酸,与螃蟹里的蛋白质结合,容易凝结,影响肠道吸收,使肠道蠕动变慢,引发便秘。梨性寒,与大闸蟹同食,等于“寒上加寒”,容易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情况是吃了大闸蟹后可能中毒——吃死蟹或濒死的“撑脚蟹”。螃蟹将死或死后,体内组氧酸会分解产生组胺。组胺是有毒物质,死亡时间越长,蟹体积累的组胺越多、毒素越高,而且不会被高温破坏。食用这类螃蟹后,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自古以来,就有“螃蟹性寒”的说法。这点没错,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螃蟹。

不过,由于“螃蟹性寒”,也出现了很多谣言。最典型的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能吃螃蟹”。谣言说,孕妇吃了螃蟹会流产,产妇吃了螃蟹会影响母乳质量,孩子嘴里吐泡泡、横着走。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段涛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都可以吃螃蟹,只是不建议多吃。至于“吃螃蟹吐泡泡”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段涛说,如果真如谣言所称,岂不是孕期吃蘑菇,孩子生出来就长得像蘑菇;吃榴莲,孩子生出来就像榴莲?“拜托谣言制造和传播者别用脚后跟思考得出奇葩的结论。”

那么,到底吃多少螃蟹属于“不要多吃”?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南推荐成人每天摄入水产品40克至75克(以可食部分计),而一只3两大闸蟹的可食用部分约60克。也就是说,每人每天食用一只4两左右的大闸蟹不算多。

但要注意的是,大闸蟹的蟹心、蟹胃、蟹腮、蟹肠不可食用,一定要剔除干净。其中,六角形片状的蟹心属于大寒之物;“骨质三角包”蟹胃内含有毒素和蟹的排泄物;蟹腹部两排白色软绵绵物质是蟹腮,作为螃蟹的呼吸器官,里面容易有寄生虫;蟹胃到蟹脐的一条黑线是蟹肠,内含螃蟹的排泄物。

品蟹好时节来了!这些谣言千万别信!关于大闸蟹,你需要了解→

“雌蟹好吃还是雄蟹好吃”也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话题。老话说“九雌十雄”,那么如今是10月,是不是应该吃雄蟹呢?

“这是不对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宝和蟹宴”传人王浩解释,老话里的“九雌十雄”是指农历9月和农历10月,对应的差不多是公历的10月和11月。所以,眼下雌蟹更饱满些。不过,“十雄”不是说10月的雌蟹就不好吃了,而是说雄蟹到了农历10月更加肥壮,且在农历10月,雌蟹仍是最佳品尝期。通常,江南地区的大闸蟹可以供应至当年11月底12月初。

品蟹好时节来了!这些谣言千万别信!关于大闸蟹,你需要了解→

不过,要当心部分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混淆雌蟹与雄蟹。有些商家打出了“全部母蟹”的旗号,但有消费者评价反馈,收到的螃蟹似乎不是雌蟹,而是雄蟹。在社交平台,也有消费者询问,如何区分雌蟹与雄蟹,解答五花八门。其实,区分大闸蟹雄雌最简单的方式是看肚脐——肚脐带有尖角且能翻开的是雄蟹,而平整无尖角的是雌蟹。

品蟹好时节来了!这些谣言千万别信!关于大闸蟹,你需要了解→

雄蟹↑

品蟹好时节来了!这些谣言千万别信!关于大闸蟹,你需要了解→

雌蟹↑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

螃蟹虽然营养美味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这四类人要少吃

①螃蟹性凉且属于高蛋白食物,较难消化,因此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胆囊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不好的人不适宜食用。

②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胆固醇,因而对于三高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其实都不适合,会加重病情。

③肝炎患者:如果还进食难以消化吸收的高蛋白螃蟹,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或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④感冒发烧的病人:感冒发烧的时候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螃蟹是高蛋白食物,食用后不易消化吸收,易使病症加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