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斗+5G 飞行更安全

作者:株洲发布

北斗、5G,看似天地相隔,却注定产生交集。株洲禾田北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北斗+5G双模融合技术应用到低空空域调度监管通信领域,解决低空“看不见、联不上、喊不应”飞行安全问题,实现通航飞机、飞行汽车和无人机的低空飞行调度和互联,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将极大促进大陆低空空域开放改革和产业化发展。

北斗+5G 飞行更安全
北斗+5G 飞行更安全

在芦淞区通用航空机场,当直升机冲上500米高空时,直升机就变成了一个“小点点”,但在地面的实时监管服务系统里,500米高空直升机舱内和舱底的实时画面,一览无遗,清晰可见。

禾田北斗技术工程师邱海龙介绍,过去在大陆甚至在全球都没有用于低空空域飞行器的调度监管通信专网,多采用通信距离有限的窄带话音系统,飞行器在空中的姿态,包括位置、飞行高度等只能靠雷达监管,无法对驾驶状态进行监管,更不能以视频的模式实现“驾驶状态看得见”。这也导致在发生空难时,地面工作人员无法迅速获悉事故原因,只能解读“黑匣子”。

禾田北斗建设运营的低空空域调度监管通信专网,发挥北斗精确定位的优势,增强型机载终端可以实现将飞行位置与高度精确到厘米级。应用5G超宽带技术,可传输高清晰飞行器实时视频,将黑匣子变成“白匣子”,实时掌控飞行器的飞行情况。专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院士规划指导,采用北斗+5G双模融合技术,保障3000米以下空域的飞行安全和合理使用空间,在低空飞行器上安装北斗+5G定位和通信模组,建立一张充分发挥北斗和5G技术优势的低空移动宽带互联网,实现高清视频传输、数据互联互通、语音通话、天气预报推送、空中交通实时导航管制等,让通航飞机、飞行汽车和无人机与地面实时在线互联,使地面功能在飞机上也得以实现。

邱海龙介绍,从今年6月起,禾田北斗技术团队对基站覆盖半径25千米范围开展为期3个月的测试,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禾田北斗将从湖南起步,遵从“为国家试政策、为湖南图发展”的原则,为全国提供可实际操作的实网样板。下一步,将在长株潭地区提供服务,进而形成覆盖全省的网络,逐步向全国发展。

北斗+5G 飞行更安全

来源/株洲日报 全媒体记者/旷昆红

编辑/筱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北斗+5G 飞行更安全

继续阅读