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作者:猫爷的渔场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文|卢立进

编辑|t

1948年5月14日,位于地中海东岸、被誉为中东心脏地带的巴勒斯坦地区爆发了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战争。

包括叙利亚、埃及、约旦、伊拉克、黎巴嫩在内的阿拉伯多国联军向新生的以色列发动

声势浩大的攻势,以色列除了人数差距较小外,其他方面均远逊于敌人,坦克大炮寥寥可数,飞机是阿拉伯联军的四分之一,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性。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阿拉伯联军)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短短5个多月时间内,以色列就反败为胜,大幅扩张了自己的领土,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向世界宣告自己有资格在地球上生存。

几十年后,围绕这场战争的性质问题却存在着诸多争议,在犹太人看来第一次中东战争夺回了流离上千年的家园,毫无疑问是属于以色列的立国之战,阿拉伯人则愤怒地认为这是阿拉伯人抵抗以色列侵略的正义之战。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以色列军队升起国旗)

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有道理、第一次中东战争背后的实质是什么?西方国家果真在一齐支持以色列吗?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以色列立国之战or阿拉伯人正义之战?

在圣经中,现如今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所在的这块区域被誉为“流着奶与蜜”的膏腴之地,大约在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建立起了该族群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希伯来国,是此地最古老的原住民之一。

然而由于其地理位置处在中东十字路口,一直以来即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了各大强权争霸的主战场。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以色列哭墙)

从巴比伦王国到罗马帝国,居住于巴勒斯坦土地上的犹太人因屡屡不服从征服者、多次掀起叛乱而遭到了流放的悲惨命运,他们被大规模强制迁徙到世界各地,远离了自己原先的家乡。

随着伊斯兰教的崛起,以色列地区逐渐被大量迁徙而来的阿拉伯人占据,本土土著也多半改信了伊斯兰教。

但西方列强的崛起重新改变了这块土地的命运,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股犹太复国主义思潮风靡西欧各国,并且得到了大英帝国的初步支持,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公开发表宣言支持犹太人在今巴勒斯坦一带建立属于自己的民族国家。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贝尔福)

正巧这时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奥斯曼帝国在一战中惨遭肢解,中东地区被英法两国瓜分,其中巴勒斯坦被英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进行管制占领。

犹太人在英国人支持下得以从全世界各地迁居到巴勒斯坦,据统计,1918年到二战的20年间,巴勒斯坦土地上的犹太人数量从区区5万人猛增到了44万余人,达到了本地阿拉伯人数量的三分之一。

随后通过联合国的合法决议,犹太人正式拥有了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人口数量更多的阿拉伯人则只能分配到剩下的1.1万平方公里领土。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联合国决议中的巴以分配方案,黄色为巴勒斯坦)

表面上看,巴勒斯坦地区自古以来即是犹太人的固有家园,犹太人对这片土地有一定的历史法理依据,既然联合国作出了划分决议,那么双方都必须进行遵守,阿拉伯人不应肆意撕毁协议主动开战,因此从法理和历史上看似乎以色列人更加占优。

但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阿拉伯人已经在巴勒斯坦生活了近2000年之久,犹太人的迁徙活动本质上是在西方列强的扶植下武断进行的,自始至终都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

更何况迁居到巴勒斯坦后,犹太人在同当地阿拉伯人处理纠纷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暴力方式,包括大量耸人听闻的恐怖主义行径。

早在战争开打之前的几个月,以色列人就接连同当地阿拉伯人发生高频率交火,单单在48年3月就有257名阿拉伯人被杀。

到了战争正式爆发后,以色列甚至于将枪口对准了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造成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流血案件。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特拉维夫内的死人坑)

2013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地区意外挖掘出了一处埋藏了200多具尸体的“死人坑”,这些尸体全部是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被埋下的阿拉伯人,其中不乏手无寸铁的老人儿童与妇女,在他们身上出现了诸多生前遭到暴力的痕迹。

不过以色列的暴行并不能反过来证明阿拉伯联军的正义性,实际上除了巴勒斯坦原住民外,其他参战的阿拉伯国家各怀鬼胎、包藏祸心,他们表面上打着驱逐以色列、帮助阿拉伯兄弟的旗号,背地里的真实想法却是趁机扩充地盘、浑水摸鱼。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第一次中东战争形势图)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无利不起早 各怀鬼胎的阿拉伯联军

中东战争的复杂性不单单在于以色列的野心,所谓相同信仰的阿拉伯兄弟同样对巴勒斯坦不怀好意。

以联军中动作积极的约旦为例,这个国家之所以愿意热情出兵参战,并非真心实意想要帮助巴勒斯坦建国,反而是有着自己的一套吞并计划。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巴勒斯坦与约旦)

原来在历史上大多数时期,约旦和巴勒斯坦原本是同一个地区(巴勒斯坦为内约旦,今天的约旦则为外约旦),这里的居民多持相同信仰、习俗。

直到一战结束,之前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内外约旦纷纷成为了英国人的委任统治区域,英国人为安抚在一战中流血出力的阿拉伯盟友,决定在这片区域扶植一个阿拉伯国家。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阿卜杜拉)

于是在1921年,外约旦酋长国成立,阿卜杜拉成为统治者。可英国人认为巴勒斯坦形势险要,想要将其控制在自己手中,便在划界时大笔一挥,以约旦河为界,只把东边的外约旦交给阿卜杜拉。

约旦人碍于英国人的面子,没有主动索回内约旦,等到英国人撤退,以色列成立,约旦人总算找到机会,按捺不住想要彻底完成“统一”。

这一点在战后约旦人对巴勒斯坦人的安排上可以得到证明。

以色列取胜后,约旦人与其达成停火协议,捞到了约旦河西岸在内的4800多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包含东耶路撒冷这样的阿拉伯圣地,可以说,约旦人是第一次中东战争里面仅次于以色列的大赢家。

到了1950年,约旦人不顾联合国决议,干脆将这片土地以法律手段“名正言顺”地合并到自己版图之内,赋予了境内巴勒斯坦人以平等的公民权,在国会席位上,约旦河西岸和约旦本土各自拥有相同的30个位置。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约旦河西岸城区)

一直到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才将约旦河西岸纳入自己手中。也就是说,在整整20多年的时间内,约旦人将约旦河西岸视为本国固有领土,它的出兵并非为了巴勒斯坦独立,只不过是想吞并土地而已。

除了想要兼并巴勒斯坦的约旦人,埃及人同样对这块区域有着非分之想,战争爆发后,埃及人抢先控制了加沙地带2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并且见战场形势不利后主动见好就收,拿到加沙地带即撤兵停战。

对于加沙地带上的巴勒斯坦人,埃及人同样不想按照联合国决议给予其独立建国的机会,而是仅仅纳入到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上来。

此外,黎巴嫩、叙利亚等国亦只是想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在巴勒斯坦这锅盛餐里面捞一杯羹。

正是因为阿拉伯联军心怀鬼胎,各自有着独立的小算盘,才给了以色列人将其各个击破的机会。

例如在战争前期,眼见约旦人拿到了最多的土地,眼红的埃及人转而背刺盟友,竟然偷偷将外国援助给约旦人的弹药克扣不发,导致约旦前线军队进攻受挫。

约旦人对此感到怒不可遏,当听闻以色列调转枪口将主力对付埃及军队时,约旦人幸灾乐祸地坐壁上观,眼睁睁看着埃及人被击败,不久后埃及被迫单独与以色列签署停战协定,约旦等国深感自身力量不足,遂与以色列停火,第一次中东战争就这样潦草地收场。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拿到加沙,约旦分到约旦河西岸)

除了阿拉伯人的勾心斗角,从更大的维度与背后支持势力来看,第一次中东战争实质上可以看成是老牌帝国主义列强与新兴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美苏vs英国 新老帝国主义交接之战

无论是以色列还是阿拉伯诸国,它们无非是中东这副棋盘上的棋子而已,真正对棋盘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后面的大国棋手。

与现如今人们印象苏联一贯支持阿拉伯、英美支持以色列不同,这次战争中的大国站队出现了罕见的美苏一致联手对抗英国的情景。

前面提到,英国人最开始支持犹太复国主义,但是在二战时,英国人为保持在中东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转而打压犹太人、扶植阿拉伯人,不断限制犹太人对中东的移民活动,以至于遭到了犹太极端分子的暴力袭击。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1946年,犹太极端主义者袭击英国驻巴勒斯坦地区政府)

英国在二战后实力大幅度下降,见无法亲自阻止以色列独立,便为阿拉伯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军火、军官训练服务等,帮助阿拉伯人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与英国人针锋相对的是,美苏两国在支持以色列上出奇一致的立场。

犹太人居多的美国支持以色列自然不必多说,但苏联的态度却十分耐人寻味。

早在1944年,苏联就在外交上支持犹太人的建国主张,并在三年后的联合国决议里面直接投票支持有利于以色列的巴以分治方案,等到以色列独立后的第三天,苏联成为当时最早一批承认以色列的国家。

苏联人不但在外交上给予帮助,更重要的是在以色列最紧缺的武器军火上开了援助后门。当时以色列武器简陋,仅有两万余质量堪忧的步枪、机枪。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使用捷克机枪的以军)

在苏联安排下,著名的军火出口国——捷克斯洛伐克开足马力为遥远的以色列生产、运输了相当数量的先进武器弹药,包括在战争中大发神威的最新型梅塞施密特飞机。

反观阿拉伯方面,来自英国的宝贵军火援助在美苏两国压力之下被迫中断(美国以断绝援助为由逼迫英国人停止武器、人员训练),阿拉伯联军失去了长期作战的资本,使得胜利的天平倒向了以色列一边。

斯大林之所以愿意以色列建国,其原因同美国一样,意在打击英国人在中东耕植多年的势力,铲除老牌殖民帝国在中东的影响。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以色列派往苏联的特使戈尔达·梅厄)

俄罗斯历史学家列昂尼德曾对此精辟论述到,斯大林支援以色列的目的即是将老朽不堪的英国人赶出中东。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战场上的以色列军队)

另一方面,在中东引入犹太人这一因素,保持该地区的混乱内斗,实际上有利于将西方人的目光从欧洲转移到遥远的中东,缓解苏联在东欧方向上的压力。

只不过由于以色列建国后倒向了美国以及对苏联本土犹太人问题解决引发的争议,苏联后来才抛弃以色列转向支持阿拉伯。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人的立国之战还是阿拉伯人的正义之战

结语

总之,第一次中东战争绝不是一场简单的卫国、正义之战,战场上的几个角色无非是牵线木偶。

这次战争归根到底反应了美苏两个新兴超级强国与英国之间的实力变化,英国人胳膊拧不过大腿,其支持的阿拉伯人输给以色列自然是情理之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