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作者:老大爷聊娱乐

“曾经多么不可一世,如今摔的就有多惨。”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如今提起导演圈的知名人士,冯小刚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但到了如今,冯小刚也不知是年纪大还是什么原因,他的电影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好了,无论名声还是票房,都已经大不如前。

尤其是之前跨界拍的电视剧《南辕北辙》,更在网络上受到了莫大的嘲讽。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私人生活方面,冯小刚也多遭诟病。

去年十月份,网上曝出冯小刚与徐帆一家人出国,并购买豪宅的消息,接着就是关于他们要移居海外的传言。

很快,网友们开始怒斥冯小刚:在国内赚到了足够的钱,就出国消费。

从鼎鼎大名的导演,到人人谴责的过气导演,冯小刚到底经历了什么。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1958年,冯小刚出生。

冯小刚从小生长的地方,就是一条寻常的小胡同。

在那个年代,胡同里的房子又小又破,没有任何现代设备,居住环境十分差劲。

冯小刚的父母省吃俭用,才勉强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

这也让他在成长过程中认识到家庭比较贫穷,因此他比其他同龄人更努力。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只是这样贫困却又幸福的日子,却并不长久,因为父母的离婚,冯小刚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也塑造了他有些“叛逆”的性格。

冯小刚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开始接触电影,并且第一次接触时就产生了浓厚兴趣。

但是,因为家境贫寒,他不能经常买票去看电影,只能在巷子里摆个小摊,拿着自己挣到的零用钱,去租别人的放映机,约几个街坊来看。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冯小刚对于电影的执着,也让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电影行业中,拼出个样子。

一方面是为了给家人分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成就自己,让别人看得起他。

后来,冯小刚参军,在军队中当一名文员,常常为部队的晚会准备工作。

虽然这个工作并不难,但很多基础工作,基本上都是由他来完成的,也比较累。

不过得益于此,冯小刚对艺术的了解逐渐加深,对电影更加向往了。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1985年,有些经验的冯小刚,进入北电艺术中心,成为一名美工师。

开始时,冯小刚并不出名,而且由于长相平平,只能在幕后担任不起眼的工作。

虽说对于有才华的冯小刚而言,这种工作内容对他有些不公平,可他还是很享受的,毕竟可以进一步积攒经验。

而且在艰难的生存条件下,他养成了刻苦耐劳的性格,只要是他决定要干的事,十有八九会成功。

而随着冯小刚在这一行的不断深入,他也终于遇到了在电影界的第一位“伯乐”。

郑晓龙,大火的《甄嬛传》,就是他导演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还是从郑晓龙老婆介绍之后开始结下缘分的。

那时候的郑晓龙,还不是什么知名的导演,不过因为刚刚出演了一部很受欢迎的电影《渴望》,所以在国内小有名气。

无论如何,冯小刚都决定紧紧地抱住这条“大腿”。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他不但说服郑晓龙,让他带着自己辗转于各个剧组,甚至还通过自己的关系,让冯小刚开始参与电影的拍摄和编辑工作。

而知名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便是得益于郑小龙的引荐,冯小刚才有机会介入的。

在这之后不久,冯小刚遇到了另一位“伯乐”。

当时筹拍《编辑部的故事》时,郑晓龙可以说是付出了颇多心血,所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为了质量,便找来已是著名作家的王朔,担任编剧。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冯小刚听到王朔的到来,顿时就激动得两眼放光。

因为王朔的身份,可不单单是作家和编剧,个人背景也相当强悍。

他与冯小刚同为北京人,可不同的是,王朔从小就生长在部队大院里。

他那些从小一块长大的小伙伴,要么是正儿八经的红二代,要么是家境显赫的高官子弟,家世都比冯小刚要好。

当然,若是没有足够的才华,王朔背景再强,也不会在文坛上站住脚。

1988年,单单是这一年的时间,从王朔小说改编来的电视剧,就高达四部之多。

而且只要拍出来了,这个题材就是必火,就连姜文在王朔面前也要低头,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所以冯小刚听说王朔来了,当场便打起精神,准备转头再抱住王朔,借用其资源。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当王朔答应修改剧本的时候,冯小刚可以说是天天跟他套近乎。

有些地方改的差强人意,郑小龙和王朔双双不满意,这时候冯小刚就跳了出来,说反正都不行,不如让自己试试。

郑小龙原本对他没信心,但当下也没了好办法,只能勉强同意。

结果冯小刚完成的十分出色,也让王朔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两个人的关系有了突破。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见冯小刚确实值得培养,王朔直接就把他带进了自己所处的圈子。

这一举动,奠定了冯小刚后来能成名的资源和基调。

冯小刚是个非常随和的人,和任何人都能聊得来,三言两语就能跟人处成朋友。

但叶京却曾表示:冯小刚就算是进了京圈,也是圈子里的“末尾人物”,而且特别喜欢在王朔的面前哭诉,以显示他怀才不遇的悲惨。

至于是真是假,我们就不知道了,但王朔的确是带着他拍了两部大热的戏作,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永失我爱》和《一地鸡毛》。

而冯小刚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并充分认识到了这个“肥沃”的娱乐产业。

当然,冯小刚在和王朔打过交道后,并没有忘记和郑晓龙搞好关系,两人还一起导演过一部很受欢迎的《北京人在纽约》。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一部又一部的影视佳作,冯小刚在娱乐圈中,为自己赢得了一份属于他的位置。

趁热打铁,之后又与王朔合伙成立影视公司,接连拍出《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大片,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有人带头,作品也能打,冯小刚的名声渐渐打开,前途一片大好。

但是,就在冯小刚如日中天的时候,王朔却面临着一场危机。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王朔创作的作品,因为种种原因,不是被官方封杀,就是无法获得播放资格。

投资商从他这里赚不到钱,朋友们的投资也打了水漂,王朔郁闷了好一阵子。

结果他不但想办法弥补,居然自己跑去美国躲债去了。

如此一来,和王朔捆绑多年的冯小刚,自然就接手了所有的烂摊子。

而且王朔走后不久,国内电影产业突然陷入一片低迷,冯小刚也陷入“没有电影拍”的尴尬境地。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这也是为什么冯小刚在很多年后,都没有再提起过王朔的原因,就算是别人问到冯小刚,他也只会提到郑晓龙。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

那时北影厂的负责人韩三平来找冯小刚,他觉得冯小刚很有本事,就想让他拍三部喜剧。

与此同时,韩三平还告诉他:“如果你能完成三部喜剧电影,我可以将《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的拍摄权,全部都交给你!”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冯小刚在无奈之下,只能开始拍喜剧。

结果在这样的处境下,他居然拍出口碑票房都是极佳的《甲方乙方》,至今都是相当经典的贺岁片。

随后,《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一系列的作品,都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这些作品,算是让冯小刚实现了彻底的走红。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但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冯小刚很清楚,自己这种以商业电影为基础,成功转型的导演,并不会被业内的艺术片导演所喜爱。

可惜的是,艺术片赚不了多少钱,观众对艺术的鉴赏力也不是很高,更多把它当成一种娱乐性的电影。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不过,冯小刚一直都在为梦想而努力,他想要用自己的作品,来征服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导演”,证明自己的作品同样是主流。

没多久,冯小刚又拍了一部《大腕》,还有同样有多名巨星参演的《天下无贼》。

这两部电影都很受欢迎,票房大卖。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之后,他借着手头上的资源,用一部《一声叹息》,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不少业内导演也终于认可了他的实力。

从那以后,冯小刚就成了圈内人尽皆知的人,和张艺谋、陈凯歌被称为“三大导演”。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遗憾的是,冯小刚的这种“高水准”,并没有持续多久。

背靠资本的他,很快就被“资本”给束缚住了。

就算是冯小刚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不断尝试,也掩盖不住频频失败的事实。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许多网友都在留言:难道冯小刚已经江郎才尽,没办法再做一部好的影片了?

曾经,冯小刚被人捧上天,哪里受得了这样的非议,他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便直接公开吐槽观众的审美不够好。

2015年,他为了《老炮儿》,找了好几个当红的演员,结果还是失败。

此时,他又一边抱怨着排片量太少,一边抱怨着观众们的愚蠢,将一部好电影给糟蹋了。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近年来,冯小刚在电影界举步维艰,他忽然又开始拍摄网络剧,《北辙南辕》就这么突兀地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五位女星在圈子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因为剧情老套,所以大部分观众都是骂着离开的。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事业上陷入困境,冯小刚的身体也出了毛病。

当年成为大导之后,应酬就渐渐多了起来,每天“胡吃海喝”,白癜风便因此而得。

2006年,就没有媒体注意到他皮肤的不正常。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其实冯小刚的胳膊和脖颈都是最显眼的,只是因为他穿得太厚,没有被记者们拍到,直到他的脸开始大变样,外界这才知道。

据传白癜风是可以遗传的,因此许多人推测,这就是冯小刚一直未能与徐帆生育的原因。

而她的女儿徐朵,则是收养来的。

曾经“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回想曾经,冯小刚自出道以来,可以说是经历从低谷到云端,再到低谷的过程,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而剖析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对观众和作品的不尊重。

受欢迎程度,是保持一个艺术家持续创作的根本。

若要重拾往日的辉煌,冯小刚就必须懂得“观众至上”的道理,满足观众,才是最重要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